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敬明入作协想到的——(10月5日)

贾春宝 原创 | 2007-10-05 19:47 | 收藏 | 投票

从郭敬明入作协想到的——

 

关键词:艺术水准  利基战略  市场细分  长尾理论

 

八十年代出生的作家郭敬明加入了作家协会,这事在前段时间在圈子内外炒得沸沸扬扬。笔者没有看过“小四”的作品,无法去评判其与某些作家在版权上的恩恩怨怨。

笔者只是在其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被判剽窃作家庄羽作品《圈里圈外》,这场持续三年的官司去年有了定论之后,发表过几句评论:文化界从来都不缺乏剽窃与抄袭之类的纠纷,而在受众、媒体、相关人员与机构越来越吹毛求疵的时代,这样的事情更成为吸引眼球或者是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当有人发现自己的某些创意被别人拿去用,并赚了钱,而自己却没有分到从理论中应该得到的那一份,就会心理失衡,就要通过法律与传媒手段来找个说法。类似事件浮华而躁动的时代数不胜数。

这次郭敬明加入作协事件让笔者想到了老爸的书画,因为年届七旬的老爸由于痴迷于书画,有朋友建议:为老人争取加入一些诸如美术家与画家协会之类的组织,得到一些专业的名号,如此其书画作品的艺术造诣会有更快的提高,在市场中得到价格会以成倍的速度提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休闲生活,用来打发业余时间。笔者年迈的父亲也有打发老年时光的方法,那就是画画。从开始的书法到后来的花鸟画、山水画到现在的工笔画,虽然也没有正经拜过什么师傅,但凭借深厚的钳工功底与几本教科书,还有平均每天十个小时以上的痴迷其中,几年下来倒也画出有模有样,受到周边的人广泛赞誉,甚至经常有人慕名而来欣赏,讨问价钱并花钱买做礼品的。由于书画的主题大体都是些吉祥、福寿之类的传统良好祝愿,在乔迁新居、为老人祝寿以及商务节庆送礼的时候,倒也不失为上得厅堂的东西。

因为没什么老师,老爸经常去画廊与一些更接近市场的经理和造诣更高超的艺术家去交流,因而也经常有些心得,回来后也是用心得来指导自己的技法。

近日老爸回来后得出的结论是“自己的功夫还没到家”,外行看着像回事,但与职业画家相比还显得粗糙了很多。以前在画的过程中,只贪图快并享受临摹名家书画的形似中的成就感;而现在感觉画画是需要慢慢来,画出立体感、传神与浓厚的意境的。但更高的不能贪图快,而要追求精益求精,感到难就说明有进步,而越看越简单则会是哗众取宠的。

笔者有些书画圈内的朋友,善意地建议给老爸谋个什么协会的会员当当,进入专业水准,也可以使其书画作品在标价上得到成倍的提高。

 

笔者认为,艺术造诣是自己的事,外人插手不得;心情好坏的感悟也是自己的事,外人同样影响不得。画画是个人的事情,至于“入协”的事情,还是不需要太着急与迫切的好。

大凡人进入某个行当做事总是要走四个阶段的。

首先是从兴趣与爱好出发,博取自己的心情舒畅,除了图个乐子也没别的;当兴趣浓厚并有一定功底之后,活儿做得有模有样,就会得到外行的认同,并在得到一些看客的赞誉的同时,得到非专业性的价值体现;这两个阶段都是自我陶醉与自我欣赏。但在专业人士看来,仅仅得到圈外人的喝彩还不足以登上大雅之堂,要得到圈内人的认同与赞誉,还是需要走专业路线。

要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同就需要敢于与专业人士交流,甚至敢于在技法与水准上与专业人士PK,如果非艺术领域,还要去参加各种评奖与排行,并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同。也只有在评奖中取得名望之后,再孜孜以求,毕生追求更高的境界,也许可以在圈子内的历史中留下一个印记,让历史记得曾经有这么个人存在过,而且他在相应领域内的地位与所取得的成就无人可比。

前面所提的四个阶段的造诣分别是得到自己的认同、得到市场的认同与得到专业的认同,当然如果造诣高超还可以得到历史的认同。

 

要靠卖书画维持生活,也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目标,以老爸目前的水准,每张书画卖出个三五百元,相应的市场还是可以接受的。与专业画家动辄每平尺数以千甚至万计的价格相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更不要说进入收藏品的市场了。要进入收藏品的市场,就需要值得赏玩,历旧弥新的代表作品,而更关键的是——要私下里有真功夫。下功夫的时候就不单纯是一种乐趣,而更多的是对目标的追求与辛苦了。

很专业的人未必能够被市场认同,得到预期的收益;而非专业的画法未必就没有价值,因为欣赏你的画的未必都是专业的收藏家,拿来投资并图谋增值。更多的是一种民间应用,为自己赏心悦目的东西,上得了台面、看上去很美就可以了,而更简单的是让自己赏心悦目。

不同的人停留在不同的阶段就止步不前了。也不能说人家没有追求,而仅仅是兴之所至。假如想取得更高的造诣与专业认同,就需要引进营销领域内的细分市场与决策思维中的“利基战略”了。

我们不能去抱怨社会的浮躁,没有人可以欣赏真正的艺术,当艺术到达一定的高度,成为收藏品的程度,还有一定价值;但当你所谓的境界只有你自己一个人可以懂,那就没有任何价值的。

 

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可以认同自己的市场有很多,未必需要专业上的认同。2007年在管理学界有一个理论很热,名之曰“长尾理论”(见文后的附录)。说的是关注小众市场的价值。

 “小四”毕竟是80年后的人,以后路还长,还要经受更多的坎坷;笔者的老爸年届七十,完全可以仅仅把书画当兴趣,只图一个乐子,让自己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并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即使有人来买画,都可以自行定价甚至不定价就可以送出去,年轻人——假如把那当成养家糊口的饭碗,恐怕所承受的压力就会大有不同。

如果郭敬明的图书只能够得到外行人的喝彩,相信其到了作协也会活得更累,因为假如在圈子外还能够保持“玩儿票”的心态的话,那么进入圈子里就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比如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造诣,再比如文人相轻的历史渊源,还比如由于进入了那个圈子而受到媒体追捧与暴光的几率就会减少,“长江后浪推前浪”,最终“泯然众人矣”。

我们不是一定要做到名垂千古,能够活在当下就足够了。越是专业的人越要求有更高的身价,就越要远离兴趣与爱好,就从为自己而做变成为别人而做。

当然,并非所有追求专业委员会的人都是沽名钓誉之徒、更无可厚菲。自古有需求就有市场,有了市场会刺激更大的需求。毕竟那也是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贾春宝

2007105日星期五

附:关于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是从经济学中的二八原则中得出来的。二八原则是经济学家帕雷托提出来的。商业领域的二八定律其实可以这样简单的解释:企业80%销售额来自于20%的商品;80%的销售收入由20%的重要客户创造。对比二八原则,长尾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向:如何将企业以前无法顾及的80%的市场(产品或者客户)集合起来,重新变成一个大的市场。

长尾理论并没有颠覆二八原则,它只是提出了另一种思维和分析的方式。许多人容易走极端,常常以为非此即彼。可以肯定地说,许多企业如果抛开二八定律,可能还没有看到长尾理论的实践结果就已经倒闭了。商业运作本身不是一个理论就可以覆盖全部的,理论的作用在于让我们具备更成熟的思维,以应对这万变的商业社会。

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芝麻客www.zhimake.comCOO

   龙马(中国)法务传播网 www.lawmarchina.comCEO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chunbao70@hotmail.com

   QQ469063961

   E-mailbekings88@yahoo.com.cn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 

 

 

个人简介
所涉及的领域从公关到广告、从商务活动到旅游会议、从营销到传媒、从教育培训到顾问咨询,从投融资理财到企业管理、从资本市场到产业链、从战略规划到企业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实践。 从1994年起开始接触并持续关注北京的房地…
每日关注 更多
贾春宝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