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观《方成王林水墨漫画》(香港天马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出品),其中还有一个亮点是智慧“禅机”。我在昨天文章中说到的亮点“花和尚”,实际也是通过智慧的“禅机”来体现,否则“花和尚”便不会如此脱尘超逸和高伟气派。依老夫愚见,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禅境,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禅机。诗人王继兴在画册的题诗中说“逸笔草草生妙趣,水墨淡淡入禅境”,这是对这本漫画从画技到意境的点睛概括,而看似轻松的“草草”、“淡淡”往往是智慧“禅机”的自然倾泻。
方成先生画的《苦读未悟图》(P12),就是“草草”一图而道破禅机。苦读如何能够悟呢?明心见性之道无论渐悟与顿悟,均是依靠天资悟性与机缘巧合,苦读、苦修全是白费功夫啊。我以为《思凡》(P18)一图是禅语,胖和尚迈着大步、昂歪笑脸,表现出顾念凡尘、醉入俗欲的神态,其实那是一种超凡脱俗、洞见本心的外表。高僧善用俗人俗事来说明佛法大道,方成大师此画亦然。在智慧高人眼里,《神仙也有残缺》(P32),这幅漫画与《思凡》有异曲同工之妙,世界是心,心包“残缺”,因此心的世界是“残缺”的完美。《月上柳梢头》(P36)中两个尘世凡人的开怀对饮,身穿“PIN BO”衣衫者两腿大开、酒杯高举、笑容可掬的忘我情态,喻示“佛”在常人心中,任心随意即可成佛。人生事功,成就不难,给本性与本能“开个缝”便诸事可成。方成先生给《后门开个缝,自有鬼进来》一画(P44)题词说:“钟馗想喝酒,无须巧安排;后门开个缝,自有鬼进来。”这幅漫画极富禅机神意,难道满足俗欲很难吗?难道修行成佛很难吗?入世与出世都需要“巧安排”吗?非也!
在画册中王林先生的禅画最多,技巧高超,快意传神。《明月松间照》(P29)、《深山出高人》(P35)、《白云深处有高僧》(P47),画的是同一面孔的三种外相,都有心净无住、一念成佛的禅机神意。《笑傲江湖》(P39)中笑傲江湖者一脸笑意,手持拐杖,赤脚大步,超凡脱俗,令人大有除却羁绊、开心释怀之感。《幽默佛》(P48)笑扛物欲,与方成大师的《思凡》一样,也是极具高明的禅语。王林先生给《幽默佛》的题词很妙:“该吃吃,该喝喝,胖了不怕别人说;一个布袋装天下,有容乃大幽默佛。”如果有人质问“佛是什么?”王先生的《幽默佛》可以要么不答,要么精辟回答“该吃吃,该喝喝”,绝妙也!与《幽默佛》相比,没有“负担”的《幽默大佛》(P78)反倒意蕴略差,但亦令人发笑开心、自得其乐。
在王林先生的所有禅画中,我极喜《品茶图》(P70),此图淡墨淡写,不作点睛,似有似无的变形裸体光着脚丫、左手端茶,忘我无别、超越生死的憨态、睡态、醉态尽入其中。《品茶图》极具智慧、极具高明、极富禅机的地方是:不止外相无别,而且身外全无;不止身外全无,而且自身也头脚不分、混沌全无;画中还留下几笔淡墨,只是禅语的机理暗示和机锋符号。此图登峰造极,达到了物我无别、物我两忘的非色非空、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真正是“草草生妙趣”、“淡淡入禅境”的杰作!
从机巧技术上看,王林先生禅画也有我个人感觉上的美中不足。《高僧坐禅图》(P4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P56)、《海纳百川》(P69)和《笑傲江湖》(P74)四幅漫画,明显有神机不巧、禅意不足的痕迹。《高僧坐禅图》的高僧瘦骨嶙峋、气态深沉,这是释迦大佛早期误入歧途的修行之道;若是当作讽刺漫画看,则属高明手法,但作者似无此意。两幅“海纳百川”似乎没有笑出“大”来,有时不巧执着于“大”便是“非大”了。《笑傲江湖》没有“笑”出来啊,似在合掌假玩深沉,但从这个角度看也令人开心,似有佛性……
(陈嘉珉,2006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