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庞加莱猜想及期待

段军山 原创 | 2006-06-04 23:23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雨季、庞加莱猜想及期待

 

温润多雨的天气,延宕数日,实在叫人难以消受。总觉得皮肤粘稠的而且发痒,叫人心烦却也发作不得。好在有世界杯可以期待,虽不喜这样的湿淋淋但也将怨气削了几分。

今天在从东莞回广州的列车上,找位置未果,在走廊接到两个电话。一是老毛打来的,告知他人在深圳,叫俺跟他一同去东莞玩,可惜先前联系不通,到此刻我已在车上,而他因为在招商局集团的面试已完结,已买好明天晚回长沙的票,看样子在广州跟他聚餐的机会也就渺茫了。随后又响起老文的电话,告诉我要在10号从香港来广州,跟兄弟我一起看世界杯的开幕式,唉,可惜我10号,11号两天又卖身给东莞了,只好委屈他再定日子,顺便告知我从周一到周五都有空,就是周末不大有空,可叹文兄在港科大做研究只是周末才得空透透气,辛苦辛苦!不过,约好看淘汰赛或许更有趣,看来,7月份才更火。谁说“七月流火”是天气渐凉,幽默幽默,害得范增先生为人大校长讳而胡编新说,有点意思。 

回到家看新闻联播,一条消息振奋了我,中大的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曹怀东联合研究最终彻底破解了数学界的百年经典之谜“庞加莱猜想”,最早知道教授,是在新雨丝上看到丘成桐教授批评国内数学界风气不好而提到朱受到不公平待遇,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国际数学大师的丘成桐先生宣布他们二人在美国和俄罗斯等科学家的基础上完成对猜想证明的封顶之作,这就显得特别有意义。一则是因为这是近年来中国数学家所完成的最杰出的成果,其意义丘先生认为已超出“哥德巴赫猜想”。二来是在发表其论文的杂志《亚洲数学期刊》的封面上面,有纪念陈省身教授的标题,而丘是陈的学生,曹又是丘的学生,在全球数学精英都在竞争这一课题的时候,中国人抢先一步实在值得杨眉吐气,虽然发表的杂志并非顶级,而且丘是杂志的主编。显示了丘的“中国情结”和“民族主义”,但毫无疑问,在论文发表之前,朱和曹在哈佛当着哈佛数学系主任等一干人等的面,陈述答辩计70多小时,相信是经得住历史的考验的。正如低调的先生所言,这是集体的结果,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结果,美国的克莱数学研究所的百万美元奖金应该不是由他们获得,而是应该奖励给之前为解开这道难题做出很大贡献的科学家们,像瑟斯顿、汉密尔顿、佩雷尔曼等。

中国并不缺少一流的科学家,而是缺少良好的土壤。目前域内学界腐败成风,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真正学术评价机制的缺失,考核制度的急功近利。在这种制度的导向下,理性的博弈结果就是多出成果,快出成果,重数量,不重质量,甚至造假腐败。先生从1995年就开始研究“庞加莱猜想”,积十年之功才有所成,而目前很多人包括院士在内,都涉嫌造假,如前不久热炒的川大的魏于全院士,以致这些年国际科学界对中国科学家的论文普遍怀疑,长此以往,伤害的不仅是中国科学家的声誉,而是国家创新的真正生命力。现在的高校,实行的衙门作风,学而优则仕,学问本来不错,但当了官可以占有更多的资源,譬如课题,经费,博士硕士生,凭着官场人脉以及学界的各种评审头衔,抢来课题,吩咐给下面人做,凭着小圈子把持的杂志,发些文章,包括垃圾文章,依次继续申报课题,这样“良性循环”,一年下来,理工科多则上千万文科多则上百万的经费化为乌有,纳税人的钱白白浪费。呜呼,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现在成了骗子腐败分子的乐园,他们学霸一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谁让他们如此猖狂? 

年年岁岁的雨滴声中,氤氲的湿热缓缓升腾,叫人奈何不得,但学界的腐败难道也是奈何不得?以朱熹平为代表的岭南学界又让人多了一份信心,但我们期待涌现更多的朱熹平,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保驾护航,朱也许就是个案,毕竟他的智慧遇上了丘的慧眼。让我们期待吧,期待创新的春天,就像我期待羊城的雨季快点结束,阳光早点降临一样。 

 

                                              六月四日 

个人简介
言近其旨,近于泥土之根;若思如风,风当行于华夏之顶。俯瞰之与仰望,当尽平生之心力,在思想喷薄若镣铐之舞里,倚醉当歌,如犁行大地,吾当扶锄,吾本农民。
每日关注 更多
段军山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