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者的非道德行为

周福安 原创 | 2007-06-07 12:38 | 收藏 | 投票

                             

内容提要  消除贫困,保护弱势群体,虽然是一项不可避免的公共政策,但要使这项政策起到更好的效益,我们首先就要分析这个群体自身的特点,对有道德的贫困者与不道德的贫困者进行有区别的公共政策扶持。

 

有这样一位农村青年,原本也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孩子,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的品行发生了改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严重的三角债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某企业因有一笔债务难以收回,便以优越条件向社会招聘人员讨债,这个青年因与债务方有某种关系,便与这个企业签订了合同,不久,终于讨回了部分欠款。此时,有人向这个青年出主意,想法把这笔钱占为己有。于是这个青年躲了起来,企业再也没有找到过他。几年后,企业破产倒闭,年青人才露面,堂而皇之地消费起这笔天降之财。钱来得容易,于是花之也不惜,从此一改以前的节俭风气,并且沾染了赌博等习惯,很快这笔钱便挥霍一空,但他却再也回不到以前省吃俭用的生活环境中,于是便从农村信用社贷款消费,并且故伎重演,借款到期时信用社开始追回贷款,他便再次到外躲藏,但他等了许久,信用社却还没破产,并且依法变卖了他的本来就不多的家产抵债。不久青年人与妻子离了婚,儿子只好随母生活,他便常在亲友中连讨带骗的过日子,有人还看到他在车站偷别人的行李包。他终于成了一个赤贫者。

所以,贫困者也有若干类别,其中一类是个人的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但仍然难以生存下去,这种情况主要有:由生理缺陷导致的贫困,老、弱、病、残者就是如此;制度转型导致的贫困,国有企业的中老年职工,他们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为国家做贡献,但改革中他们所在的企业改制减员,甚至倒闭,这些人便成了下岗职工;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导致的贫困,这主要是一些个体经营者和承包者,在经营中对市场预测不准,市场的优胜劣态将其淘汰出局,成了贫困者。这些人当然是社会需要给予同情与救助的群体。

还有一类是不能有效配置资源而导致的贫困,这些人个人有一定的资源,如果爱护和使用好这些资源,本来不会成为贫困者,其中有一些还具备了逐步走向富裕的条件,如他们有年青健壮的身体,一定的文化,父母的扶持和祖辈传下来的技术等。但由于各种主观原因,没有珍惜和配置好这些资源,最终成了贫困者。这些贫困者又可以细分为这样几种类型:一是空想型,这些人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而是幻想短期致富,于是热衷于股市、彩票等方面的投机性经营。二是享乐型,这些人虽然有足够维持一般生活水准的资源与智力,但生活上喜爱攀比,企图过上等人的生活,其行为总是消费先行,长期负债消费,因而入不敷出导致贫困。三是懒惰型,这种人主要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父母、对社会的依赖心理,长期把外援做为主要的生活来源,这些人一旦外援减少或消失,如父母年老多病,就被迫加入到了贫困者的队伍。

这类贫困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华文化讲究一个“和”字,并且主要在家庭这个社会细胞中反映出来,在家庭内讲贡献,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奉献,这种情况在独生子女家庭尤为强烈,由此形成了儿女对父母的长期依赖。二是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对集体、对国家的依赖心理,虽然改革开放端掉了企业的铁锅饭,但这种对公家的依赖心理却仍然顽强地表现出来,遇到自然灾害,想到的首先不是自救,而是向国家,向他人伸手,盼别人来支援,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个企业即将倒闭,想到的不是如何面向市场求生存,而是再换一个铁饭碗,花活动经费从企业调入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不久事业单位改制,行政单位裁员,结果是活动经费还没收回又第二次下岗,经过几翻折腾,本事没有提高,年龄倒上涨了,便再也难爬起。三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行为缺乏理性,资源配置失策,在经历几次碰壁后,便萎靡不振,对自己缺乏信心,自愿成为贫困者,依靠社会救助和家人养活自己。

如何看待现阶段的贫困阶层,一位老农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现行政策条件下,能否致富虽不敢肯定,但吃饱肚子,不挨冻还是容易达到的。他认为,现在农村大片良田撂荒就是明证,如果没有本事干别的事情,安心种地还是可以养活自己的。

所以,消除贫困,保护弱势群体,虽然是一项不可避免的公共政策,但要使这项政策起到更好的效益,我们首先就要分析这个群体自身的特点,对有道德的贫困者与不道德的贫困者进行有区别的公共政策扶持。

个人简介
周福安,经济学者,湖南省新化县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湖南省委党校理论班经济学专业,已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数十篇经济学论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收藏,专著三部…
每日关注 更多
周福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