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的两种塑造

王康 原创 | 2009-09-28 17:11 | 投票
  

  自《诗经•大雅》集录“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八字,中国作为地域、文明与民族

  共同体之称谓,已逾五千载。即以周(真公)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计,距今也近

  三千年,“新中国”(1949-2009)仅约为其五十分之一而已。太史公两千多年前就曾自

  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宋儒张横渠一千余年前也曾自诩:为天地

  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人切勿甘为此短暂时世之形象代

  言人。我们必须贯通地超宿命地以全球性历史视野为当下中国扫瞄,不如此无以奢谈“中

  国形象”或“中国使命”。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四千年大梦之唤醒”(梁启超),无疑是近世

  中国命运与使命最无奈、最英勇、最悚惕的咒语式警示,也是世界历史从未面临的特异

  悬案。粗略估算,已逾十代国人六十余亿人次身陷此一大变局、大觉醒,中国近两百年

  的全部心智、骨血和神髓,几乎悉数耗散于此亘古未有之解析、应对之中。各种迹象表

  明,中国即将突破这一变局,终结这一大梦,但是中国究竟何去何从,却远未尘埃落定,

  中国何去何从,仍然是未定之数,——中国同时成为自身和世界的共同负担、共同责任。

  五百年以来、次第出现、先后相续的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

  启蒙运动和社会政治大革命,不仅使欧洲的历史发生了突破和革新,而且前所未有地改

  变了世界。它们似乎禀承着另种“天意”,不可遏制地向一切文明和一切民族进发,它

  们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明,第一次宣称自己属于并代表全人类,破天荒地以某种普遍有

  效、普遍适用的的普适价值的名义,以征服和救赎世界为己任,其秘密是:价值、利润、

  市场;其工具是:科学、技术、贸易;其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其目标是:人类、

  世界、宇宙;其边界是:无限、永恒和终极真理。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位移,中国不再是“中央之国”,礼仪之邦,中

  国成为世界文明的边缘地带,中国文明沦为最古旧、不开化、半野蛮的化外之物,成为

  西方文明觊觎扩张的最后疆域,也是西方最难理喻、最难充塞的神秘帝国。中国的固有

  优势和传统精华,遭到严厉的审视和置疑,中国的独特命运,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中国

  28

  在世界的地位、影响和前途,都必须由中国并不熟悉和快意的语词、逻辑和法则来分析

  判断。这究竟是中国的福份还是祸端,世界的吉兆还是凶像,尚无人洞悉。

  “君子反求诸己”,“认识你自己”,东西方古代哲人的不朽告诫,神意地适用于今

  代中国。没有一个民族能够悖离天地间的常情,每一个民族都领受着某种天命,按其内

  在本性,在人类历史舞台上充任天定角色。极而言之,上帝垂青或厌恶某个民族,成全

  它走向荣耀和拯救还是任其堕入深渊,必先促其反躬自省,必先促进接受庄严的精神洗

  礼。

  中国精神及其外在历史的悲剧,就在于它拒绝“精神”,尤其缺乏建立“内在”精

  神的天然能力,因此无法从生命本体上建立自由所需要的基础,黑格尔对中国文化的绝

  望与他关于世界精神和精神辩证法的理论通过马克思-列宁传输到中国之间,乃是西方

  精神对中国最奇特的胜利:

  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两代人时间里经历了世所罕见的政治迷狂和经济发

  展,积累了如此之多的精神创伤和物质膨胀,引起了如此之多的侧目、惊愕、嫌恶、歆

  羡、怖悸、效颦、置疑、逢迎、遏'_'_____萠梴制;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臣服于梦魇般的

  现代偶像崇拜后,如此疾速地转向道德虚无主义和拜金主义,数以亿计的生命对财富、

  感官、享乐和一切世俗“成功”的欲求被刺激到人类社会不曾出现过的程度、规模;没

  有哪个时代像今天一样,各种冲突、矛盾、隔膜、危机,文明、野蛮,古旧、现代,贫

  困、富裕,落后、发达,专制、民主,封闭、自由,群盲、精英……,几乎在一切领域

  都充斥着无数悖论;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一样,不仅决定着一代人的安危祸福,而且承

  载着无数代人的期许托付,影响着未来若干代人的生存和意义,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这

  一代人一样,面临着中国和世界都不曾面临的情势。

  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时代,它最为激动人心的前景是,经过五个多世纪的接触,

  冲突、交流、融合,东西方正在突破奠基于两千多年前轴心时代的文明范式,走向一个

  建基于经济、贸易、科技发展之上的物质全球化时代,并且势所必然地走向一个价值、

  艺术、文化、理想,融汇了所有民族特性的精神全球化时代。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古代思想的高明庄严,正在被世界

  历史证实。从世界历史视野看,我们正处于人类共同文明的初始阶段,曾经从列国并争、

  诸子蜂起的春秋战国时代升华、结晶,被秦火焚烧、被异族统治却一直潜存于中国精神

[1] [2]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