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www.dfg.cn | 2009-07-19 20:57 | 投票
标签: 诚意 正心 致知 格物 

 

上一节把《大学》前面的一段经文概略地介绍,现在,就把八个条目里面选择几个重要的意思我们来研究。
 
八个条目里面就讲,古时候要把“明明德”来教化天下人,要治理天下,先要“治国”,先把自己国治好;然后治国呢,要先“齐家”;齐家之前要“修身”;修身之前要“正心”、“诚意”、“致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这一个条目,古人研究起来就是很复杂了。“物”是什么?怎么个“格”法?从汉儒来讲,“格”当“至”字讲,“物”呢?物来了,这叫“格物”。宋儒的朱子讲“格物”,也把“格”字解释为“至”字,解释“到”字讲;把“物”解释为一个事情,就是事物,就是外面一切的事物。他的意思就是说,对于外面一切的事物,接触到,他说“至”了,就是我们接触到外面的一切事物,就要研究它,他的意思就是说“即物穷理”,就着一切的外在的事物来研究它的道理。
 
这个讲法,到后来有些人说,这个讲法很好,合乎科学研究的。但是科学研究它有一定的研究方法以及步骤,朱子所讲的“即物穷理”,他没有提出研究的方法出来。所以到后来,王阳明根据他所讲的学术来格物,格不成最后格成病来了,因此到后来王阳明的“格物”,“格”当“革除”讲,革除心中的物欲,“物”是物欲,欲望。所以,王阳明到后来放弃了朱子这个学说。在汉儒,像郑康成所讲的,他这个“物”,物来了的时候,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东西,是善的呢,是恶的?是这个讲法。所以,古人的讲法有很多不同的。
 
宋儒还有别的讲法,这里不详细说了。在这里讲,“格物”的“物”字,我学人的老师,雪庐老人,他讲这个“物”啊,“物”是什么呢?“物”是一个相,或是按照《易经》里面所讲的二气,阴阳二气交感的这么一个作用,他老人家又举出了,在左传鲁定公十年的时候,记载的有“物”是一种记号,“物”这个字,一种标记而已。因此他老人家讲,“物”是什么呢?“物”是一种微微的一种动机而已,就是我们人的心理,研究教育的人,研究心理学的人都知道,有动机,这个动机就是心理,微微在那儿一动,心里的念头,指的就是那个“物”。那么这个讲法,“格物”,“格”是来,当来字讲,那个“物”就是一种动机,就是心理的一种念头,心理起了念头,就是格物。念头起来了,这叫“格物”。
 
下面的“致知”呢,这个“知”字就是说,念头一起来的时候,我们学儒,学儒家这个道,用工夫就在这个时候,念头一起来的时候,自己就要觉悟,这是什么念头?是损人利已的念头,还是反过来损己利人的念头?抛弃自己的私人利益,为天下人来谋求利益,这个念头是好的念头。如果是把天下人的好处都抢夺过来,从自己的私,满足自己的私人的欲望,这个就是恶的念头。这些善念头恶念头一起来,马上就知道。
 
我们现在虽然是学做圣人,还没到圣人的地位,我们的念头跟圣人的念头不相同,圣人每起一个念头都是为天下人的,我们大家都是普通人,我们对于自己的本性也不明了,因此,我们起的念头不是正念,是妄念,妄是虚妄。这些虚妄的念头包括自己私心,就不是私心的话,那个念头是很杂乱的,这些念头都是妄念。因为有这些妄念,才把我们的本性遮蔽起来了,我们不认识自己。所以,“格物”、“致知”。我们用工夫的人,想学做圣人的人,就在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自己要觉悟,觉悟这个念头是不是妄念。
 
这就跟佛家的禅宗,禅宗最早的时候不是参话头的,是观心,怎么观心?就是观自己的念头,观自己的念头怎么起来的,起来这个念头又往哪里攀缘?又落在什么地方?落了之后,再起来念头,这个念头又怎么起来的,又怎么落下去,他就观这个念头,观久而久之,把有起有落、有生有灭的念头观得干干净净的,妄念没有了,净念就出现了,清静的念头,那就是圣人的念头。那个清静的念头继续出现的话,那就学佛来讲,学佛距离证果也很快了。我们学儒,学“格物”、“致知”,这个念头一起来,“致知”,马上就觉,“致知”叫觉悟,马上就觉悟,用这个工夫,这个工夫用久了,就是把我们那些杂乱的念头,损人利己的念头通通把它排出去,这时候,我们本有的本性就能够显示出来,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最基本的学做圣人的一个用工夫。
 
能够“格物”、“致知”以后,然后才能够“正心”、“诚意”。“正心”的“心”,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心,在佛家来讲,人都有八个识,识就是识心。真心就是真如本性,儒家讲的本性,本性迷住了,自己因为自私自利的心把这个本性迷了,那就成为妄心。在佛家来讲就是识。识有八个,就是八个识,儒家就没有那么分了,就是心,这个心要正。
 
怎么正法子呢?正心的时候,就要先诚意。诚意就是用功夫,怎么叫意识,怎么诚?就是“格物”、“致知”。自己念头起来,这是好念头是不好的念头,自己知道,“诚意”的意识,意就是念头,就佛法来讲,八个识那叫作心王,意识就是心所。你要把心王能够正的话,先要观察自己这个意识诚不诚。所以是讲,“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要想把自己心能够正起来,正到跟圣人的心一样,一丝一毫的私心都没有,那才是“正心”。
 
要这个“正心”,就是“诚意”。“诚意”怎么讲诚法子?《大学》后面讲:“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意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普通我们在社会上,讲到你不要欺骗人家啦,做的事情、言语要老老实实的,不能欺骗人家。在《大学》里面讲到深入,不但不能欺骗人家,真正的讲“诚意”要不能欺骗自己。
 
怎么样不要欺骗自己呢?《大学》里面举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对一个外面好看的一个颜色,你看到风景也好、看到一张很美的很好的绘画也好,看到一个人很美,这叫色。假如说一个人,他看到一个很美的一个色,好色,是他心理,是好的。再呢,他所恶的一切那些,比如气味很臭的东西,人人一闻到臭气就很厌恶。那么讲“诚心”的时候,就像“好好色,恶恶臭”,人人同其所好,也同其所恶,如果说我们遇到好色,心理是好,遇到恶臭,心理所恶。我们偏偏跟人家说,我不好也不厌恶,这固然是欺骗人家,也是欺骗自己。就算所讲的言语跟自己心理所感受的相违背的话,这就是自己欺骗自己。
 
因此,儒家讲我们怎么样“诚其意”,不论是在众人的场合里面,固然是自己要很谨慎,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居住在自己家里的时候,自己要慎独。怎么个慎独呢?就是要辨明自己的心意,起了一丝一毫损人利己的心,不要认为人家看不到,自己心理知道。因此,学道的人,学《大学》的人,不论在大众的场合,或者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都要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心理是非善恶的意,这个念头一起来的时候,自己就知道,好的念头可以保持住,恶的念头立刻就把它打消掉。这还是开始用这个善恶来用工夫的一个下手的方便。工夫用久了,每起一念的时候,都是一种至大至公的,跟圣人念头一样毫无私心。那么就是这个“诚意”。
 
因此在这里讲,“君子必慎其独”。一个君子,就是学儒的人,一定要在自己单独,没有跟人家相处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最必须要谨慎,古人讲到什么时候呢?不但居住在家里面,夜间睡眠的时候,睡眠要盖被子,对于被子要无愧,自己起了一个罪恶的心理,觉得这个被子都对不起了。一个人行路的时候有影子,如果自己念头不好,觉得对于自己的影子也对不起它。所以,古人讲“诚意”、“毋自欺”,就在这一些地方用工夫。
 
 
本文根据徐醒民教授主讲的《大学》二整理而成,包晓光整理
 
音像来源:http://www.dfg.cn/gb/chtwh/rxjj/rxjj-3.htm 

    续:《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7/20/186619.html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