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张修林接受网易《中国*诗人》圈主的访谈

张修林 原创 | 2008-11-09 20:03 | 投票

浅谈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张修林接受网易《中国*诗人》圈主的访谈

   站在废墟下的诗人/张修林

 

采访时间:20081022

采访人:站在废墟下的诗人(网易《中国*诗人》圈主

被采访人:张修林

采访主题:浅谈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采访方式:电脑网络信息交流

 

站在废墟下的诗人(以下简称为“废墟诗人”):老师您好!我是废墟,今天我在《中国*诗人》圈子里看到您在博客所发布的相关《中国第四代诗选集》的信息,希望能邮购到一本,作为珍藏,你怎样看待这个选本的质量?

张修林:你好!这本书我也是不久前才收到,我也不知道怎样邮购。该书是由王经纬、李静民负责编选的。我已经有十多年没有与他们联系了,只知道他们一直在一个城市的文联工作,王好象是那儿的负责人。说实话,收到这本选有我的作品的选集时我感到很意外,也有些感动。被选的作品我是于1993年发表在一个叫做《锋刃》的民刊上的,已经过去整整十五年了。王经纬和李静民两位诗人和选家居然还珍藏着、检阅着这样的诗歌刊物和作品,让其在现在出版,可以肯定地说,这本选集中不少作者的作品,都是编者在过去很多年的民刊中选出来的,这样为诗歌奉献的人,真是不多,很难得。现在的诗歌选本非常多,但几乎没有被广泛认可的,这个选本也不例外,它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有不少应该入选的作者里面没有,而有不少被选入的,其实不过是凑数,这当然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无论怎样,编者付出了很多的艰辛,作出了很大的努力,首要的应该是肯定。其它选本,几乎,网络上到处都在宣传,王经纬和李静民似乎不上网,目前还没有看到这个选本在网络上的宣传,我就想,帮助宣传一下吧。

废墟诗人:老师早已在诗坛名闻遐迩啊!多亏认识老师,我真开心,我想请老师谈谈那时的情况。

张修林:呵呵,谈不上什么名闻遐迩。我是从1989年开始写诗的,我写诗歌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就写到90年代中期,翻看我的诗歌作品写作时间,最晚的也就1996年,其间还不到10年呢。不过,在90年代初、中期的短短几年中,在最年轻一代的民间先锋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评论领域,我大概还算得上很活跃的人物之一吧。后来就没怎么写,改写其它的东西了。

废墟诗人:可能那时你写的诗歌道路也很曲折吧?想想真的不容易,能谈谈民间诗人都作了哪些努力,有些什么贡献吗?

张修林:哦,大家都知道,北岛们开创了先锋诗歌,但自1989年以后,一直就比较边缘、相当受到打击的了,呵呵,说得不好听一点,那些年头写诗,为先锋诗歌作一点什么,压力非常大,真得偷偷摸摸,而且还难以预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写诗的阶段,就是那些年头。那时,先锋写作的传播是非常困难的,诗歌的“官刊”,有它自己的标准,主要发表一些宣传的,或者缺乏活力的不痛不痒的文字,而民间诗歌报刊,是不准办的,管控得很严格,不过,仍有不少人不顾个人安危,悄悄地办了很多,在全国喜欢诗歌的作者中交流。那样的年代,是现在的青年人难以想象的,唉,不说了,总之,介身其中的民间诗人,谁没一些“传奇事迹”呢?经过他们的努力,民间不仅有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人才,而且还有了自己的诗歌理论人才、评论人才甚至翻译人才,真可谓“自成一体”。后来的知名诗人、理论家和评论家,大多数都有这样的经历。是啊,学写诗歌时遇到这样的时代,没80年代幸运,不过,比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那30年,恐怕又好了不少。现在出版的各种“当代诗歌史”,有哪种没有自朦胧诗以来民间诗歌的产物?可以说,最有效、最有活力的中国当代诗歌史,其实也就是从朦胧诗歌开始直到今天的先锋诗歌的创作理论和实践过程,这无一不是民间诗歌报刊创办者和民间诗人、理论家、评论家创造出来的。

废墟诗人:我跟几位好友在谈到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为什么就没有什么像样的诗人出现在当代诗坛上。大家都很困惑。

张修林:任何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每个年代出生的人之中都应该有优秀的诗人,除非被异常残酷的政治环境给吞噬了。我出生于一九六九年,与七十年代尤其是七十年代初期出生的诗人在社会环境上也没什么难以逾越的差异,面临的诗歌的写作生态都差不多。七十年代出生的优秀诗人,肯定是有一些的,但还并不为大众所熟知,我愿意在此举出一些,比如孙磊、阿翔、赵卡、沈浩波、刘春、钱刚、曾蒙、邹赴晓、张杰、杜崖等等,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作些了解。因为现在诗歌比较边缘化,多元化,难以产生轰动效应,除非炒作。现在靠炒作引起的轰动,基本上与诗歌质量本身没有多少关系。毛时代,把全国人民都纳入一种统一的“思维”,“轰动效应”是人为制造的,看起来制造出来的“诗人”都很“像样”,其实与诗歌不大沾边。在邓时代,提倡“解放思想”,给文学艺术的产生开了一个小口子,但官方诗歌机构的运作,还没多少实质性的改善,而被毛完全消灭的“民间”,复苏的程度还异常“低微”,还难以出现诗歌的“多元化”,所以还比较容易形成轰动效应。后来,民间诗歌发展得相对好了,丰富了,价值也多元化了,一般而言,就难以出现全国民众集中关注某种创作倾向的几个诗人这样的现象。举例来说,你去买菜,如果市场只有一两种,大家就都买这一两种,如果种类太多,则每个品种的购买者都会很少。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权力中心”的构架里“以经济为中心”,哪有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的什么辉煌地位?现在的官方诗刊,也没几种了,而且发行量也就几百到千多,几千发行量的,好象也难有。多数诗歌“官刊”的印数比民刊多不了多少。这其中,还有一些是用于“官刊”之间的内部交换以及赠送给一些所谓“官方”诗歌人物的。而民刊的种类,可就多得多了(多的时候可能有好几百种,现在,估计也在一百种以上,不过,它们的出刊周期长,而且办刊时间大多很短暂,坚持十年以上的很少)。目前,我觉得最好的民刊,有周伦佑主持的《非非》、发星主持的《独立》、余怒主持的《不解》、陶春主持的《存在》等几种;《非非》和《独立》有着敏锐的精神向度,前沿、大气、锐利、现实感强,可以算是文化界不可多得的相当具有人文高端价值的刊物,而《不解》和《存在》向艺术性的纵深探进,尽管有些“逃避现实”,思想性不怎么强,但其艺术手段的开拓价值不容低估。一般说来,文学的“官刊”,无论是在创作方法方面还是精神追求方面,总是要滞后一些。好的诗歌,大多都刊在民刊上。想想吧,以前,是官方文学媒体树立典型一样推出某几位诗人,而现在这样的手段已经失效,一者是现在的官方诗歌刊物种类少、发行量低,第二则是社会逐渐形成比较独立的判断能力了,还有多少人认可这样的典型呢?而民间,诗歌报刊仍然不能公开发行,只能以人数有限的交流的形式存在,当然难以引起轰动,同时,民间也没有这样集中推出某几个典型的主观欲望,这,恰恰是它所反对的。

[1] [2] [3]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