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日记:我在家里学“老美”(1则)

陈嘉珉 原创 | 2007-11-07 12:42 | 收藏 | 投票

20011230

年初某日和十四岁的儿子聊天,聊的都是幽默话题。突然儿子问道:“老爸,你说当今国际问题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儿子从小就关心那些简单、幽默、有趣的国际琐事。通常他问我的问题,都是自己有答案的,只不过我是他最热心和有水平的听者,于是便时时在我面前卖弄。因此我一般不回答,而是带着认真、欣赏的神情,听他自个讲。

我刚说完“不知道”,儿子就迫不及待地说:“老爸,当今国际形势最大、最幽默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大家呼吁,老美不动;二是老美发话,立即行动!”

我大笑起来,随口说了一句“有道理,有道理”。儿子接着说:“老爸你想过没有,其实我们家的形势也跟国际形势一样,因此你可以学习美国佬处理国际问题的方法。比如妈妈对你有意见时,你最好不要顶嘴。其实妈妈很多时候对你那些她不赞成的言行,只是‘呼吁呼吁’而已,你应该学学老美,‘不动’就是了,这样矛盾不就解决了吗?”

我说:“狗东西,你还真有主意啊!我照你说的试试看。”

于是近一年来,我把孩子的建议当了真,在处理夫人的不同意见方面,基本上是学“美国佬”的做法。而这一年来,我也注意观察了“老美”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行为,确如儿子所说,于是更加激励了我向“美国佬”学习的积极性。至今我在两个方面学得非常地成功——

一是“拔电话线”。由于我喜欢静静地、长时间地阅读、思考和写作,因此特别讨厌接电话。电话铃一响我就有一种恐惧和不安,接听电话后要好长时间才能重新进入阅读和写作状态,于是我就经常把电话线拔掉。这样做首先“受害”的是妻子,她每次打电话回家都打不通,很生气。回到家里,刚开始是轻轻地埋怨,我就和颜悦色地跟她讲道理;后来回到家里,是重重地埋怨,我就特别认真地和她讲道理;再后来回到家里,是狠狠地埋怨,我又大大地和她讲道理。她越埋怨,我越讲道理,最后就大吵起来……好在没打起来。

后来我就按儿子的建议学习“美国佬”,不管妻子如何埋怨,我从不跟她争吵、解释,也不按她说的去做。她回家时把电话线插上,我不管,装不知道,有电话来我也不接。有时她接了电话说是找我的,我就在书房里摆摆手,示意她告诉对方我不在;她说是有急事,我就说是不是天要塌下来啊,若是天要塌下来就叫对方发个“伊妹儿”来,我正在上网哩!等她一出门,我立即把电话线拔掉,她一回来又接上……如此如此。每次她睡懒觉起来,只要她说“昨晚睡得真好,精力完全恢复了”,我就立即说“还不是因为拔了电话线”。

慢慢地到后来,她竟然不再埋怨了。奇怪的是,她也学会了拔电话线——每次打完电话就自动地把线拔掉,打时再接上。到后来,她根本不用家里的电话了,只用手机;再到后来,她竟提出要取消家里的电话,而且自己找了个理由——用手机比用座机便宜!再说座机放着不用还要交座机费,因此不如拆掉算了。

家用电话停机的第二天,我把笔记本电脑搬到茶几上,第一次坐到沙发上写作,因为旁边没有了电话机。那天一共写了八篇短文,发到新浪论坛里——哈哈,竟然全是“精品”!

二是“买书”。近几年来,由于口袋里的钞票稍有增加,每月要买二三百元的书籍,同时每个月也要向收垃圾的人卖掉几十元的书籍(五毛钱一斤)。虽然我买书的开支,只是妻子买衣服的零头,但她对我“买书”还是很有意见,为此我俩常常争吵不断。而这争吵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步步深入”,最后几乎变成了无休止的‘学术之争’。我把我知道的伟大人物爱书的名言和事迹全搬出来,也丝毫说服不了她,这意味着“斗争”将永远持续下去。

自从学了“美国佬”,这问题竟然神奇地、彻底地解决了。我的做法是:不管你如何“呼吁”,我每月照买不误,而且越买越狠,比如有个月竟买了近千元的书。有时还买得很“无理”、很“霸道”,如我看到书店里有一套精装本的《王小波文集》,便毫不犹豫地花了二百多元钱买回来,立即把原有的平装本送了别人;又看到有范文澜主编的豪华本《中国通史》,580元一套,于是立即买回,也把原有的10册平装本送了同事!

妻子要我节制“买书”的“呼吁”之声,丝毫不亚于世界各国对美国“恶行”的“呼吁”之声,但我充耳不闻,理直气壮地我行我素。

慢慢地到后来,哈哈——妻子便不再“呼吁”;而且——而且——她有时逛完时装店回来,还告诉我——说书店门口又贴了新书广告——叫我去看看!喜得我只能用赵本山的口气表达惊讶:“哎呀,我的妈耶!”接着便敞开胸怀,将她搂进怀里,来上一句“老美”的词——“My dear! I love you!”

看看,最后我胜利了!美国佬就是这样“胜利”的——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怎么说!

国际问题的第一个特点我倒是学得很到家了,但第二个特点却怎么也学不会,为此我再次和儿子讨论。

儿子说:老爸,一分为二吧,学一半,丢一半,你只学“大家呼吁,老美不动”就够了。“老美发话”能够“立即行动”,是因为“老美”有实力,是强者;而在家里,你是“弱者”,因此没法学。只要不是“强者”,任你怎么聪明好学也是学不会的;只要是“强者”,则不学自然会。再说我也不希望你在家里成为“强者”,因为根据我的观察,“强强共处”是绝对没有和平与安宁的,不是冷战暗斗就是明火交锋,因此这点你就不用再学了。”

“好家伙,你真有主意啊!我再照你说的去做吧!”我最后强打精神,强作欢颜,不好意思地说。

陈嘉珉:乡土日

个人简介
周易管理哲学家,中国民间武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常务副主席,上海大成拳分会会员,浙江融媒体《策经》特约专家,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著哲学、历史、命理、堪舆、玄学、武道诗文千万言。
每日关注 更多
陈嘉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