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复兴与现代政治(4)

刘擎 原创 | 2013-02-28 15:24 | 投票
    我曾在别处阐述过一个基本观点:晚清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预示了中国将发生一场“跨文明”(trans-civilizations)层次上的历史变革。此後的一个世纪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冲击和改造作用,前者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後的官方政治意识型态,後者对改革开放(後毛泽东)时代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在百年之前,我们仍然可以较为容易辨识“内外之别”——什麽是中国传统与本土实践,什麽是外来理念与引进的实践,那麽在今天,这场跨文明遭遇已经形成了“内外交织与融合”的文化格局。我们甚至只能在理论上(通过对中国文化历史演变的考察)辨别当代文化中西方元素与中国元素,而在文化实践中,西方已经内在於中国。换言之,在今日之中国,源自中国古代与近现代的文化因素,以及源自西方的多种思想理念,都同时构成了我们文化实践的地平线,成为中国人自我理解的“构成性”部分。其中,平等主义的理念,个人本位的自我理解,以及多元主义的信念与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中国人“社会想像”的基础部分,并难以逆转。

  这种局面对於政治意味着什麽?政治共同体的基本原则与其他道德规范原则不同,其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强制约束性(体现为法律,以此为依据国家在必要时可实施正当的暴力)。而政体的正当性与稳定性取决於政治基本原则的可接受性——对受其强制约束的公民所具有的可证成性(justifiability)。而政治原则可证成的程度,取决於在多大程度上能回应与符合人们深层的社会想像。当平等主义、个人主义与多元主义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社会想像的构成性部分,唯有宪政民主的政体原则才具有最大的可证成性。

  复古派取向的政治儒学,仍然坚持将现代性特徵视为外在於中国传统的异己因素,以为是可以被“重新消除”(undo)的,这根本忽视了中国社会想像的深刻变化及其巨大制约力量。除非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实践型态做根本的改造(包括对学校教育内容的大幅度更换,资讯和言论更严格的控制),政教合一式的儒教宪政不具有可行性。蒋庆先生所追求的“替代论”的政治儒学,“最终要建成体现天道性理的政治礼法制度,使孔子之王心王道落实於人间” ,或许有重要的价值理想,固然精神可嘉,勇气可敬,但难以成为一种具有前景的政治规划。就可行性而言,可能的选择不是要不要宪政民主,而是什麽样的宪政民主。所以,更值得认真对待的是“相容论”的政治儒学。

  在新儒家论述中,早有论者致力於发掘中国传统中与现代性相容的思想元素,包括自由和民主。近年来,秋风先生将儒家政治阐释为宪政主义,是一个别开生面的思路。但无论这种解读是否正确,都会面临一个“那又如何?(so what)”的问题。如果解对了,儒家确实是宪政主义,那麽宪政主义已足,何必儒家?如果解错了,儒家不是宪政主义,那麽追求宪政主义便可,又何苦儒家?如果儒家的政治传统只是接近宪政主义,那麽儒家对宪政民主就是多余的。按照秋风先生的阐释,“儒家在历史上也至少构造了三种宪政主义程度不等的制度,即封建制、共治体制和现代宪政政体” 。但在现实历史中,封建制让位於“秦制”,君臣共治的理念兑现的大多是君主专制,而早期的宪政努力也以党国政体而告终。既然儒家的宪政主义如此不稳固,我们何不直接援用近现代中外宪政的丰富论述,而要舍近求远地绕到古代寻求资源?正如论证了算盘实际上是一种计算器,那麽我们何必放着方便的电子计算器不用,而要费心去研究算盘的功用?或许,秋风先生的苦心在於论证儒家传统与宪政民主并不冲突,因此追求宪政不必以传统为敌,也不外在於中国传统,反倒是可以借用传统的资源。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经过特定的阐释,可以为中国的宪政建设铺垫文化基础。特别将“宪政民主”修改为“宪政民生主义”,就更具有中国本土特色。我对秋风先生这种用心(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抱有同情的理解。只是我怀疑,对当代中国人而言,援用所谓中国本土传统资源,是否就会比借用外来资源更有亲和力或更为方便有效。

  政治儒学真正具有吸引力的方面不在於与宪政民主的相容性,而在於其改良的可能。无论是在文化基础方面,还是在治理智慧方面,中国儒家传统可能提供独特的(西方缺乏的)资源,充分转化这些资源的潜力,会使中国的宪政民主具有较高的正当性和稳定性,同时又具有善治的能力,最终可以克服西方民主政体的许多弊端。在西方学界,许多有识之士都在深刻反省现代民主的困境。贝拉等人的名着《心灵的习性》通过大量的社会考察和理论分析,揭示了以个人主义为“第一语言”的美国文化对民主理想的侵蚀,主张应当在作为美国“第二语言”的圣经传统与共和主义传统中借助文化资源来弥补个人主义的缺失与片面 。中国的新儒家(不限於政治儒学)论者也在积极展开类似的探索。儒家道德传统强调责任意识和共同体精神,或许有助於扼制权利个人主义的过度扩张;科举制中体现的优绩主义(meritocracy),结合了机会平等与精英治理的概念,或许有助於平衡民主社会中过於强健的民粹主义;儒家提倡国家担当道德教化功能,经过“创造性再转化”,或许有助於温和至善论(moderate perfectionism)国家的建设,以克服政治自由主义在国家中立性原则制约下道德消极的缺陷……

  儒家思想与现代性条件既有相容的可能,又有紧张的方面。如何在相容与紧张之间中改良既存的现代政治模式,这里可能有相当大的空间和潜力。借助中国儒家的传统资源来为中国的宪政民主建设铺垫更丰厚的文化基础,并实现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现代政治,这是值得赞赏和期待的探索。也会遇到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但我相信,政治儒学在这方面能够大有作为。

  结语:儒家复兴的未来

  中国当前文化与政治出现的诸多问题既有自身的特点,也分享了现代性的普遍困境。当代新儒家(包括大陆新儒家)对此做出过许多诊断性分析,与笔者的看法有相当多的共鸣之处。我的评论试图指出,一种型态的文化或政治的弊端,并非自然地等同於另一种型态的优势。中国在发展中遭遇困境与危机,并不意味着转向儒家传统就是理所当然的拯救之道。反传统的错误本身并不表明传统的正确,何况反传统恰恰是传统本身的产物。简单的回归传统,也可能将我们带到传统自身曾经遭遇的危机。

  大陆新儒家的复兴诉求应该被理解为“创造性转化”的努力。对儒家思想做出内在理路分析是必要的前提,但传统思想不会以义理直接作用於当下,也不会以“天命彰显”的神秘方式改换人心。传统必须是活的,才会对今天与未来发生有意义的影响。而要启动传统必须建立与当下的关联,寻找和开掘与当今教育、传播、礼俗和制度等方面的接触面和着力点。这要求对当代文化实践型态有充分的理解和准确的判断,否则会造成“接触不良,着力无效”的状况。指责现代人的傲慢与偏见很容易,困难的是真正启动传统,使儒家宣导的生活方式和政治规划对现代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我和一些儒家复兴论者的分歧,在於对当代文化实践状况的判断。我不认为传统的断裂只是表象,而儒家传统仍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并隐秘地主导着当代中国文化。所谓“中华性”的神话若要成立,需要更好的社会学证据的支持。在“纵横交错”的文化情景中,“我们的”并不比“他们的”距离我们更近。我并不是说这是令人鼓舞的状况,而是作为一个热心和诚恳的“局外人”,试图澄清儒家复兴的困难与面临挑战。

  在我看来,当前的儒家复兴仍然是一个学院主导的智识运动,它的前景如何不仅取决於当代儒家的努力,而且取决於整个历史和社会的大局条件。让我们记着马克思的那段名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造势”可为,但仍需“顺势”而行。看清中国的大局与世界的大势并不容易,所有人的判断都必须接受时间的检验。依据我(完全有可能是错误的)判断,儒家复兴运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一代新儒家的有生之年),仍将主要保持为一个智识运动,学院研究会日益活跃与深入,大众传媒会有更广泛的传播。如果乐观一点估计,儒家思想会在(陈明先生所言的)“公民宗教”的意义上发生显着影响,成为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心灵生活、道德生活和礼俗生活的最主要的依托和准则,成为更多的(甚至大多数)中国人可以在自感需要时方便借用的文化资源(但称不上严格意义的“儒家信徒”)。但对於政体结构、政治意识型态与治理制度,儒家或许难以发生根本性的影响。虽然未来的中国政治可能会采用一些与儒家相容的思想和原则,但会以现代的语言和原理来表述,也完全不必明确借用儒家的修辞和典籍。而蒋庆或秋风先生所构想的“中国必定是儒家的中国”,无论如何美妙,已经过去了。历史并不总是会给第二次机会。  
 [1] [2] [3] [4]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