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珉:人为什么会死,人为什么怕死

陈嘉珉 原创 | 2007-05-22 00:42 | 投票

2008218日)

2006年到2008年初,价值中国网的晓美网友,问了我三个“奇怪”的问题:人为什么会死?人为什么怕死?最后一个问题是真正奇怪到了极点:“陈老师,你会死吗?”

这三个问题很奇怪,也很重要。我们前后交流讨论了两年,现把要点辑录如下——

1.   

2006春,晓美网友留言说,她大概读了一百来篇我谈人生问题的博文,从读第一篇开始,她就想问我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死?

我问晓美网友:“你读我的第一篇文章是什么?”她说是2006年初写的《人不折腾行吗》。

我说:“啊,那么这篇文章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只是没有把那个意思明确写出来。人不折腾行吗?肯定不行啊!那么你想一下,如果人折腾腻了、烦了,该怎么办?”

晓美网友说:“折腾腻了、烦了,不想折腾了,那就不要折腾嘛。”

我接着问她:“人不折腾,那他干什么呢?”

她沉默好久,还是无言以对。我说:“你可以试验一下,或设想一下,三天不折腾,或三个月不折腾,结果会怎样?”

她说:“三个月不折腾,那就生不如死了。”

我说:“是呀,我们活几十年,或一百年就死掉,老天为我们安排得多么周到!”

我告诉晓美网友,曾经看到一个心理学家说:让一个健康的人,在山里拥有豪宅、豪车和美食,与世隔绝,独自居住在山里,一个月后心理就会开始轻微变态,半年后严重变态;八个月后有轻微自杀倾向,一年后有严重自杀倾向;两年后去看他,就只看到一堆白骨了。索甲仁波切大师在《西藏生死书》中说:“生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与他人建立无所顾忌而贴心的沟通。”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没有“就业”机会,整天无事可做,他不会认为活着有什么意义。最后他会想,与其无意义地活着,还不如死了好呢!

晓美网友说:“但人总是渴望生的。”

我说:“这是一种愿望,美好的愿望。关于生死,许多人在孩提时代都一定朦胧地想过。每个幼稚的人都渴望:我能永远活下去就好了。孩提时代的人生,刚刚尝到人生的甜头,不谙世事,无忧无虑,在心里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求生的欲望。可是人长大了,以为死是人生理所当然的事情,除了怕死,就不再去思考死的问题,二十岁以后再去思考死的人,就多半不是生活中的常人了。像我是长期思考‘死’问题的,你觉得我是常人吗?所以思考‘死’问题的只有两种人:极幼稚无知和极成熟智慧的人。”

晓美说:“我一开始读到陈老师的文章,就感觉您是一个极其不同凡响的人。大概是受到陈老师智慧的感染吧,我最近就爱思考这个‘死’问题,不住地想:人为什么会死呢?”

我说:“人为什么会死啊?我的回答是:因为人注定要死,任何人对死都没有回天之力。那么死是谁注定的呢?读过我的人生理论的人,一定会推测出我的回答:死是超人力量决定的,因为人没有能力逃避它。其实这个回答没有新意,在人类最早的智慧中,就已经发现死的定数,如产生于古巴比伦的人类第一部史诗《吉尔伽美什》就说过:‘当神造了人,就把死亡给了人类。’那为什么‘神’这个超人力量要安排每个人都有死的命运呢?这是因为超力给人生安排的内容是折腾,而生活循环和生死循环是折腾展开的重要形式。人生可‘玩’的宇宙内容是恒定的,而人生折腾必须折腾出新鲜花样,人才会对生活有兴趣并充满热爱之情。可是人生几十年,几十年就看完看透了,几十年就玩腻玩烦了,超过六十岁的人,对工作依然充满热情的已经极少。如果活到七十岁、八十岁不死,那他干什么啊?如果不死,拿两百年给人活的话,那么每个人都会活得极其不耐烦,都要努力地自寻死路,在这种长寿得令人讨厌的情况下,人们发明各种死的方法,可能比探索太空还要重大和有趣啊;而每个活了二百岁之后面临死亡的人,他们得以离开阳间,都会像从监狱出逃成功一样,从内心生出庆幸和无比的喜悦,都会把死亡当作过节,不仅不畏惧,而且高兴得欢欣鼓舞。我家乡百姓骂那些患有‘折腾癖’的人,爱说一句话:‘你活得不耐烦了是吗?’的确有不少人是活得很不耐烦了,活四十年、五十年,就已经活得很不耐烦了,怎么还能永远活下去啊?像我活到四十多岁时,就看透了很多事情,感觉世俗生活再复杂生动也不过如此这般,真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幸好出现电脑网络,发现在网络上写东西有点玩头,才情愿好好地活下去。”

晓美问:“您是说超人力量拿给人玩的东西,是有限的吗?”

我说:“是呀,超人力量的造物能力有一种局限,就是送给人的‘玩物’始终是有限的。有限还有一个含义,就是任何东西人们玩到一定时候,都会厌烦得甚至不想看它一眼,会自然地出现审美疲劳、玩耍疲劳。如果超力规定每个人都活一百岁以上,那么每个人都会因为‘玩尽一切’而成为无聊之人和疯子,然后疯疯癫癫地玩到一百三十岁、一百四十岁或二百岁以后,通通都会迫不及待地自寻死路。他们这时对‘死’的渴望,就像年轻时对‘生’的渴望一样心切,甚至要花钱去卖死的秘方,而不是花钱去卖健康地活着了。那时或许会产生另一种特别的宗教观,认为活得太长的人,是上天对其过错的一种惩罚。现在流行的观念是‘好死不如赖活’,相反到那时流行的观念则是‘赖活不如早死’!”

“后代的人想尽孝,他们总会希望老人活得长久些。”晓美说。

[1] [2] [3] [4] [5]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