区块链——孕育未来财富

梁信军 原创 | 2020-12-24 19:19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焦点关注

 复星集团联合创始人梁信军先生于11月12日在阿里巴巴倡议成立的罗汉堂研究院做了《区块链-孕育未来财富》的压轴主题演讲。 我们征得梁信军先生同意,将演讲内容整理成文字如下,以飨读者。


演讲分为五个部分:

1. 疫情后全球格局三个趋势
2. 区块链带来的数据经济成熟的三个要素和两个标志
3. 数字地球和数据经济:现实人类世界的数字平行世界正在快速形成
4. 去中心化金融的两面
5. 加密数字货币投资

 

第一部分:疫情后全球格局的三个趋势

 

趋势一: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全球多国为了救治疫情而大放水,这带来了西方国家政府和长期货币稳定性的信用危机

 

从2008、2009年救助欧债美债危机以来的货币宽松之后,大家已经看到了长期放水的结果:带动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长期的高速增长。为了救助今年的新冠疫情,比如说美国的M2,4月份已经达到了同比的18.5%的增长,是1981年以来的新高。面对全球大放水的货币政策,我们投资者如何能够寻找到跑赢M2的途径?

 

途径一:寻找拥有数据资产最多的公司,这些公司将是未来最有价值的公司

 

最近十年,全球最大的公司几乎都是移动互联网公司。平台公司本质上经营的是数据资产,相信未来20年、30年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就是数据资产。所以拥有数据资产的这样一种投资行为,将来肯定是会跑赢其它资产的。

 

同时,随着5G的推行,物联网将快速发展起来,再加上区块链技术的成熟跟应用,数据资产的来源会不断增加,拥有大数据的公司的投资价值,我们要重新进行评判。

 

途径二:寻找能够跑赢、跑平CPI甚至M2的行业平台或者国别底盘

 

印度在过去的20年当中,名义GDP(即不减CPI),按卢比来计价是13.6%,按美元计价是9.9%,这两个数字跟中国的几乎是持平的。接下来20年,印度有很大的概率能够保持,甚至还能够进一步超越。

 

除了印度之外,比如像在中国,如果投资医疗康养、投资教育,也有很大的概率能够达到8%~9%以上行业的平均回报。

 

途径三:寻找有巨大流动性和足够交易量的自身通缩型资产

 

这里有三个概念,第一规模要够大,第二流动性要够大,第三个最好是类通缩型的资产。黄金是符合这三个概念的,它的交易量很大,它的本身规模也很大,同时它一年的新增产量少于2%,是低于CPI的,是通缩型的资产。我认为像加密资产也符合这个标准。

 

趋势二:中美冲突长期化

 

全球围绕中国的供应链和围绕美国的供应链之间,可能有一种分离跟脱钩的倾向。极端的可能就会导致中国、美国的全球供应链的分制,变成一球两制。但即使在这种情形下,两套供应链也不可能彻底断钩,它还是需要有交易、需要有交流的。区块链将会成为两个系统当中的一个支付跟交易方面的桥梁,这是有非常特殊的价值的。

 

趋势三:疫情的反复将使得人类长时间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数字地球、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这其中区块链和物联网的融合将极具想象力

 

今年的1、2、3月份开始的疫情很可能会延续到明年的1、2、3月份,人类需要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在全球范围保持社交距离和居家隔离措施。这对消费类的经济来说是灾难性的。但对于在线的经济,特别对数字经济,新冠疫情其实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催化和推动的作用。数字地球、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将会大大加快,使得区块链加上物联网融合发展的速度开始极具想象力了。

 

在线经济的发展,数字地球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会极大地、长期地提升全球的经济效率。经济效率的提升,对冲了全球大放水带来的恶性通胀的影响,对全球经济长期来说是利好的。

 

 

第二部分:区块链带来的数据经济成熟的三个要素和两个标志

 

1. 区块链带来的数据经济的成长成熟的三个要素

 

数据经济如果是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经济,从技术上来说,它其实是由三部分三个要素组成的:

 

  • Token

     

Token不仅仅能承载信息,还可以承载价值,承载合约。Token表现形态,有的时候,像我们现在发的数字人民币DCEP。还有一类数字法币是民间发的,叫稳定币。

 

  • 区块链账户

 

区块链账户是更加智慧的账户,它具备可以签署智能合约的功能,而且可以自带所有的交易记录的功能,这些都是PC互联网时代的邮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区所没有的。

 

  • 资产(STO化+Data资产化)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经济资产一定要跟现实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主要体现在注入到区块链、注入到数据经济当中的资产量。普通的资产要经过一定的转换,才能成为在区块链里面可以交易、表达、表现的资产。我认为会有三个类别:

 

    1) 基于数据经济的完全虚拟的资产;

    2) 传统金融世界的所有合规资产Token化;

    3) 直接把数据资产Data变成资产化。

 

大量的传统的金融资产进入到整个数据经济当中,是数据经济是否爆发的一个标志,也是数据经济将来发展的一个蓝海。如果把数据资产能够标准化、价值化想象力是非常大的。

 

2. 区块链带来的数据经济的成长成熟的两个标志:监管成熟和场景丰富

 

区块链的经济包括数据经济,绝不能长期地成为法外之地,一定要接受监管,要把监管的手要延伸进去,使得这些创新能够符合国家和公众的共同的发展利益。所以监管的介入、融入和加强,是整个区块链带来的数据经济,能否成长成熟的一个基本保障跟标志。

 

数据经济的应用场景会发展出一些原来移动互联网所做不到的场景,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场景的发展才能够推动数据经济成长和成熟。我们将会看到:

 

1) 移动互联网的平台转型成联盟链;

2) 传统的大型企业或者国家平台转成高信用的私链;

3) 诞生很多新型的,完全基于分布式的存储计算和价值转移的公链。

 

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公链、联盟链、高信用私链都已有经典案例,而且监管现在也在逐步地融入。

 

 

第三部分:数字地球和数据经济:现实人类世界的数字平行世界正快速形成

 

万向区块链控股董事长肖风认为在物理地球之上,有一个平行的数字地球。随着物联网的兴起,物理地球上的每一件物体或者绝大部分物体,在数字地球上也会有对应的身份。物理地球上面的商务活动、社交活动、政务活动在数字地球上也有对应。

 

过去我们讲一个企业或者我们讲个人或者讲一个国家,我们描绘它的资产时,通常说它有多少物理资产。今后我们还要加一块,这个人、这个公司或这个国家它还拥有数据资产。物理资产结合数字足迹会得出更准确的个人信用,会得出更精准的企业未来发展认知。

 

1. 数据经济生态系统的演变“三角”

 

 

伦敦帝国理工的郭毅可教授有一个著名的数据经济的生态系统三角(见上图)。2010年之前只有左侧的两个角,右下那个角是不存在的。2010年后随着欧洲和美国的隐私保护法案的出台,中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就出现了三角当中的右下方的数据拥有者。过去数据的消费者、数据的管理者,完全忽略了数据拥有者的角色。其实所有的在交易的,在收益的数据,都不是它们两家所有的,是数据拥有者所有的。在2010年后,如果要使用这些数据,数据管理者必须取得数据拥有者的同意和授权,才能够使用这些数据进行变现。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数据管理者的角色就会慢慢地淡出,将来会是数据的消费者和数据拥有者之间直接进行交易。数据的消费者要把得到的收益中的一部分分享给数据的拥有者,郭毅可教授认为这会在2025年以后实现。

 

2. 数据经济生态开发的共识和趋势:共治共享

 

数据经济生态开发和传统的经济生态开发是不一样的,它有共治和共享的共识和趋势。共治和共享的基础主要有三个:

 

1) 数据资产的确权。

 

数据资产的所有权是属于所有者的,而不是管理者,不是属于平台的,是属于用户和个人的。所以首先要确权,如果这个数据的权利没法确凿的认定给拥有方,这个数据经济是开发不起来的。

 

2) 隐私保护的法案。

3) 收益权合理分配或者回归。

 

数据收益权现在完全没有分配完全归平台,将来数据拥有者跟数据管理者以及数据使用者之间将会有更合理地分配,对拥有者来说,收益权要回归给它们。

 

数据资产它是有特点的,要通过协同使用,资产才会有价值,所以需要在有不同的数据来源进行交叉使用的情况下,数据资产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也就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之间进行价值与数据的交换。目前的一些重要的公链,比如PlatON,Ethereum,Polkadot,会在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数据资产的确权、保护和利用技术的进步是非常有意义的:

 

1) 可以赋予拥有数据的很多传统企业给予巨大的增长潜力。

 

数据收集技术和数据理解处理技术进步降低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利用的成本,使得很多企业拥有的“数据大”,就可以变成颗粒度很细的“大数据”。传统企业,不仅可以做移动互联网+、做AI+,还可以做区块链+。

 

2) 推动移动互联网现有数据的收益权合理回归拥有者。

 

现有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数据的收益权,合理回归给使用者和拥有者,从趋势来说是迟早的事,这个事情他们必须要面对。

 

3) 个人和企业的资产形态会升级。

 

过去我们讲一个企业或者我们讲个人或者讲一个国家,我们描绘它的资产时,通常说它有多少物理资产,今后我们还要加一块,这个人、这个公司或这个国家它还拥有数据资产。数据资产本身是有现金流回报的,除了数据资产自身能够创造的收益之外,还可以切分出一块投票收益,因为数据资产和传统资产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共治共享”。它不仅是可以享受收益,它用数据资产的Token,还可以享受社区治理的权利,这些投票权是可以委托出去的,委托出去是要收取收益的。

 

3. 推动数据经济的几大步:

 

要推动数据经济的发展,从全球角度看有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要齐头并进,都要有成长有发展才可以。

 

1) 支付的Token化

 

从全球范围看,要推动数据经济,就要全面地争取实现商业和个人的数字支付,要推动更多的数字法币的流通,还要鼓励发展更多基于公链自身应用场景所需要的一些稳定币。这不会是一个洪水猛兽,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发行稳定币是需要质押对应的法币来发行的,而且企业发行是需要符合监管的规则。我认为要实现全球数据经济的支付流通必须有以下两个要素:

 

  • 物联网加区块链的时代下,Token化的法币或者高度可信的稳定币,是数据金融发展的核心基础。如果没有这两个东西就无法高效地衡量交易价值;

  • 要实现更多的国家数字主权币和社区的数字币之间的无缝兑换,从而推动全球的支付的发展。

 

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它提出了很多逆全球化的方案,比如说Swift。美国通过控制Swift删除或者限制一些国家、一些公司使用美元、欧元。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支付的Token化,才可以绕开Swift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已经有很多除了Swift之外的一个全球的Token支付体系,不仅它们支付的很顺畅,支付的成本也更加便宜:

 

 

 

几十亿到150亿美元左右市值的稳定币,已经构成了对Swift这样几万亿美金的交易系统的直接挑战。所以区块链技术的进步,是能够让人类在数据经济上,达到绕开美元或者欧元转账系统垄断的效果。

 

我们也可以看到,数字货币在支付环节也有一些典型的进展:

  • 2020年10月,支付巨头PayPal宣布加入加密货币市场,允许客户使用该公司的在线钱包买卖和持有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从2021年初开始,PayPal用户还将能够使用加密货币在其网络上的2600万商家处购物。

  • 在此之前,移动支付提供商Square公司和股票交易经纪公司Robinhood Markets Inc,也已宣布允许用户购买和出售加密货币。

  • 央行数字货币方面,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进入测试阶段,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开展与全国主要城市、银行以及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测试场景不断丰富。10月8日,DCEP在深圳罗湖区通过发放数字红包的形式测试了C端支付场景的使用。

  • 今年早些时候,法国央行选定了包括汇丰银行、埃森哲和Seba Bank在内的八家金融科技公司参加了数字欧元试验,以寻求通过央行数字货币(CBDC)先实现银行间结算的现代化进程。

  • 数字新加坡币的试验已经到Ubin5.0第五阶段的所有评估。

 

2) 资产的Token化

 

最近一段时间有很多的银行都在做Fintech,但光金融加上AI,还不足以应对未来区块链金融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交易所,都必须要顺应潮流进化,去使用数字稳定币,让越来越多的金融资产Token化,比如说像证券、股票、债券等等。中国建设银行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分行和为一个企业联合推出了一款数字债券就是典型的STO。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传统金融资产的Token化努力:

  • 2018年10月,美国银行业巨头摩根大通银行宣布将用其区块链平台Quorum来“token化”金条。Quorum是由摩根大通开发的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企业版。该平台支持用户操作智能合约,同时使用预先编程好的规则使其自动化。Quorum将帮助实现多种资产的token化,包括金条、贵金属、房地产、艺术品。

  • 2020年10月,新加坡最大商业银行星展银行(DBS)宣布启动数字交易平台DBS Digital Exchange。

  • 2019年11月,HSBC新加坡公司宣布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GX)和新加坡主权投资基金淡马锡(Temasek)联合试验,探索利用区块链进行固定收益证券的发行。试验将利用代币化证券和智能合约(基于区块链的多方执行协议)来促进投资者、债券发行者和托管者间的互动。Olam International在SGX的数字资产平台发行了价值4亿新元(约合2.94亿美元)的5.5年期公共债券。其中1亿新元(约合7400万美元)是token化债券。

  • 2015年11月,纳斯达克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数字交易平台LINQ,全球首个通过区块链平台对资产交易进行数字化管理的产品。它面向纳斯达克私募股权市场,为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提供便捷服务。2015年12月,区块链创业公司Chain使用LINQ发行了公司股票。纳斯达克携手Visa和花旗集团,共同为Chain注资3000万美金。通过LINQ私募的股票发行者享有数字化所有权。通过网上交易,LINQ极大地缩减了结算时间,降低了风险。

 

资产的Token化,还有一个比特币的明星基金,叫Greyscale(灰度投资)。

 

 

除此之外,最近还有基于区块链的新兴融资模式,叫Uniswap及Compond。

 

3) 数据的资产化

 

在区块链的技术帮助下,我们可以采用类似于PlatON的这种隐私保护,在充分隐私保护的前提下,保护到能够符合各国的隐私保护法规的标准的前提下,对拥有数据的人进行确权。

 

当表外的数据资产将来可以确权之后,我们考察公司的模式就不同了。未来的20年,哪些公司是有数据的,它获取数据的成本是很低的,它的数据是有变现方式的,那么这些公司将来会越来越有价值。

 

我们来看下数据资产化的一些最新实践:

 

  • 2020年7月,浦发银行与矩阵元合作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双方将从理论研究、工程实践,到应用场景等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形成技术框架,建设金融科技生态的基础设施。据了解,双方共建的第一个基础设施将会是数据银行(Data Bank)。数据银行是一个数据资产的交易市场,以各类的数据生产要素为核心服务对象,结合隐私AI算法、PlatON区块链打造的分布式数据资产交易平台。面向数据提供方、数据需求方和数据所有者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基础设施与全方位的产品支撑,激活并高效配置数据资产,释放数据红利。

  • 2020年10月,万向区块链携手景德镇三宝蓬美术馆进行了一场景德镇陶瓷艺术品NFT特别拍卖会,会上共有八件艺术家独具匠心的瓷器艺术作品被拍卖。在进行实物交易的同时,每一件艺术品都在PlatON的先行网络Alaya链上对应生成了一枚NFT,赋予艺术品从线下到链上的唯一数字资产孪生,该艺术品后期将实现线上数字资产孪生的交易流转。通过区块链技术,让艺术品的版权认证、追溯和交易更加便捷可信,能够更平滑地进行版权交易售卖,收益分配,乃至艺术品资产证券化。

 

为此,我认为数据的价值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直接产生的,第二是间接产生的。

 

a) 直接产生的价值:

  • 市场价值:数据在共享和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价值。

  • 为业务赋能:将数据本身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用数据扩展业务边界、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b) 间接产生的价值:

  • 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了劳动、资本、技术、土地这些传统要素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间接地产生了价值。

  • 重构商业模式:以数据作为核心要素的数字经济在替代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同时,创造了新的模式和机会。不同以往,海量的数据构建了一个更加复杂的世界,其中孕育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

 

数据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区别在于:数据的禀赋是非完备私有化的“公共属性”。其内在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其公共属性与私有属性的合理实现和定义,即数据的价值需要在多方之间的协同来实现的,“协同”创造价值,而非单独的评级、估值和定价。

 

数据内在禀赋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承载其流动性的基础设施需要具有更为广泛的内涵与外延,已经不能局限于单一数据格式、单一资产类型、单一清算机制、单一垂直领域的传统处理方式。该基础设施必然地需要覆盖多类型数据源、多结构数据、多重权益主体以及多种计算配置的综合处理能力。

 

因此要求承载数据生产要素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围绕其基本禀赋来实现。

 

4. 数字金融、数据经济生态和社区高速发展

 

数据经济的发展还有赖于数据经济的生态和社区的高速成长。数据的生态里,像新发展出来的公链,从移动互联网转型过来的联盟链,还有通过一些平台型的公司,甚至国家建立的高信用的私链,这三样加在一起,会共同推动的数据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公链跟联盟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来会是数据经济的主要的载体。

 

 

第四部分:去中心化金融的两面

 

1. 去中心化金融DeFi市场发展迅猛

 

Defi最近的高速成长,跟两款工具是有关系的,一个是Uniswap,另二个是Compond。这两款工具极大的促进了Defi的规模跟成长,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井喷。如果将来在这两款技术的基础上再叠加STO技术,就可以迅速的实现传统金融资产、传统金融产品和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快速桥接,推动传统金融的快速升级,并迅速的壮大区块链金融和数字金融资产的规模。

 

 

 

2. DeFi市场的创新也出现了被用歪的地方

 

因为Uniswap和Compond都是开源的,开源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拿来修改,进行分叉。分叉之后它可以制定自己的规则,自己的玩法。所以一方面是快速把市场活跃起来,另外一方面,也出现了更多的骗局。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看到隐藏其背后的巨大风险:

 

1) 各类协议的年化收益率很不稳定;

2) 不少协议的抵押资产规模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

3) 各类协议对应的治理币波动巨大。

 

 

 

所以像区块链的金融、数据经济如果缺乏监管,迟早会变成骗局。监管是一定要加入的!

 

 

第五部分:加密数字货币的投资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为止,投资沪深300的收益率是15.6%,投资FAAMNG(美国最大5个互联网公司)的收益率是44%左右。如果投资比特币,收益率是90%左右。在中国,我们现在投资数字资产还是不合规的,但是作为学术探讨,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

 

1. 加密数字货币资产属性更强

 

比特币不是货币,它更多的是一个资产。因为比特币自身的软件结构,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平均每10分钟可以打包大概4400笔的交易,每秒钟只能打包7.3笔交易,就可以理解成每秒钟最多只能交易7.3笔。如果考虑到实际的交易大小比理想的交易大小要大,所以每秒钟最多交易大概3.6笔。如果要当货币用,要用于支付,刷了卡要十几分钟才能告诉你刷没刷成功是不现实的,所以应该把它看作一个资产,比特币是完全无法替代法币的。

 

2. 高流动资产

 

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比特币的市值是1,589亿,港交所当时的市值是45,179亿。所以在那一个时刻,比特币的市值大概只相当于港交所的3.5%,比特币相当于一个资产,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股票,但是它的交易量,就是蓝的柱子,相当于港交所的三倍。港交所1800多个股票,全部的交易量,只有比特币一支股票的1/3。

 

同样,我们看ETH今天的市值是519亿美元,24小时的交易量是315亿美元,它的流动性也是非常高的。

 

 

 

3. 高波幅

 

比特币在过去一年的日均的价格波动达到3.8%,ETH达到5.27%。如果看三年,比特币的日均波幅大概是3.9%,ETH日均波幅是6.5%,股票的波幅远远少于这个数字。比如以一年期的为例,恒生指数的股票日均波幅0.2%,上证也是0.2%,深成指大概0.3%。如果按单一股票,像苹果,苹果大概是1.04%左右,阿里巴巴是0.7%,日均波幅。所以要特别小心地做数字货币的投资。

 

 

 

4. 比特币挖矿成本

 

比特币并没么一个中央处理器在处理,它完全是分散的,靠志愿者的计算机来处理。志愿者计算机提供了算力、提供了清算和结算服务之后,得到的奖励就是系统自动产生的比特币的激励。因此,拿奖励的比特币跟志愿者的成本进行比较,就能知道每个新产生的比特币成本大概是多少。以现在来说,大概每个成本在8000~9000美元之间。

 

5. 用户增长情况

 

现在有4900万个钱包持有比特币,也可以理解成用户有4900万个,以太坊有9800万个用户。如果Facebook的Libra成功,它就能够把传统的社交媒体的27亿个Facebook用户当中的一部分,比如说10亿或者8亿用户导入到拥有区块链的钱包。区块链钱包是通用的,如果是Libra的区块链钱包,稍微做点技术的调整,它就完全可以收、发、买、卖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所以用户量的增长毫无疑问会带来整个网络的蓬勃的发展。

 

6. 数字货币发行方式和增发规则透明固定

 

数字货币的发行是比较有节制的。以比特币为例,每4年左右产出是减半的。如果换算成现在通用的通胀率或者M2,比特币的M2现在大概在2%左右,以太坊现在大概在4%左右,也就是今年比去年会多发4%。但以太坊随着新的协议的调整,很快会降到1%。我们说M2要跟CPI比较,CPI的标准比如说2%~4%,我们可以理解比特币是通缩的,以太坊也是接近通缩的。

 

 

 

7. 比特币系统一年究竟消耗多少电力?

 

比特币一年大概要消耗315亿度的电,长江三峡整个工厂大概年发电量大概1000亿度,所以大概要消耗掉0.3个三峡的电力。如果考虑到用城市的火电厂来发电,大概相当于36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一个火电厂,100%的产能就能满足,300多万千瓦的火电厂,不是很大的火电厂,所以不是大家想象的是个天文数字,把国家都搞穷了,这是个谣言。

 

8. 谈一谈以太坊

 

以太坊是区块链领域的第二大公链,承载着几乎所有的智能合约和Defi。

 

以太坊的生态是最大的,一共有2100款Dapp,如果把ETH理解成一个互联网的平台公司,那么现在在上面跑了有2100款的APP。目前来说,用户数很少,但成长应该是非常可观的。

 

ETH的价格变化直接取决于供需关系。供给方面,以太坊转为POS机制后,货币增发率预计将从目前的4%左右将为1%。从需求角度来说,越来越多的Defi产生,都需要抵押ETH的,也就是说ETH的应用越多,它被抵押的、锁定的就越多。所以从逻辑上看,供应逐步会减少了,它的需求和锁定逐步会增加了。假如说在区块链领域也还能够应用普通的金融知识,我们就理解供求会越来越紧张,所以它应该也是看涨的。

个人简介
梁信军在1992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与郭广昌及其他三个伙伴共同创办了复星集团。如今,梁信军主要负责重大项目投资、信息产业和媒体投资。其中主要的项目包括控股南钢股份等。现任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
每日关注 更多
梁信军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