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29岁清华毕业生当上史上最年轻的市长新闻,引起了广泛的热议。事情是这样的:6月21日下午,湖北宜城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任人民政府市长。以全票当选市长的周森锋今年29岁,是湖北省目前年龄最小的市长。
29岁就当选为市长,在目前的中国政坛周森锋应是第一人,在当下的西方社会恐怕也不多见。年轻有为、创新能力强的青年官员作为“新鲜血液”进入公共管理领域,这本是件好事,也无可争议。但破格提拔引起的社会热议,似乎是舆论敏感多疑,但却代表着大众的真实想法。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恐怕在于对选人用人的程序上的疑虑。
周森锋的成长轨迹和为官路径,其实他自有先天的聪颖的成分,更有机遇的巧合。有人形象地用学历+机遇来形容他的成长路径。而机遇独钟周森锋恐怕才是热议的关键。
举凡中国之大,有才能者众。但是,为何很多有才能的人终其一生也就是谋个科级、处级,博者周围也有不少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到现在也就是干着很具体的工作。他们论才华也不一定在周森锋之下,论实力,他们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们却无法向周森锋那样风光无限。
当然,共产党人秉承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职务高低当官不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和根本。
但是,正如一段时间以来,老实人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一样,在选人用人的机制制度上,确实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而且中央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虽然,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做到那么完美,但是,用人制度的设计本意是,让大量的有用人才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也就是说,对于人才来说,只要你具备相应的条件,剩下的事情就是各级人才部门的事情了,选人用人程序公开公正,类似周森锋这样的优秀人才都会得到重用。这样就会形成争先恐后、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争先局面。人才活,则事业兴。那样的话,无论你是周森锋还是李森锋,无论你是29岁,还是25岁,也或是39岁、59岁,都有一套公正的机制让你发挥作用,真正是人尽其才,好的制度,对于每个人都是机遇——那样的话,不仅出来个29岁周森锋市长不足为怪,就是再出来个29岁更高职务的人也不足为奇。革命战争年代20几岁的高级指挥员可以说比比皆是,换句话说,那是因为凭的是真功夫和杀敌的真本领。
所以,当仅仅只有一个周森锋享受到机遇——目前选人用人制度所产生的溢出效应时,引发热议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