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游戏”的再一次应验——农民大规模宰杀奶牛

冯涛 原创 | 2007-05-30 08:25 | 收藏 | 投票

本文作者系北京赛思东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www.senseoriental.com)顾问。

刚写完了猪肉的涨价,又看到了一个我不愿意看到的消息,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刚刚播出一则新闻:农民们在大规模的宰杀奶牛!当然宰杀奶牛的主要原因是养奶牛不挣钱,以前一公升牛奶可以卖到1块多钱,而目前一公升牛奶只能按照政府公布的最低保护价出售,大约是每公斤0.55元,而同时农民们又面临着饲料涨价的困境(上篇我们已经说过,玉米和豆粕的价格大幅提升导致饲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于是奶牛养殖户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都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一方面面临着收入的压缩,另一方面需要应付成本的增加,最后必然是亏损。而农民们面对亏损所能采取的措施有两个:一是杀牛,把牛杀了就不用喂饲料了,这样就能很大程度的减少投入。这个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上很好理解,因为目前的奶牛可以说属于固定资产投入,饲料、药品以及牛奶运费等相当于流动资产,当收入不能弥补流动资产时,最好的选择就是停产(杀牛)。目前牛奶的收入基本上与饲料、运费以及其他投入相当,处于能够弥补流动资产的临界点,但肯定不能弥补奶牛的折旧。所以,农民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购入新的奶牛,而对于是否宰杀现有的奶牛还值得商榷。目前一头刚出生的小母牛犊如果当肉牛卖只值400元,而以前一头母牛犊的价格大约是5000元,一头成年母牛以前的价格大约在2万元左右,而当肉牛卖只能卖四五千元,所以如果杀牛肯定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农民们目前采取的另一个措施是减少喂养的饲料或者选择其他可替代的饲料。这种方法实在是无奈之举,如果减少饲料或者改用草料喂养的结果必然是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大幅降低。质量的下降导致牛奶收购价的下降,这样农民们的收入也必然更低,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牛奶收购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供过于求的问题。最近几年中国人的牛奶消费量在大幅提升,于是许多牛奶生产厂商纷纷扩大产能,还有更多的新厂商不断加入牛奶生产领域,牛奶厂商规模的扩大必然需要更多的牛奶需求量,而牛奶需求量的加大吸引着更多的农民养殖奶牛……又一个典型的“啤酒游戏”!(《第五项修炼》里的一个屡试不爽的游戏,我上学时跟同学们一起玩过,最后的结局是所有厂商和销售商库存急剧膨胀,而订单却持续为零)。所以,我认为牛奶供过于求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牛奶需求的增长被市场无形的扩大了,而实际上消费者对牛奶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变化,还是在稳定的增长,只不过通过牛奶厂以及农户两个环节之后,被过分的扩大了,最后的结局就是农民和厂商以大规模的牛奶库存为代价,而牛奶是有保质期的,最后只能倒掉了。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农民损失的案例,去年陕西的农民把已经丰收的芹菜大规模的扔在地里,而前年是菜花。当然,这两个损失的原因还与当地政府有关,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大力倡导,农民们损失可能会小一些,但啤酒游戏的影响应该是主因。而另外一个例子就与这个奶牛非常类似了,山东曾经有一年大规模砍伐苹果树(还有一年砍伐山楂树,这些都是我在家乡时亲身经历的事情),主要是农民们(生产商)放大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当然,目前绝大多数农民不知道这个“啤酒游戏”,我写此文的目的也不是想让农民们了解这个游戏,我只是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损失中吸取更多的教训,避免今后类似的情况发生(其实在工业领域中,“啤酒游戏”照样存在,发生的情况更多)。

个人简介
北大MBA,企业管理咨询,主要负责战略、营销、品牌、并购与重组、企业改制等。 http://www.consulting.blog.sohu.com/ http://www.senseoriental.com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