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编造论文泛滥成灾

王先庆 原创 | 2009-03-27 10:03 | 投票
  

  前不久研究“流通革命”问题,看到一篇研究生论文专门研究日本流通革命对我国流通业的启示,于是认真拜读,然而读毕发现,其文相当多内容似曾相识,随后查阅已有文献,才知主要内容皆出自一位学者的相关论文。尽管对这种“山寨”式研究论文现象大家都已近乎麻木,但联想到当前又进入全国性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编造高峰期,于是还是忍不住发些感叹。

  本来,研究生普遍不会写研究论文不是什么稀奇事,也不是什么丑事。因为现在的应试教育将学生的大量精力引导到学习英语、数学方面去了,只要这两门课过了,研究生考试也就基本过关了。而且,从高中到大学,学生们对写作能力几乎没有什么明确要求,也没有类似于英语、计算机之类的等级考试,更没有象古代中国科举时那样的“一篇方章定终生”的环境。总之,以独立的研究性思维进行研究和写作的条件在当今高校几乎不存在了。按常理而言,研究生和博士生在校期间,本来是必须有一定的研究写作能力和一定的科研成果的,否则,叫什么研究生?然而,相当多已经习惯于填鸭式教学和被动式思维的研究生们,在短短的一二年内要突然要将研究写作能力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几乎不可能。如果他们的导师自身在这方面也欠缺的话,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迫于完成任务和能够顺利毕业,用“速成”的方法弄几篇论文发表或毕业,一方面是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几乎成为普遍现象。

  对于上述问题,许多高校正出台相关措施对此加以改进,但现在看来,短期难见成效。而且,从我本人的观察看(几乎每年都要看一些本校和兄弟高校交换送审的研究生论文,也参加一些高校的研究生论文答辩),感到现在论文在“批量生产”过程中的编造现象似乎越来越严重,看多了,见多了,真感到有点“泛滥成灾”。对此,导师们大多心知肚明,大家基本上都能宽容地对待,常常一笑了之。只要不是研究生本人在答辩时态度好些,基本上都让通过或毕业。因为导师们也知道,这是一个时代或普遍存在的问题,责任应该主要是由当前的教育体制、人事制度等各种相关制度承担,不能因此误人前程。

  在对这种现象和风气感到憎恶的同时,我更对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体制感到无奈。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我想无非以下几点:一是研究生自身研究写作能力太弱,为了工作和就业,不得已而为之;二是研究生导师的水平也让人存疑,因为现实中某些研究生导师本身的科研“历史”可能当今部分研究生的“翻版”;三是某些研究生导师的研究写作能力固然很强,但却又是领导又是知名社会活动家,研究生一年见不上几回面,个别导师一年甚至带一二十个,而且越是类似于校长、院长之类的领导带的学生越多(研究生从就业等角度也愿意选择这样的导师),结果常常学生成了“放羊”,“无人打理”,即使写硕士论文也得不到“名师指点”,于是质量自然就得不到保障。

  除此而外,研究生编造论文还与当下的研究风气有关。我不知理工科的情形,就经济学和管理学而言,我就知道一些高校和导师盲目追求定量分析、实证分析的“八股化”倾向,动不动就要“模型”、“实证”。无疑,如果我们的研究生真的在校期间能做出这样的深入研究,当然是好回事。但问题是,不少研究生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并没有达到用这些方法进行分析的程度。于是,为了迎合“潮流”,编造调查问卷、编造访谈材料、编造材料、编造案例、编造前提假设、编造量表,然后套用西方学者或国内学者的数学模型,进行所谓一系列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信度检验、效度检验等。虽然不否认有些研究生实实在在地进行了调查,也写出了相当优秀的论文。但由于时间和经验的约束,不少研究生的所谓调查就是完全自己“创造”的。

  更有趣的是,为了使研究能够轻松地进行,有些管理类的实证研究更是到了欧洲十四十五世纪“针尖上到底能站多少个天使”的程度。用有的导师的说,就是纯粹是“吃了饭没有事干”,因为其选择的一些论文选题研究的主题如“广告有利于产品品牌价值的提升”、“适度竞争有利于管理进步”、“消费者有民族主义倾向”等几乎是被当作常识的问题,就相当于我们花时间精力去研究“人饿了要吃饭”一样。这样的研究,使本来就远离实际的高校科研,离现实需要越来越远,纯粹为了“毕业论文”而写作,纯粹为了“科研经费”而写作,或者是一种纯粹的“自娱自乐”。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的某些科研杂志为了与“国际接轨”,偏偏欣赏这类成果,进一步助长了这种风气,并产生了“逆淘汰”效应,即反而那些做真正与社会经济需要密切结合的实证研究变成了“非主流”而被冷落。

  有时我在想,当企业或农民因为缺一点经费而无法继续经营或生产的时候,我们的研究人员却占有国家有限的科研经费作一些毫无意义的“现代经院”式的科研,是不是一种浪费式“犯罪”?现行的教育体制以及一系列相关制度如何遏止这种“犯罪”而不是成为“祸首”或“同谋”?百思难解,让人相当困惑!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