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筠松。《江西通志》载:“筠松,窦州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他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八三四年)三月初八戌时。《赣州府志》:“窦州杨筠松,唐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人昆仑山,过虔州,以地理术授徒,卒于虔州于都药口坝。”
历史上无可辩驳的史料证明,杨筠松在赣州20多年时间里构建了中国风水形势派的理论体系,并延续到现在仍然在指导人们的风水理论研究和实践。赣南留下大量杨筠松风水实践的足迹和作品,加上杨筠松以高超风水术救贫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杨筠松成为民间信仰之神,民间供奉杨公像,成为祈福避祸的风俗习惯。“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得到了学界和官方的认可。
随着近年来杨公风水的升温,不少海内外学者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赣州祭奠杨公。但是,杨筠松肖像各异,让朝圣者无所适从,追根溯源,是当时未曾留下可靠的杨公肖像资料,后世追随者笔下的画像,代表了他们各自心目中的“杨公”,现在流传最广的杨公像源自赣南各地杨公祠,如兴国三僚、宁都黄彼、于都曲洋等地杨公祠,版本不一。不过,这类杨公像大多是身着“官服”,也有的是杨公风尘仆仆行走或端坐、不戴冠冕、身着平民服装的肖像,但遗憾的是,其面部造型各异,形像和气质均没有反映出杨筠松气质。这次由李老和弟子精心设计的塑像,依据了《中国古代服饰史》,找到可供印证的实物或图像,恢复其唐朝时的官服,造型更加洗练,虽然穿的还是传统的褒衣博带,但洗尽铅华,略无雕饰,其慈祥的面容,矍铄的目光,正显示出杨公之既温文又刚直的性格,其手持风水经典著作,略有沉思的表情,又使人体会到杨筠松勤于思索的博学风采。这一新版的杨筠松塑像初稿出来后,经请赣南客家文化研究学者审样,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再做加工,终于定型。让海内外风水研究者来赣州朝圣时留下杨公的亲切而深刻的印象。(赣州风水养生堂曾祥裕/文、龚映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