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山大叔的小品谈“忽悠”

肖乐义 原创 | 2007-12-30 19:56 | 收藏 | 投票

赵本山的小品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原因在于,这个农民出身的艺人有一个最高明之处,就是把江湖草民的生存之术和主流社会的行为方式用讽刺小品关联起来,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算是“忽悠”一词的全国普及。

从《卖拐》开始,连续3年的“春晚”,随着赵本山系列小品,被人们誉为“忽悠三部曲”的播出,“忽悠”这个辽宁铁岭一带的“方言土语”,被赵本山的那张“瘪嘴”送进了千家万户人们的耳朵里。在春晚的舞台上本山忽悠范伟,央视忽悠观众,在这个浮夸的社会里下级用忽悠上级,地方忽悠中央,商人忽悠买主,男人女人互相忽悠,所以中国成为世界上最热闹的发展中国家。 

 

于是,就像当年的“疑似”,“忽悠”成了人们十分熟悉的词汇。她是那样的鲜活,富有生气,就像三月底北京的报春花一样。

《现代汉语词典》对“忽悠”的解释是“晃动”,现在它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蒙人”、“诱使”。这就是语言的“进化”。

不知道词源学家怎么解释,我想当然地认为:忽悠就是晃动,晃来晃去地把人晃晕了,从而试图左右一个人的想法或决定,这可能就是现在人们常用的‘忽悠’的意思。

范伟被赵本山“忽悠”地买了拐;农民被奸商“忽悠”地买了不会发芽的种子;城里人被售楼处的小姐“忽悠”地买了缺东少西的房。农民工被老板“忽悠”地只拿“白条”不拿钱。

还有,小两口打架,女的说“恋爱的时候你就忽悠我”。

其实,我们不但时常被别人“忽悠”,也经常自己“忽悠”自己。“我不行”、“我没办法”、“我生来就穷”、“怎么老是我倒霉”;或者说“我是天下第一”、“单位里谁也没有我棒”,人们“忽悠”起自己来,邪乎得甚至不亚于那些奸商政客。

就这样,在这大大小小、你你我我、上上下下的一团“忽悠”中,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于是,烦躁、懊恼、沮丧;于是,我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所以,说句牵强一点的话:压力这么大,很多是“忽悠”惹的祸。

当然,不是一概的反对“忽悠”,如果你真想“忽悠一把”,至少来点善意的“忽悠”,或者自我解嘲式的“忽悠”。

左忽悠,右忽悠,内行人忽悠达到自己的目的,外行人看忽悠则可以哈哈一笑,无法忽悠别人的,就从赵本山的小品中忽悠自己,聊博一笑吧,人生不过如戏,人生不过如梦而已!

而对于脑袋少了一根筋的人,被人忽悠则是常事了。脑袋长在自己肩膀上,不让或者少让人“忽悠”,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真若如此,人生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自然就会少了很多。

所以,缓解很多社会矛盾与人生压力的办法也并不复杂:别让别人“忽悠”了,也别自己“忽悠”自己。

个人简介
本人出售外汇精确交易图表,十万元一张,闲聊试探者免言!
每日关注 更多
肖乐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