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过渡时期中国进出口的机遇与挑战

张燕生 原创 | 2006-07-06 12:31 | 收藏 | 投票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接受《价值中国网》专访时提出《后过渡时期中国进出口的机遇与挑战》。

张燕生:怎么应对下一步人民币的弹性和浮动条件下我们企业面临得更加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外汇风险管理部门,外汇风险管理的 人才,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以及整个国家要为企业提供外汇风险管理的工具。像刚才余所长讲的四个工具,尤其是中间涉及到一些外汇风险管理的衍生工具,像我们 讲的继续交易、远期交易、期货、期权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在流动性很大、风险很大的情况下企业怎么来运用这些工具,这些东西对中国来讲是特别重要的。

    我国加入WTO已经将近五年,加入WTO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通过WTO能够积极的参与全球化,而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快我们的改革开放,能够 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这是我们的目的,因此加入WTO以来,我们服务业的开放,贸易投资自然化和便利化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的管理也更加的法制 化、更加的透明和更加的规范。

    而我们说的最惠国待遇和WTO规则都已经实现了。中国关税已经从加入WTO之前的15.3%降 低到2005年的9.9%,2005年完成了所有产品的降税进程。我国承诺取消的非关税措施也已经按照承诺全部取消完毕,除了个别的一些项目以外。因此进 入WTO以来的五年,是我国进出口贸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整个经济发展最快最健康和最稳定的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并 且连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而且成为第三贸易大国,第四经济大国。我们会发现从78到05年,GDP年增长率是9.6%,货物贸易年均增长 率是60%,也就是说,外贸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下一步我们的进出口贸易要想继续保持和发挥整个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机制,还面临一 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也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想从几个方面谈一下。

    第一个机遇和挑战还是来自于全球化,因为中国对全球化有几句话,第一句我们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必然趋势,第二句我们是把全球化看作是有利有弊、福祸相应,地三句话我们对全球化对策核心的问题就是怎么化弊为利。这样以来,我们看到了全球化有利有弊,那么利和弊主要在什么呢?利的大家都清楚,因此相当一部分国家把中国看作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我们遇到的挑战有哪些呢?我们的挑战是在更加开放、未来竞争压力更大的情况下,我国金融的风险技术的平静产业的劣势和社会的矛盾就将直接暴露在外来竞争和冲击之下。我们所面对的资源和能源的硬约束、市场技术和人才的硬约束都会给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和顺差的可持续性带来很高的不确定性风险。而且我们的外贸企业尤其是国内的外贸企业普遍在全球综合运作能力上,在事实差别化的战略,以及实现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的能力上我们比较薄弱。因此如何把握机遇,同时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是外贸企业所面对的重要挑战。

    第二个机遇和挑战也就是国际产业转移趋势给我们外贸企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现在我们实际上是把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我们同样是看作一个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产业转移就出现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知识型产业和把重化工业应用型技术和服务业大量转向我国的趋势。这种趋势仍然是有利有弊,最大的“利”这个转移的趋势将把我们吸引外资的技术、人才、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带来的挑战主要就是一些大量发展在国际分工中一些中低端产业和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一些明显对中国出现产业和技术压制的一种趋势确实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

    第三个方面,就是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对于我国进出口增长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就是刚才几位讲到, 现在是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个人觉得核心还是全球化面临的矛盾。因为全球化面临的矛盾其中有一个矛盾就是全球化使全球的市场越 来越开放,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一个更加开放的全球化却没有一个比较有效的全球制度结构,没有一个能够适应全球化的比较有效的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新秩序,这个 时候就会出现矛盾的现象,一个方面全球化导致了一个现象,一个方面全球化导致中间的矛盾,以及各国在开放中的利益所产生的冲突就会变得越来越明显。95年 以来中国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次数最多的国家,而且我们的产品在发展中国家也遭遇越来越多的制裁和非贸易壁垒。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贸企业来讲,就面临很大的 问题,在更加开放,而且在开放中间各国都会以维护本国利益为首要任务,在这么一个新形势下,我们怎么能够建立起一个能够击破或者降低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对 进出口产生的限制。我个人觉得还是两个基本的想法,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从现在进出口过程中存在的价格战的手段向差异化竞争的方面转移,今后出口不是打价 格,所谓差异化战略就是要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产品,这就是创新。在产品、技术、管理组织以及营销方式方面能够积极创新,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尽可能的避免由于价格偏低所采取倾销的嫌疑。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怎么能够在外贸企业、生产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有关部门之间能够建立起维护正常合理、规范、透明的出口秩序的出口协调机制。而且怎么能够 建立起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相互沟通,而且在和贸易出口的利益攸关的企业和部门能够建立起更好的国际协调机制,来降低出现冲突的可能性。

    第四个国际竞争态势的变化对进出口企业所产生的机遇和挑战。目前 我国的外贸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调整时期,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外汇缺口、资本缺口和已经转化为知识缺口和需求缺口。在这里我们重要的任务就是整个外贸 的模式和外贸竞争的策略能够由长期以来比较外向型的政策趋向能够向开放性的政策取向转化。1987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中间提出东亚模式外向型模 式,当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就是说像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这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大国,是不是能够像东亚小经济体那样搞一切为了出口,如果不能这么 做,我们的价格信号的扭曲和资源配置和对仅仅强调出口鼓励的措施方面,我个人认为在新形势下,应当进行调整,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个是处 理好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关系,尤其要重视进口对于促进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二要处理好外资主动利用我国优质要素和资源,以我国企业逐步培育形成发展, 主动利用国际优质要素资源,并且努力把FDI的技术、人才、管理转化为本地企业竞争力。也就是外资到中国来,中国是礼仪之邦,来的都是客,我们从来都是热 情款待客人。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有一个责任,和外资企业合作,向他们学习,逐步提高我们的管理技术和人才,这样的话,才能够通过这种合作,获得共同的发 展。第三就是处理构造低成本制造的中心与构建低成本的创造中心的关系。我们应该把低成本的优势扩展到低成本的创新和服务方面去。比如说日本和韩国在每引进 一个单位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时候,在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投入将是引进的10倍,而我们在引进一个单位价值链新技术、新产品的时候,我们所投入消化、吸 收再创新部分的资金非常非常少,甚至是引进的十分之一。再比如,消化吸收到再创新,很大程度上主体应该是有创新动力的,但是过去,我们在进行引进、消化、 吸收再创新的时候,很多的主体是不具有创新动力的。我们最近提出的发展目标,在未来15年要创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就是从主体到创新方面要有创新的想法。

    第五个方面就是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压力逐步加大,这个压力一个是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压力,双顺差的压力实际上就是很难持续的。尤其是经常项目和贸易项目。也就是说,经常项目是长期持续盈余,从本质上意味着优势资源出,这个是不合理的。除了这个以外,包括出口成本上升的压力,我们考虑,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土地成本上升的压力,和资源价格上升的压力,以及整个调整和转换过程中的调整产生的成本压力,这些如果搭配不好,对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和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来讲,就可能带来比较大的成本冲击。

    除了这个以外,还包括贸易结构上升的压力,以及我们现在对外部资源的进口依赖不断增加所多来的压力, 这些压力对于外贸压力都是很大的影响,所有的这些问题也都是前进中带来的问题。《价值中国网》记者问我,你对今年达成的铁矿石进口价格有什么看法?我说虽 然高于原来的预期,但是比起去年72.5%的平均价格上涨幅度和前年86%的价格上涨幅度,应该讲今年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要从一个贸易大国,成为一个贸易强国,我们要学会在贸易规则中间能力在这方面取得更好的经验,使我们的外贸在无论是原料进口还是产品出口能力获得更加稳定的环境,我觉得这方面还是非常需要学习需要积累经验的。

个人简介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每日关注 更多
张燕生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