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太 输在哪里?
中新社太原十二月十九日电中共山西省委十八日召开省委常委会,决定免去李天太的临汾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并提名免去其临汾市市长职务。
看了这些报道后,一个问题不禁油生,
那就是李天太输在了哪里??
他的遭遇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以下的反思,只是个人的观点,
没有任何其它意义,只是想从中总结出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没有同情,也没有责难,
所有的只是实事求是的客观的反省与思考。
给观全程,李绝不是输在了一次矿难上,而是输在了其执政的理念与思路上。说白了,只有一点,就是输在了能力上!
看看其宏观的五年规划,不可否认,抓的都是当时的大事难事;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一个最最关键的现实问题却被忽略了,那就是民生的根本--安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政之本在人,人之本在命,没有生命,又何谈以人为本?
而面对临汾的实际情况,环境固然重要,但比环境更重要的还是生命,即安生!这是其一开始就忽略了的东西,也是其一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的根源!
回望2007,临汾发生的安全事故接连不断,而这些之所以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反思,其根源也在于其一开始就忽略掉的那些东西。正是这种意识,让人迷失在部分“功德”的表象之下,而难以看到光环背后的“黑洞”。
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别的问题,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反思了这些东西,并写了出来,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从经过的事实中学些东西。老祖宗不是早就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吗。
是呀,“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附一些相关材料:
李天太,中共临汾市委副书记、市长。
男,汉族,1957年3月生,河北省武安县人,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飞行器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75年2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5年2月参加工作后,在朔县木寨村插队;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在北京工业学院飞行器工程系学习;1982年7月任空军后勤学校教员、教学参谋;1983年9月任空军后勤部助理;1985年12月任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党政干部处主任科员;1991年1月任省委组织部党政干部处副处长;1994年7月任省委组织部干部综合处处长;1996年2月任太原市委组织部部长(1996年4月至1998年3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经济法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1996年11月任太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班学习);2001年8月任中共阳泉市委副书记;2006年2月任中共临汾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2006年4月29日,经临汾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李天太当选为临汾市市长。
中新网12月19日电中共山西省委18日召开省委常委会,决定免去李天太的临汾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并提名免去其临汾市市长职务。
据山西省委组织部门的免职通知上说,鉴于在洪洞县“12·5”特大煤矿事故中,临汾市人民政府在安全监管方面负有责任,12月18日,山西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免去李天太同志临汾市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提名免去其临汾市市长职务。
今年12月5日23时15分,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左木乡红光村瑞之源煤业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05人死亡。这是2006年以来最严重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
李天太此前曾就这场事故向当地民众公开道歉。他在公开道歉信中说,“12·5”矿难使民众的生命财产蒙受重大损失,社会影响十分恶劣,教训极为惨痛。作为一市之长,没有做好工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感到十分痛心和愧疚,深感愧对105名死难的矿工,愧对105个破碎的家庭,愿意接受组织给予的任何处分。
在日前召开的山西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针对洪洞县“12·5”特别重大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指出:“12·5”矿难损失巨大,教训极为沉痛,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矿难也再次警醒人们,必须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