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风水文化的神秘面纱

曾祥裕 原创 | 2007-10-27 17:13 | 收藏 | 投票


  -----——罗勇谈“赣南风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赣州晚报记者曾祥裕(QQ175613195赣州风水养生堂http://www.gzyyfs.com)

  风水文化是客家民俗的一个文化事象,历来受到众多市民的青睐。近年来,随着“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之说被学术界认可,赣南风水文化的地位与日俱增,不少海内外风水研究者来赣南寻访风水宗师杨筠松当年实践的踪迹,并学习吸取形势派风水的精华,但如何评价风水?风水文化资源要如何开发和利用,以此促进我们的客家文化研究以及丰富赣南旅游资源?

  在10日下午,“市民社会科学讲堂”市民饶有兴趣地听取了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江西省社科院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罗勇的“论赣南风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讲座。

  客家风水文化悠久

  风水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客家民俗文化事象。罗勇的讲课把听众带动遥远的古代岁月,让人们了解到客家民系的形成与风水术在客家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这段历史。

  风水又称堪舆,或称相宅、青乌、形法、地理等。它起源于古老的相地术,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择居住环境的的学问。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风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风水术适应了客家先民求生存、开发山区的需要。可以说,风水已经植根于中国社会心理结构的深处,凝结为广大民众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讲究风水宜忌已成为中国社会广大民众日常家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势派风水术发源地的赣、闽、粤客家地区,对风水的崇信之风更浓。

  风水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和其它文化现象一样,首先发生、发展于中原地区。隋唐以前,它也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两岸地区,尚没有传播到现在的客家地区。风水术是何时传播到客家地区的?又是如何在这一地区兴盛播衍的?这与客家先民的南迁和客家民系的形成密切相关。

  从客家地区风水术士们世代相传的口碑资料中,我们知道,将风水术带入客家地区的主要是杨筠松。据史料考证,杨筠松属唐末避乱南迁的客家先民。他由长安来到赣南以后,便在这里居住下来,寻龙追脉,从事风水术的实践活动,并授徒传术,使风水术在赣南播延开来。唐时,虔州(今赣州)领赣县、虔化、雩都、南康、大庾、信丰、安远等七县,杨筠松操风水术足迹遍及各县。今天章贡区沙河乡的杨仙岭,于都县宽田乡的杨公坝,兴国县梅窖乡的三僚村,瑞金县叶坪乡的观音岭,寻乌县南桥乡的青龙洞等等,都留下了关于杨救贫的遗迹和传说故事。这些传说,妇孺皆知,令人津津乐道。一般人不知道杨筠松这个名字,杨救贫却名闻遐迩,几乎无人不晓。

  杨筠松继承和发展了风水术中的形法理论,创立了江西形势派(实际上是赣南派)。其理论的特点是主形势,定向位,强调龙、穴、砂、水的配合。实质上就是因地制宜,因形选址,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特别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场、地气、土壤及方向,尽可能使宅基建于山灵水秀之处。自从杨筠松在赣南授业传徒之后,风水术士就成为客家地区世代相传的职业,杨筠松也因此成了历代风水术士共同尊奉的祖师。

  赣南风水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赣南是民间风水文化的发祥地:唐代以后,由于客家先民的南迁,风水术由黄河流域和长江两岸地区传入了客家地区;又由于杨筠松等人的授徒传术活动,风水术由官方走向了民间,由士大夫阶层走向了平民百姓。于是,风水成为了一种民间文化;而这种民间风水文化的发祥地就在赣南,就在客家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说,赣南也是风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风水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一大特色。

  特色就是资源,特色才有魅力。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风水从业人员和游客来赣南考察风水文化、观赏风水文化遗存,甚至举办国际性的风水文化研讨会。这样,又使赣南的风水文化有了国际性的意义。有人说,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赣南在风水文化史上的地位,也道出了赣南风水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宝贵性。

  赣南具有丰厚的风水文化旅游资源,值得开发利用,如:

  杨仙岭——有风水文化第一山美称。杨仙岭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沙河乡东北部,西北濒贡江,沿江走向;海拔412米,地域约2平方公里。山上灌木丛生,峰顶岩石裸露。登临山顶,赣县县城尽收眼底。相传风水祖师杨筠松(号救贫仙人,俗称“杨仙”)曾修炼于此,故名“杨仙岭”。

  三僚——风水文化第一村。三僚,古称僚溪,是江西兴国县东部梅窖镇的一个偏远山村,距兴国县城60多公里,现有人口4600余人,分居在18个自然村,均为曾、廖两姓后

  裔。据当地人说,在这个人口不到5千的小山村里,长年活跃在赣、闽、粤、台、港、澳乃至东南亚各地的风水师就有200多人,从而在海内外留下了“风水不到三僚不灵”的美好声誉。

  三僚留下了许多风水文化遗迹。走进三僚,犹如走进了一座“易学博物馆”。站在曾、廖两姓交界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村地形状如一个太极图形。整个村子座落在盆地上,盆地中间一座条状石恰如罗盘中的指针,故称“罗经吸石”。曾姓村和廖姓村分居指针两侧,就像太极图中的两仪。盆地四边各有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和御屏帐、活龙脑、九尾杉、和合石、多士石、章罡士、七星池、甘泉井等八个景点,仿佛在演绎着《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

  走进三僚,又如走进了一座巨大的风水文化陈列馆。在这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古老山村,布满了历代风水师们留下的独具匠心的风水文化建筑。如,这里有大小祠堂42座,典型的有“挂壁天井”、“蛇形祠”、“龟蛇会”、“狗形祠”、“半坑祠”、“无蚊祠”、“万方祠”、“月洲祠”、“美女照镜祠”等等,每一座祠堂都蕴藏着高深的玄机和包含着神奇的故事。

  又如,三僚现存明清以前古墓几百座,其大者如皇陵,座座皆有风水说道,诸如“鹅形”、“蜈蚣形”、“观音望海”、“夫子弹琴”、“凤凰翘尾”、“上水鲤鱼”、“侧面卧虎”、“猛虎回头”、“五虎下山”等等。该村北面的罗山墓(明代曾邦旻之墓),座落在一片开阔的平地上,前面有低矮的小山坡,但后面却非常空旷(风水上称其为“座空向满”),左前方还有一条很长的山坑,正对着墓址(风水上称其为“坑煞嶙峋”)。针对这种环境,三僚的风水大师们将该墓设计为鱼形,以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即把平地比喻成江湖,取“鱼水之欢”之意)。同时又在墓的后面筑起一条与左边山丘相连接的小山梁,它一方面可作为墓的靠背,另一方面又可把山上的龙脉接引下来。为了缓解来自山坑的冷风与水流,并加强整座墓的美学效果,他们又运用文学创作中的比喻手法,在墓的左前方开挖了12口大小、形状、深浅不一的池塘,并在最后一口池塘的塘边上做出一个圆形小墩,以象征鱼儿吐出的气泡。整座阴宅,既庄严肃穆,又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感觉。在三僚村,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人工开挖的池塘,这便是有名的“七星池”和“百口塘”。据说,这是风水师们针对所居屋场犯“四煞嶙峋”而采取的“消水”“制煞”的措施,不免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是,池塘开挖以后,与屋场周边小溪相连贯通,使排水通畅,气韵回旋,可谓“藏风得水”,居住环境更加宜人、美妙。

  三僚村曾、廖二姓各建有一座杨公祠,供奉杨公金身,并将本姓先祖与杨公并列同祭。曾姓的杨公祠毁于“文革”,但偶像仍留存了下来,现今贡奉在曾姓屋场的关帝庙内,神台上左为杨公像,右为曾文辿公像,香火不断。廖姓的杨公祠一直保存了下来,并于1995年重修。现神台上贡有杨公、廖瑀仙师等神位,神台两边并立有牌匾等,香火亦十分兴旺。

  此外,在三僚村的西边,还有一株千年古杉,树杆中空如半轮残月,树冠则枝叶婆娑。据说此树壮年时有九个分支,故名“九尾杉”。相传此树亦为杨公亲手所植,因而成为一棵神树,引得许多杨公信徒前往顶礼膜拜。

  总之,三僚村历史悠久,神奇无限,处处可见风水文化的“活化石”,不愧是“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

  杨公坝——风水祖师杨救贫归仙处。根据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二十六“方伎志”的记载,杨筠松死后安葬在“雩都寒信峡药口坝,今呼为杨公坝”的地方。杨公坝位于于都境内梅江东岸的河滩上,地属于都县宽田乡,现为一行政村。关于杨筠松之死,清代兴国县志《潋水志林》“遗闻”条中载为被卢光稠毒死。但前于此的明万历二十年版《宁都县志》却记为:“(杨)为卢光稠卜地,道雩都寒信峡,疾发薨,遗命其徒曾文辿等葬之于药口坝,今呼为杨公坝。”清同治《雩都县志》卷十六“轶事”亦载:“杨筠松卒于邑之药口,其徒曾文辿即于坝上扦地葬之,因名杨公坝,人欲寻其冢不可得。”两书所载均未言及杨筠松之死与卢光稠有关,而是死于疾病。两说孰是孰非?尚难考证,故存疑。杨筠松死于药口坝,并由其高徒曾文辿就地安葬,又将药口坝更名为杨公坝,则是明白无疑的。因杨筠松是风水祖师,在赣南地域影响深远,其墓葬虽寻之不可得,但却留下了一些后人凭吊的文物。

  此外,遍布赣南的风水塔也是风水文化兴盛的标志。在风水观念的影响下,明清时期,赣南各地普建风水塔,构成了一道道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据文物工作者的调查,赣州市下辖的十八个县市区,现有明清时期的古塔达40余座。这40余座明清古塔,没有一例属于佛教意义的塔,而全都属于堪舆学意义上的风水塔。

  风水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水口塔,另一类为文峰塔。

  水口塔往往建于河流侧畔,起“培文明,障水口”的作用。如,赣州城北的玉虹塔(又称白塔),位于章贡两江合流后的赣江西岸,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其主要功能便是镇水,人们祈盼依靠它来使赣州城免遭水患。1995年5月,玉虹塔的地宫出土了一个重达76.5公斤的特大铁元宝,上面铭铸着“双流砥柱”四个大字,正是这种功能的最好诠释。

  又如,上犹县营前镇的“龙公塔”,位于营前墟东面桃岭之侧峰的水口旁,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系本里陈蔡两姓“为培文明而障水口”,在上犹县令龙文光的倡议下共建的,故后名龙公塔。

  文峰塔多位于村落或城镇周缘的峰峦顶部,起“补缺障空”、光大人文气象、满足人们希冀文运昌盛的心理需求的作用。如,瑞金县城的南面山峦,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至清代乾隆年间,按照风水观念的要求,或由官府,或由乡绅,先后于峰峦巅处沿弧状排列建起了三座文峰塔,构成了“笔架凌霄”的胜景,给人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美的享受。

  风水塔虽然是古人出于迷信动机所建,但她们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赣南大地上,使赣南的山山水水平添许多妩媚和灵秀!

  合理有序开发利用风水文化资源

  赣南有如此丰富独特的风水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好,为现实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罗勇认为,首先要解决认识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和定位风水文化?风水中有

  许多观念属于哲学范畴,风水的基本理论“乘生气”之说,以及诸多现象的东西,科学还无从解答,还有待认识。

  风水给人的感觉充满了迷信色彩。面对风水中的迷信,我们不能离开风水产生的历史背景。风水中的吉凶寓意,功利得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的因果报应观念同出一辙,它是规范人的行为与道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因果报应使人出于对因果报应的惧怕,而不敢胡作非为。所以我们不能以迷信来对风水加以全盘否定。

  我们不能简单地斥之为封建迷信,那风水到底是什么?

  一个谁也抹不掉的事实是,风水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人的一生之与历史长河而言,是短暂的,微不足道的。对于传承了几千年的风水文化,我们不能凭一时的意识、观

  念作一个是或非的简单判断。重要的在于了解风水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民俗心理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我们把目光去追寻风水的原点的时候,就会发现,风水之所以能长盛不衰,道理很简单,原本在于“生存的需要”。

  在这一“生存的需要”的原点上,我们的先人,为了生息繁衍,通过感知,观天察地,认识自然山川,趋吉避凶,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不断总结,最终使风水成了一种安居乐业

  的经验与智慧。正如一位风水理论和实践家所说的那样:“风水之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像是一门经验的学问,它的很多推断虽然都能从经验中去一一证实,却还不能让人从中得出科学的因果规律。”

  在漫长的中国农业社会里,由于科技不发达,先民们的生产、生活主要依赖于自然条件,他们相信经验,所以也相信凝聚着经验与智慧的风水。久而久之,相信风水成为一种心理积淀,一种普遍的民间信仰,一种民情风俗。而一种行为方式一旦成为一种传统积淀,一种文化民俗事象,就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顽固性,我们只好承认它,研究它,善待它;而不能无视它,否认它,更不能用行政手段摧毁它。这就是风水观念和风水术历经包括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次政治批判而不衰的根本原因所在。

  所以,风水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迷信,而是一种民间信仰,一种民俗文化。只有从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角度来理解风水文化,我们才能理解风水存在的合理性,才不至于谈风水而“色变”;也才能从文化资源的角度,认识赣南风水文化资源的优势和价值,进而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风水文化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在保护中开发。

  目前,风水文化是赣南的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在开发中应有整体观念,互相配合,资源共享;切忌各自为战,互相拆台。力戒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要打造风水文化精品旅游产品。

  
个人简介
自小深得祖传风水和中医薰陶,中医养生与杨公风水集于一身,与著名风水学者程建军结为学友,具有丰富的风水布局和中医内科经验,为帮助众人趋吉避凶不辞辛苦,奔波在祖国各地,希望用一技之长为促进人类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而服务!
每日关注 更多
曾祥裕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