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世界大国型开放的“中国梦”

王辉耀 原创 | 2009-09-28 18:20 | 投票
标签: 腐败 知识经济 诺贝尔 

●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超级大国,是因为它不仅仅拥有国内一流的人才,也把竞争对手
最优秀的人才也吸聚到了本国。
●获得外国的技术、专利、知识产权需要付出高额费用,但获得外国掌握以及能创新这
些知识与技术的人才却可能完全免费。
●我们愿意花钱买外国质量很好的商品变成“自己的东西”,对外国最优秀的人才则恰
恰相反,难道这不是“重物轻人”?
●今日之中国需要重塑国家梦想,这不仅仅是对本国公民而言,也是对海外最杰出的人
才而言。中国需要世界大国型的“海纳百川,择其才而留之”的“中国梦”,才可能真正崛
起为一个硬实力与软实力兼备的世界大国。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美籍华人骆家辉担任商务部长时,曾非常煽情地说:骆家辉的祖父
在20 世纪初从中国广东乘船抵达美国,虽在美国举目无亲,并且不会说英语,但依然为实
现“美国梦”奋斗。一百年后,他的孙子骆家辉住进了华盛顿州长官邸。奥巴马总结,骆家
辉家族白手起家的移民奋斗史是“美国梦”最鲜活的体现。
当然,奥巴马自己才是“美国梦”最著名的代言人。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美国梦”的
主要内涵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却没有意识到美国在全球推销“美国梦”还有更
重要的隐蔽性目的,那就是吸引全世界人才去为美国工作:无论你出生在世界上哪个国家(哪
怕是美国的敌人),属于哪个种族,只要是顶尖的人才,美国就会竭尽全力欢迎你;只要愿
意在美国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发挥你的才能取得成功,成为美国的州长、部长(如布什的
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就出生于古巴),你的后代甚至可以成为美国的总统。
一位美国学者曾在《华盛顿邮报》上解释“美国梦”说:“一直以来,美国是许多有才
之士的移居之地。他们都在追求‘美国梦’——赴美求学,创造财富。过去40 年,数以十
万的海外人才流入美国,对印度及中国造成极大损失。”
可以说,美国确确实实是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和“惟才是举”的国家,这种对人才
的重视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及。在英国、法国,人才必须先获得签证,居留数年才能
申请绿卡随后入籍;在中国,2004 年才出台长期引进人才的绿卡制度(1 年后只有100人获
批),但至今没有人才入籍政策;有些国家只重视有钱的投资移民,而在美国,每年批准14
万职业移民获得绿卡,投资移民只有1万,杰出人才、优秀人才、专业人才则各4 万,其中
“国家利益豁免”、“杰出人才”类别不需要申请劳工证,杰出人才作为第一优先对象的类别
不必等待排期,不需由雇主来提出申请,就可以用自己的名义直接申请成为美国的永久居民。
这也是美国而不是英国或者中国成为超级大国的根本原因:美国拥有的是世界一流而不
是国内一流的人才,美国在欧洲、亚洲竞争对手的最优秀人才不是在与美国的顶尖人才竞争,
而是来到美国与美国本土最顶尖的人才一起为美国工作。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主要
领导者之一恩里科•费米,登月行动“阿波罗”项目的主管以及美国的“导弹之父”冯•布劳
恩,“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电子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这些改变美国也改变世界
的科学家,没有一个出生在美国,但这些全球顶尖人才都像爱因斯坦一样,在欧洲成名却被
美国挖走,并入籍扎根美国,最终也把世界中心从欧洲带到了美国扎根。2004 年,美国将
火星探测车送上火星,探测车着陆系统首席工程师李炜钧也是出生中国大陆,计划飞行主任
陈哲辉则出生中国台湾。
美国能够吸聚全世界大多数顶尖人才的原因,又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硬件基础,更主要
是因为他们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更重视人才的态度与制度。正如骆家辉答奥巴马所说:
这样的“美国梦”故事,也只有在美国才可能发生。
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就概括说:“在这个时代,所有的发达国家为了增强竞争力,
都必须依赖外来移民和人才,美国之所以能在许多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就因为它广纳人才。”
如今的新加坡也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都开始复制这种美国模式,包括塑造国家梦想吸
引人才。专门负责海外猎取人才的“联系新加坡”的主管David Tan就说:“我们出售梦想。
我们的研究显示新加坡以世界一流的效率而闻名。因此,我们需要出售软实力——实现梦想
的地方。”这三个20世纪才开始独立的国家,如今也都成为了发达国家。
韩国为了对外国顶尖人才表现足够的诚意,这个过去反对双重国籍的国家甚至决定最迟
2011 年允许外国顶尖人才(包括外籍韩裔人才)持有双重国籍。但《朝鲜日报》等舆论甚
至认为与欧美竞争对手相比,这样的努力还不够:“要想成为人均收入达3 万美元的发达国
家,就要确保一人可以养活数万人的21 世纪型人才。要最大程度地将他们吸引到韩国,仅
提供奖励远远不够。我们应该进行全方位努力,改善商业和生活环境,建立能积极接受外国
人并与其共存的宽容文化,打造有吸引力的韩国”。
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获得外国的技术、专利、知识产权需要付出高额的费用,但是,
获得外国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却可能完全免费。即使人口再密集的国家的社会公民也能够感
受到:太多普通外国人的入籍扎根,可能会让土地、公共资源、就业机会等更紧张,但那些
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超级人才”入籍,则只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好处。
相比之下,中国对外来人才的态度还不足够开放,其消极影响也相当明显。一个来到中
国投资的外国人曾被私下质疑说:为什么你们(外国人)来到中国都“入乡随俗”地学会了
忽略环保、漠视劳工权益?即使再正规的跨国公司,似乎来到中国都把这里只当成一个只用
来生产的“工地”?而在欧美国家就完全不同,即使没有法律规定和工会抗议,也会对自身
有高标准要求?
这个外国人回答说:“问题在于欧美的制度是希望外国人来赚钱的同时,也争取他们把
赚到的钱留下。但要外国人把赚到的钱留下,赚钱时要像对自己的家园一样自觉爱护,就得
保证这些有产业、资金以及才能的外国人能够在你这里入籍安家。中国不欢迎我们入籍安家,
不欢迎我们成为‘自己人’;人不留下,赚的钱自然也不会留下;既然永远不可能成为家和
归宿,那自然就是‘工地’,是中国的制度让我们外国人只想来赚钱。”
后来,这个老外又补充了几句:“其实中国这样很吃亏,外国人有才华或者有钱,就应
该通过技术或投资移民的形式欢迎留下;如果对方不是高级人才也没有资金,则通过设置签
证时间、申请绿卡和入籍门槛赶他们离开。对于国民来说,来抢我们就业机会的外国人全力
排斥;如果能为我们创造成千上万就业机会(即投资移民)、拥有我们急需的先进技术(技
术移民)的外国人才,就竭尽全力欢迎,这才叫务实。”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海纳百川”式的人才战略并不鲜见。秦始皇时代,“外籍”出身
的宰相李斯就向秦始皇上过《谏逐客书》,称秦缪公从西戎、宋国、宛国获得由余、百里奚、
蹇叔,进而称霸春秋;秦孝公使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国家因此富强,“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
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声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致诸侯之
术也。”
李斯的上书改变了秦国的人才战略,也成就了统一六国的大秦帝国。而在中国历史上最
强盛的唐朝,政府内部仅高丽人就有高仙芝、王毛仲、金允夫、金忠仪、李正己等先后担任
过地方最高长官,高仙芝在“安史之乱”时甚至一度官至天下兵马统帅。另外,几乎很少有
人知道的是,唐太宗继续隋朝科举制度时,还新建立了一个“宾贡科”科举项目。“宾贡科”
是指对外国贡士和留学生宾礼相待,准其参加科举考试,及第者同样授予中国官职,最著名
的是“一代三鹤,金榜题回”的三名新罗留学生崔彦撝、崔致远、崔承佑,到中国留学并考
中进士,其中崔彦撝一度官至翰林院大学士、平章事,为太子师。隋炀帝开放外国人来华,
只是为了炫耀中国的财富和商机;而唐朝开放外国人来华,则不忘吸引其中优秀的人才“归
化”为中国人才,这或许也反映了为什么“隋不如唐”。
如今的中国,可能就缺乏类似当年秦汉盛唐、今日美国这种“世界大国”型的开放国家
梦想。或者说现在的中国缺乏一种人才战略的“世界大国心态”:我们愿意花钱买外国的商
品变为“自己的东西”,但对人才则恰恰相反,不论是否具有才华,是否能做出贡献,只要
不是本土人才,就进行排斥,再优秀的人才只要是外国人(或者是中国人才有了外国籍),
12
也宁可把他们推向竞争对手,而不愿争取他们成为“自己人”,这说明我们其实如李斯所说
的更看重“珠宝、声乐”等物品,这也绝不是“跨海内、致诸侯”的大国崛起战略。
中国的这种人才战略态度正日渐反映在对待外国人的“中国梦”上。我在《人才战争》
的书中就这样写道:“美国梦是一个安居和乐业结合的梦,全球无数人才去美国努力工作寻
求发展,也有无数已经成功的人才把在全球淘的‘金’都投进美国只为一张绿卡。而改革开
放三十年来,中国在世界上构建的‘中国梦’或者说‘中国机会’,则只是一个‘淘金梦’,
炫耀中国的商机,吸引全世界的人来此投资赚钱。结果是,从美国人到韩国人甚至我国台湾
人,都只是想着来中国大陆赚钱,然后赚了钱就拍屁股走人,似乎双方只有互相利用的利益
关系。也因为他们只是把中国当成一个‘工地’,而不是家和归宿,因此从来没有想过像爱
护自己的家园一样主动爱护,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自己在世界各地赚到的钱带到中国来。即便
是本土的一些企业主和腐败官员,也多是想着赚钱后移民到国外,这些外企或者本土企业到
国外都很规范,而在中国则都忽略环保、开血汗工厂、忽略产品质量……对此,我们制度上
的缺陷要背负主要责任,因为我们的制度要求外国人只能来赚钱,而不论贡献多大都不能留
下来。”
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核心的生产力,世界银行一份报告就指出,当前世界工厂、土地、
工具以及机械所凝聚的财富日益缩水,而人力资本对于一国的竞争力正变得日渐重要,在以
知识经济为主的美国,人才资本“与实物资本相比,重要性要高出三倍多”。一个大要真
正崛起,仅靠培养世界一流人才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够挽留和引进人才,能够在全球争夺
顶尖人才。二战前,德国培养的诺贝奖得主是美国的3 倍,火箭、导弹也是德国最先发明,
但因为不同的人才战略,爱因斯坦等大批德国尖端人才从当时的世界中心欧洲毅然前往美国
新大陆,也导致了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这是美国战后成为世界中心的根本原因。当今中国,
迫切需要完善国家整体人才战略,建立能够在海内外吸引、选拔、使用、挽留住世界顶尖人
才的环境、平台、制度。其中,一个世界大国型的开放的“中国梦”必不可少。

  自 价值中国网合作单位——欧美同学会  “国家形象与具有国家感染力”论坛上的发言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