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将改变什么?

欧国峰 原创 | 2008-05-17 08:39 | 投票
标签: 公平 地震 改变 

       工作确实太忙,对于已经发生的大地震,除了菲薄的捐赠、我此前并未真正沉淀下来面对。即使是现在,我也很难让自己去完全直面那些惨重的伤亡和不幸。在巨大的悲痛和无奈面前,人总是下意识想逃避,虽然无可逃避。

 

       让我深受触动的,除了人类面对大自然肆虐的渺小;就是此次地震发生前,何以毫无预警信号发出?地震中的遭受损害情况,为何存在“城乡差别、官民差别”——弱势群体遭受的损害尤其大!

 

       2006年初,在采写一篇对改革的应景类反思文章中,我请教了清华大学秦晖教授,“公平、公平、公平”是他反复提到的观点——他甚至认为,(即使从器物层面来看)对社会公平的重视也是第一轮改革(1978—1989)顺利推行、第二轮改革(1992年—)遭遇重重阻力的关键。数十年未遇的地震灾害,再次将公平缺失造成的严重危害摆在面前!

 

       据坊间消息,地震前是有一些异样征兆的、如动物的失控,但这些征兆未能通过有效的信息通道汇集起来、引起专业部门的足够重视。须知,从地形上看,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一个易受地震袭击的国家。事实也是如此,据看到的资料: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既然我们生存在在这样一种自然生态之下,近30年的国家经济实力又蒸蒸日上,为什么未能建立完善、足以做出早期预警的地震监控系统?深一层次讲,为什么未能在社会、在民众中形成一种通畅的灾害预警信息传递路径或社会意识?

 

       上述疑问,某种程度上也可从此次地震中的另一个现象得到解答。据说在地震中受损更严重的建筑(从而造成对生命造成伤害)是农村地区、贫困人群的住房,政府部门等所在建筑相对受损小。对此,从“技术”层面理解很简单,这体现了防震标准的优劣。但深入到社会层面呢?什么机制导致了这样的资源分配结果?而这样的现实存在,又会对社会公共意识或社会潜意识造成怎样的影响?

 

       我们都太忙了,有些事需要好好想想。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