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彼特的个人宗教

赵峰 原创 | 2007-08-28 03:56 | 收藏 | 投票

 

熊彼特的个人宗教

 

公众视野中的熊彼特,是一位激情挥洒的演讲者,一位咄咄逼人的辩论者,一位循循善诱的教师,一位曾经放荡形骸的浪子。不论是作为一位成功的经济学家,还是作为一个失败的政客和商人,他都表现得傲慢、狂妄和趾高气扬,表现出惟我独尊、舍我其谁。乐观、开朗、自信、张扬似乎是他性格的色彩,风度翩翩和绅士十足似乎是他形象的模式。

熊彼特的性格中还有一层不为人熟知的色彩,那就是焦虑、忧郁、痛苦、绝望、挫败感和赎罪欲。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一系列的事件使熊彼特的挫败感不断加强,对自己行为道德合理性的怀疑不断加深。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忧虑,对自己面对的世界的变幻无常的无力,对失去亲人后情感无所依托的恐惧,使熊彼特遁入了另外一个隐秘世界——他自己创立的个人宗教。在熊彼特的宗教世界里,有一个崇拜者——熊彼特自己和两个圣徒——他的母亲和他的妻子安妮。在这个世界里,熊彼特利用自己特有的宗教仪式,通过与自己心中神灵的交流,忏悔自己的罪过,净化自己的心灵,为生活寻找信心,为人生确立方向。

熊彼特在30多岁就成为奥地利一流的经济学家。“神圣十年”的丰硕成果,为他打开了一条阳光灿烂的成功之路。但是,熊彼特的人生之路并不平坦。比如,他未能进入他一直向往的维也纳大学;比如,7个月的财政部长任期除了证明其政治上的天真和无能以外没有取得任何成效;再比如,担任银行行长及进行一系列失败投资的经商生涯除了给他带来短暂的风光和放荡及需要随后十多年才能偿还清楚的债务外,所剩下的也仅仅是时光的流逝和学术的荒废。但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对这个表面坚强内在脆弱的“奥地利最潇洒的骑士”的致命打击发生在1926年夏天。两个月内,熊彼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相继去世,他的精神支柱倒塌了。

 

熊彼特幼年失怙,4岁起就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熊彼特人生道路的设计者。她对熊彼特有着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的儿子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但是,熊彼特出生的特里施是当时奥匈帝国的一个偏远小镇(今属于捷克共和国),教育和文化条件不是很好。为了熊彼特的成长,母亲携他迁往教育和文化环境较好的格拉兹。在格拉兹,熊彼特的母亲嫁给了有贵族封号的退役陆军副元帅凯勒,从而使熊彼特也获得了贵族身份。这是母亲为熊彼特人生规划的重要一步。后来,熊彼特一家迁往维也纳,凭借贵族身份,熊彼特得以进入奥地利最好的预科学校——以培养绅士和领袖著称的特里萨骑士学院。特里萨学院的学习为熊彼特打开了通往成功的道路。

毕业后,熊彼特顺利进入维也纳大学。从大学毕业后不久,熊彼特就先后成为奥地利历史上最年轻的讲师、副教授教授,成为学术界一颗耀眼的明星。实际上,熊彼特的母亲不仅设计了熊彼特事业发展的道路,也设计了熊彼特性格中的某些重要方面,比如,熊彼特一生强烈的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贵族意识,就是母亲从小灌输的结果。在这样一种影响下,熊彼特与母亲的关系超越了一般的母子关系,他对母亲有着非常强烈的精神依赖。母亲不仅是熊彼特未成年时的经济来源,也是他一生精神食粮的来源,是他灵魂的依赖和精神支柱。自小,母亲的支持、赞许和关爱就是熊彼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来源。1926618,熊彼特的母亲在维也纳因病去世。母亲去世是熊彼特所经历的最大的悲剧,他生命的天空变得灰暗无光。

 

又一个悲剧接踵而来。熊彼特还沉浸在母亲去世的悲痛之中,192683,他年轻的妻子安妮因难产去世。

安妮是熊彼特的第二任妻子。熊彼特曾经有过一段不成功的婚姻,但这段婚姻在一战开始的时候就因为奥地利和英国的对立而事实上结束了(熊彼特的第一任妻子格莱戴斯是英国人)。经历了1919年的从政失败,1924年的经商失败及试图进入维也纳大学遭遇拒绝之后,熊彼特对生活有些心灰意冷。加上负债累累及债主经常上门追债,熊彼特的意志变得有些消沉。就在这个时候,安妮进入了熊彼特的生活。安妮是熊彼特母亲所住公寓的门房的女儿,虽然出身低微却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独立的个性、坚强的性格和优雅的举止。安妮仰慕熊彼特的才华和风度,而熊彼特将安妮看成是上天派来拯救他的天使。1925年,他们结婚了。安妮的爱成为熊彼特暗淡生活中的一线光芒。从此,熊彼特这个感情上的浪荡子结束了他情感的流浪,他的生命已经变得完整。但是,幸福美好的生活持续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熊彼特生命的另一半天空就坍塌了。

安妮的去世,使熊彼特陷入更加沉重的悲痛中。在给朋友的信中,熊彼特这样倾诉: “我可怜的、心爱的安妮不在了……我也许应该受许多惩罚,但不应该受这种惩罚。”[i] 失去自己最心爱的人,熊彼特感觉自己的心灵已经无所凭依。“我承受着一个应下地狱的人所应受的苦难。我深深地爱着安妮,她值得爱。我现在生活在对过去生活的美好的回忆之中。当然,我尽力工作,但根本不起作用。”[ii]熊彼特将安妮葬在波恩大学附近,并置好墓地准备自己将来也葬在这里。1932年离开波恩大学之前,熊彼特每天早上都要从花园摘一只玫瑰,步行去墓地,献上鲜花再回学校工作。

 

巨大的悲痛,使熊彼特快精神崩溃了。担心他会自杀,他在波恩的朋友们到他家连续几个月住在一起,维也纳的朋友也轮流来陪伴他。但是,朋友的陪伴并不能消除熊彼特心中的苦楚。只有他才能将自己从痛苦的深渊中解救出来。熊彼特需要创建一个个人的宗教世界,来安抚他痛苦的灵魂。

安妮死后不久,熊彼特养成了抄录安妮日记的习惯,并一直坚持到他去世。

每天早上工作之前,熊彼特都要安排一段固定的时间抄录安妮的日记。第一次抄录,他保持安妮日记的原始风格。他模仿她的笔迹,使用她的语言和语气,甚至保留她的语法错误。安妮的日记成为他生活一部份,通过抄录日记,通过这种方式与安妮交流,熊彼特感觉安妮还生活在他的生活中。第二年,熊彼特再次重新抄录安妮的日记。如果有些日子安妮没有记日记,熊彼特就根据记忆加以补充。

逐渐地,在抄录的过程中,母亲进入了这个世界。熊彼特在抄录日记时,想象着母亲和妻子在他的面前,倾听他的倾诉,回应他的请求。母亲和妻子成为他个人宗教中的圣徒,是孤独无助的他的崇拜者和护佑者。他想象她们有某种超自然的神圣的力量,能够理解他的思想并能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能够为他抵挡邪恶力量的打击并为他开辟通往人生成功的道路。在他后来抄录的日记中,每一页都以相同的祷告开头:噢,妻子、母亲,保佑我。或者,亲人,保佑我。接下来,他通常要为当天或最近计划做的事情进行特别的祷告,如避免旅行中的意外,保持健康,或成功地演讲,写出好稿子等。

随着母亲和安妮在熊彼特宗教中的圣徒形象逐渐清晰,熊彼特每做一件事都要向她们请示,祈求他们的保佑;每一件事情结束都要向她们汇报,或者感激他们的保佑。再后来,熊彼特在他的讲义或文稿的开头,往往要写下具有祷告性质的“母亲”或“妻子”。他似乎一直把自己的作品献给妻子和母亲,提醒自己对“亲人”的依赖,好像不把她们召唤出来,他就无法工作似的。

1926年那个寒冷的夏天开始,熊彼特就一直有着这样一种隐秘的宗教生活,连他最亲近的人都不知道。

 

1926年之后,熊彼特的喜悦和乐观消失了。他成了生活的旁观者,成为他自己生活的局外人。从那以后,他从来没有远离过沮丧、气馁和失望。到了晚年,他甚至不断萌生自杀的念头。幸好,熊彼特的个人宗教为他提供一个暂避世俗侵扰的领地。在这个世界里,有他的倾诉对象和精神依托,于是,世俗生活尽管不可爱但至少还可以忍受。

对于一个经济学家来说,个人宗教对于其思想意味着什么?一般认为,宗教并不进入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经济人并不需要除了利益以外的任何信仰。或者说,经济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其上帝就是市场。这种说法并不解决我们的问题。

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可能面临一些个人无法承受的痛苦和无法解释的难题,宗教可能为个体提供某种解释或者解脱。就熊彼特而言,个人宗教作为一种对他忧郁和绝望的无意识疗法,作为一种对他悲伤和沮丧的安慰,使他在保持肉体生命的同时得以延续他的思想生命。

就熊彼特个人宗教所体现的他对自己挚爱亲人的依恋和怀念而言,它表明熊彼特不是一个冷血的科学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热血和灵性的人。如他的学生洛林.艾伦所说, “在一个人心不古的世界里,一个男人,一个当时的经济和社会思想的贡献者,对他的妻子和母亲如此执着,以至于每天祭奠他们,这是很令人感动的。”[iii]

 



[i] 洛林.艾伦:《开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中文版,马春文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250251

[ii]洛林.艾伦:《开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中文版,马春文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251

[iii]洛林.艾伦:《开门: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中文版,马春文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426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