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当如吴敬涟——也说贵族

傅子恒 原创 | 2007-08-28 14:16 | 收藏 | 投票

      

2001/12/28

 

刚看到一个报导:吴敬涟先生主张培养中国的贵族阶层。

 

曾以最早主张市场经济改革被尊称为“吴市场”的吴敬涟先生,一直给人的印象是能够洞察先机、引导潮流,是人所敬重的经济学家之一。吴先生于年初曾痛诉股市的欺诈操纵与过度投机,受到决策层的重视,引发一系列的股市降温与规范治理行动。2001年成为中国股市的规范年,是以股市泡沫与风险大讨论作为时间及舆论发端的,应该说,就中国股市规范发展的这一年而言,吴敬涟居功至伟。只不知这一次是否能够再一次引导潮流,抑或是偶发言论被媒体关注而进行的炒作?

 

      “贵族”一词在中国人感情中的印象是非常复杂的,仅从字面上理解,贵族就是“尊贵一族”,尊者,受人敬重也,贵者,衣食无忧也,(这是笔者的理解)。其对应的条件,从经济上说,应该有生活的保障,应该是衣食无忧,不太劳作,有闲钱,有闲时,这是贵;其次,就是应有点文化,有休养,有品味,否则难以为人所尊。高雅超脱而又能顺应甚或引导时尚,自然会为时尚所称道,所谓文化潮流的创造,贵族似乎是基本群体,因而也常被寄予厚望。以现在的眼光审视,有点类似于时下所谓的“中产阶级”一层吧。

 

     中国二十年经济突飞猛进的高速增长,使大多数人摆脱贫困进入“小康”时代,人们物质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的同时,相应地就要追求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富起来的人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是不时引发讨论的一个话题,于是便一直有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文明构筑的呼吁。但文化的复兴与重塑不能象经济振兴那样可以厘定目标,大干快上,追随赶超,那应该是一种知识与优良行为传承与积淀的结果,应该着手培养,这种培养又不能象铺天盖地的短训班之类,期望立竿见影,尤其是气质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于是便又有从娃娃抓起的呼吁,也才有各地的贵族学校的开张,尽管,这一模式还有诸多的争议,普罗大众也根本没有问津的权利。想来吴老先生培养中国贵族阶层的观点,不知是否寄希望于这种从下一代入手的“批量生产法”?

 

不想讨论上述有关贵族培养模式的可行与否问题,只是就现象而论,感觉贵族“培养”的呼吁,应该是中国经济长足增长的一个侧面展示:我们终于也可以有一批人超越经济制约,有能力主动“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了。当然,另一方面,我也觉得,贵族精神还给人们另外一个消极的印象,是高贵而多傲慢,超脱常乏同情,不凡中透着冷漠,庸容中少了热情,因而常与没落和缺乏生气联系在一起,这大概即是贵族的负面印象。不过,就正面的印象上看,吴老先生更象是一个真正的贵族形象,气质高贵,超凡而不媚俗,同时又有担当,有责任,富有正义感。如果他的希望真要在社会更大范围内推介,倒是真心希望新产生的贵族能够都如吴老先生者。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会计师。目前从事证券研究工作,关注领域为证券投资、宏观经济与公共政策。著有《改革中国:风险、挑战与对策》、《经济能见度:财政政策与收入初次分配》、《证券分析师眼中的财务指标》、《股权分置…
每日关注 更多
傅子恒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