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树根本不存在,人性永远有善、恶两面,在一个完整的人身上,上帝和魔鬼永远存在,这是超人力量的规定,因为超人力量规定人生折腾的最高法则是矛盾与平衡。了解人性恶念的发泄平衡这个绝对真理,你就会明白千万年来以及千万年后人类恶念、恶行总是不会消灭殆尽的根本原因。更重要的是,了解人性恶念的发泄平衡,你就不会为自己不可抑制而莫名地生出的恶念感到内疚、自责和痛苦;相反你会深刻认识到,人性恶念的发泄平衡也是社会、个体健康生存的重要机制。许多道德教育家会反对这个观点——严格说是前人一个简单、诚实的发现。但是伟大的华纳德已经有过最好的回答:“帮助人们维护他们还没有的自尊,这不是我个人能力所能及的。你们给予了他们在公众面前声称的他们喜欢的一切,而我给予他们真正喜欢的一切。诚实是最好的策略,先生们,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你们还没有相信这一点。”
(二)
《源泉》的第二个“最好”,是通过对洛克这个美国式超级偶像的塑造,最强烈地赞赏和宣扬了一种个人创新和宽容、尊重个人创新的精神。此书有三个关键词:Second Hander,《源泉》中文版译为“二手货”,二手货的特点是缺乏自我和创新能力,在行为上模仿、依附和寄生于他人;Egoist,这是“二手货”的反义词,中文版译为“自我主义者”,自我主义者以追求自我创造与发展为人生最高目标;I Do,我能干,我能行,这是控制世界的“超人”华纳德刻在私人游艇船首的短语,代表了书中倡扬的英雄与强人精神。这三个关键词反映了《源泉》一书贯穿始终的一种富有自尊、自强和创新精神的人格力量。
作家安·兰德在《源泉》二十五周年再版前言中说:“它是对青年志气的认可,同时它歌颂了人类的光荣,显示了人类的可能性有多大。”“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固有才能,而其余的人都背叛了它,这并不重要。正是这些极少数的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我所一贯追求的,正是向这些为数不多的人致意。其余的人与我无关;他们要背叛的不是我,也不是《源泉》——他们要背叛的是自己的灵魂。”人是天地间的精灵,用易经观点看,在人类精灵中没有一种精神比创新更伟大。正是基于个人创新精神这一点,格林斯潘赞扬作家兰德说:“她使我明白:为什么资本主义不仅是有效率和可行的,而且是合乎道德的。”曾经发表“世界上最牛演讲”、在职场上自我奋斗创新有为达至极点的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森说:“当我还是一个少年时,我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建筑师——那是在读了《源泉》之后。”由于《源泉》这种极其震撼深透的励志教育作用,使作者生前获得了“精神教母”的称号。
作家安·兰德通过专业化的建筑发展创新平台,成功地弘扬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创新精神。现代建筑是现代城市的核心要件。在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传统建筑使用的材料是石头、大理石、木头,直到20世纪这种建筑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20世纪中期,传统建筑被创新的现代建筑取代了。由玻璃、钢筋、水泥、强化混凝土、电梯技术、空调技术和电力照明等构成的高楼大厦这种现代建筑,在世界上是怎么创新出来的,读过《源泉》便会一目了然。在世界上从古代建筑到现代建筑的创新和飞跃,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成为牺牲品,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洛克这个角色,他是从牺牲品到成功者的一个典型代表。洛克因为坚持自己对建筑的创新理念而被他就读的理工学院开除,之后他长期被建筑界排斥和打击,但他不是一个情绪主义者,而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他坚持自己的创新理念不动摇,在极度艰难的被“囚”状态中坚持创新,慢慢获取一点一滴的成功。有一次洛克帮一个缺乏高水平设计能力的朋友设计一个安居工程,他不要任何名利,前提是不允许任何人修改他的创新作品。结果这个设计工程接受了他那个朋友无法阻止的来自政府和建筑界的修改意见,最后由两名建筑师把洛克的创新作品改得面目全非。安居工程建好之后,洛克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举动——他用炸药包把这个工程炸了!洛克这个无言的举动说明什么,它要说明:你这个集体的智慧要否定创新,我这个个人就要毁掉平庸。
洛克在法庭上的长篇证词是一篇伟大的哲学著作。洛克说:“心智是个人的属性,并不存在所谓集体的大脑这样的东西,并不存在所谓集体的思想。由一群人所达成的一致只不过是一种妥协,只不过是从许许多多个人的思想中推断出来的一个结果而已,它只是再次推论的结果。首要的行动——推理过程本身——必须由每一个人来独自进行。我们可以将一顿饭分给许多人来吃,我们却无法在一个集体的胃里去消化这顿饭。没有一个人能用自己的肺来代替别人呼吸,没有哪个人能用自己的大脑代替别人去思考。人类身体和精神的所有功能都是他个人的东西,它们无法分享和转移。”“创造者进行发明创造,而寄生虫则剽窃和模仿别人。”“人类一直接受这样的观念——听从别人的意见是一种美德,但是创造者恰恰是那个唱反调的人。人类接受的教导是——随波逐流是美德,但是创造者正是那个逆水行舟的人。人类被教育说团结在一起是美德,但是创造者恰恰就是那个特立独行的人。”“那些伟大的创造者们——那些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在他们那个时代都是特立独行的人。每一种伟大的新思想总是最先遭到反对,每一种伟大的新发明都被指责。第一台发动机被认为是愚蠢的。飞机曾被认为是异想天开。动力织布机被认为是罪恶的。麻醉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洛克最后说:“是我设计了科特兰德项目,我把它交给了你们,我又毁灭了它。我之所以毁灭了它,是因为它的存在并不是出于我自愿创造的选择……它的形式已经被两个自以为有权进行改进的二手货擅自修改,而他们要改动的却是他们无法创造和没有能力和资格去创造的东西。”你去修改一个你无法创造、没有能力和资格去创造的东西,你是在干什么啊?你是在毁灭创新!因此洛克要把那个毁灭创新的结果给它毁灭掉!我们来看法庭审判的结果——这个严重的故意爆炸行为,这个肇事者在我们今天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里,可能把他枪毙十次都不为过——可是一百年前的“美国法律”却宣布他“无罪”!这个故事虽然是一篇小说,但它反映的是美国社会宽容个人欣赏个人、宽容创新欣赏创新的制度和文化。这部书在美国的销量仅次于《圣经》,说明美国社会有一种普遍的对个人、对创新的信仰和宽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