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如常事,悼别归去人(1)

陈嘉珉 原创 | 2007-11-22 12:09 | 收藏 | 投票

最近三月经历三桩生死别离的事情,其中两件是单位同事的突然去世。去年12月中旬,本单位分管后勤的王副校长患脑溢血不幸猝逝,其时甚觉惊人。去世那天早上,他有说有笑地乘坐校车去上班,下车时平静如常地把包里的香烟分递给会抽烟同事,然后说:“哎呦,今天有点冷啊,出去喝碗酒。这是他和单位同事说的最后一句话。他小跑到百米外的后门,在门卫的小卖部里买了一瓶白酒,倒下一碗正准备痛饮,忽觉头晕目眩、疼痛难忍,于是昏倒在沙发上,几分钟后死亡。王副校长为人亲和豪爽、幽默风趣,同事敬称他王(大)爷。今年元宵夜我在家中第一个想起的家外之人便是王大爷,深夜醉梦中突然坐起,开门出去,在冷风中独上高楼,遥望市内高耸入云的墓山群峰。楼顶冷风吹拂良久,渐渐清醒许多,即兴默念七言一首献与王爷:高楼冷上人方醒,远看坟山月下明;但愿王爷非自醉,陪喝侠客满天星。

我的老同事、老同学和人间奇才杨正汉,因患肝癌拒绝治疗,于28日不幸辞世。杨同学自小聪慧过人、多才多艺,年轻时因婚恋打击思想成疾,因此终生不娶,嗜酒不色。他不同凡俗的精神景况、思维方式和特立独行的生活行为,彻底掩盖和埋没了他百科全书般的人文知识和气质非凡的书画艺术。二十年前我们同窗共学时,他已是大家最好的顾问,常有许多没有资料查找和在老师那里问不明白的人文与自然知识,在他那里可以迎刃而解。他回答问题总是会主动积极、声情并茂、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常要提问者和听讲人有意打断和直接提醒,否则他不会停止演讲。正汉同学可谓是个读书万卷、通晓古今的饱学之士,但中外百家除了马克思,却没有一个在他口中成为可称道者。他除开写字绘画,从不作文立言;不是他不能写,或许内中有因,因为他是个十分觉悟的人。虽然他极少阅读和谈论宗教经典,但悟性超常,似有看破红尘之感。死前他将十数年创作的书画和雕刻作品一一毁掉,把客厅和卧室门窗尽皆锁好,将两万元现金和存折、社会保障卡等怀揣胸前,然后安详长眠在小卧室整洁的单人床上,带走了全部百问不尽、百问不烦的百科知识。单位给老杨操办了体面的葬礼。昨天上午告别遗体时,我对老同学说:“再见了老杨,去到那个极乐的世界,你就尽情地喝吧。”灵堂上有一幅工整的隶书对联,是几位同事即兴拟作的,上联是“工作数载淡泊名利一世清白”,下联为“年逾六旬与世无争峥嵘岁月。”

我在给王副校长和正汉同学(同事)两个夜晚通宵守灵的冥想中,深觉阴阳两界不过咫尺之间,真是进出无碍、如常去来。人最后和真正的“家”是在阴间世界,不是每个灵魂都有机会来到世上旅行和表演,因此无论富穷贵贱——每个人间的“过客”都应该博览、快乐,不要过分执着永不知足的私心杂念;不是每个灵魂都能平静地离开阳间,因此每个“过客”都应该满足、开心,不要过分痴迷观看不尽的人间风景。

(陈嘉珉,2006年3月31日)

个人简介
周易管理哲学家,中国民间武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常务副主席,上海大成拳分会会员,浙江融媒体《策经》特约专家,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著哲学、历史、命理、堪舆、玄学、武道诗文千万言。
每日关注 更多
陈嘉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