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与印度人

郑磊 原创 | 2008-01-12 12:31 | 收藏 | 投票

张讴

 

印度人相信灵魂的存在,几千年来他们一直坚守着这种信仰,并为自己的信仰盖起了各式各样的庙宇。行走在印度国土上,你会看到不同形状的神庙。小庙蜷缩在树荫下,淳朴自然;旧庙深沉厚重,雕刻精致;新庙富丽堂皇,如皇家宫殿,它们使周围环境和建筑有了一种内在秩序和文化节奏。这些庙宇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标志,也是当代人的精神寄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一座座庙宇把传统文化坚实地固定在印度土地上。传统文化不仅未被西方价值观念淹没或冲淡,反而强化了印度人的信仰。这或浓或淡的神庙背景,凸显了印度人的独特性格和思维方式。

按照宗教演绎的人生

印度教不是一个严格的宗教组织。它没有集体祈祷仪式和时间限制。印度教的基本教义早已渗透进神话史诗和生活习俗中了。教徒们对教义的理解主要是个人感悟。正如《吠陀》所说的那样,“就算在群飞的鸟儿中,每一只鸟都得自己飞。”这种感情和体验是别人无法分享的,那是灵魂深处的愉悦。

一位印度教朋友曾经带我去参观神庙。神庙厦门附近有许多乞讨者,他对伸出的乞讨手臂视而不见,我对他的“冷酷无情”感到惊讶。朋友对我说,“这些乞讨者不值得同情,因为他们上辈子不认真修行,不做善事,所以今世才化为穷人。”我问,给穷人一些小钱不也算做善事吗?他说,我要把钱捐给大神,寺院会定期施舍的。我不想让他们感谢我,我只想让他们感谢神。说完,我的朋友走到神像前虔诚地祈祷起来,然后把50卢比投入捐款箱。站在捐款箱旁边的僧侣在我朋友的前额上涂了一个红点。它象征着大神的祝福,我的朋友立刻精神起来,如同一只刚在斗鸡场上获胜的公鸡,雄赳赳地上班去了。

印度教既顺应世俗社会,又有超越世俗社会的精神要求。这使印度教成了印度的第一大宗教,教徒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印度教规定,青少年要努力学习,成年人要结婚生子,还要努力获得财富和社会地位。人老后要懂得散财,自愿过一种隐居式的修行生活。这是印度教为信徒规划的生活轨迹。沿着这条轨迹行走的人们,却演绎出了不同的人间故事。教徒家里供奉最多的是象头神甘尼什和财神拉克希米。前者负责清除事业中的各种障碍,后者掌管着钱财,很符合当今社会的生存哲学。

来自宗教的道德观

印度教认为,人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和思维都会有结果。善良的行为必然有好结果,也许这个结果需要等到来世才能显现出来。这种宿命观念使信徒们对现实人生有一种超然态度,同时又谨慎地筹划着自己的来世。在半明半暗的神庙里,教徒们虔诚地在大神面前祷告。祈祷者愈贫穷,其心态就愈虔诚,他们面对的大神毗湿奴、湿婆具有幻化功能,如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样,可以幻化为一滴露水、一片绿叶或一块石头。大神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决定了信徒们在任何场合都要言行一致。这种意识也就形成了社会道德准则。

圣雄甘地倡导的非暴力思想来自印度教的容忍和不杀生理论。素食主义也是非暴力思想的一种体现。我在新德里工作期间雇了一位保安,他的家庭生活十分清贫。每到过年过节时,我都要送他几件衣物,给一些小费,每个月的报纸也让他拿去换钱。他总是充满感激地接纳。有一个寒冷的冬夜,我看到他一边站岗一边烤火,身体蜷缩成一团。我便从厨房里拿出了一打鸡蛋,让他补充些营养,没想到他竟然拒绝了。他说自己是一个纯素食者,不能吃鸡蛋。他在寒夜里瑟瑟发抖,脸上却挂着知足的微笑。

这位保安的虔诚并非特例。生活在贫民窟中的人们每天都在为吃饭发愁。流浪牛和狗从他们眼前悠闲地走过,他们从不肯宰杀这些动物来填饱肚子,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在来世会变成低等动物。由此可以看出宗教对人的约束力。

不信印度教的外来侵略者曾经长期统治印度,无论采取何种镇压手段,统治者最后只能淹没在印度教的汪洋大海中。印度独立后,历届政府都提倡世俗化,但是神庙一直占据着强社会中心,政府更迭和物质文明的进步成了神庙的丰富背景。各种各样的神庙不仅凝聚了人心,也把不同的地域文化连结成了一个整体。

矛盾与统一的神庙

在倡导实证精神的当代社会中,印度人一面虔诚地向大神祈祷,一面勤奋地开发着电脑软件,紧跟世界科技的步伐。这种矛盾性充斥着印度社会。印度教主张非暴力思想,但是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之间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让国际社会感到震惊。

这种矛盾性构成了印度文化的一大特征。印度人习惯于跨越时间的纵向思维,而不愿意环顾四周和横向比较。从生活方面看,这种态度让街道和公共场所杂乱无章。在世界背景下,这让印度人总是极度自信和感觉良好。教徒的地位是按着距离大神的远近而划定的,形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每个种姓只能在规定的宗教轨道内轮回转世。为了不玷污自己的高也贵,一些高种姓家庭都要雇低种姓来打扫卫生和清运垃圾。低种姓的人工作起来毫无怨言。他们认同自己的卑微地位,又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而自豪。

这种矛盾具有象征意味地统一在了神庙上。神庙外侧的石雕是世俗生活的写照。有的仙女在描眉画眼,有的在相互调笑。仙女的身体呈三道弯,乳丰臀肥,充满着旺盛的生育能力。许多中世纪神庙外侧雕刻着纵欲享乐的艳情场面。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简朴幽暗的神庙内部。除了顶部雕刻有莲花图案外,内部核心区只有一座宁静肃穆的神像或湿婆林伽(湿婆的象征)。这种纵欲享乐与禁欲苦修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座庙宇的全部意义:外面是物质世界,在肉欲和物质层面上的满足是低层次的快乐。只有进入了圣室之后,才能体会到印度教的宁谧和超然。这是印度教的最高真实。在最高真实的层面上,根本不存在矛盾。

虽然丰富的物质生活挤压了宗教空间,这并未动摇印度教徒的信仰。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03年在印度的调查显示,85%的受访者相信印度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88%的受访者认为宗教信仰可以使人具有良好的道德观;78%的受访者认为宗教和民主自由比经济强大更为重要。《印度斯坦时报》对16岁至24岁的城市青年进行了一次调查,只有51%的受访者表示宗教信仰是他们“不可缺少”的身份特征。这意味着宗教唐仰在年轻人中间有所淡化。调查还显示,城市青年去神庙的次数明显减少,他们更喜欢在宗教网站上祈祷。25岁以下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他们的价值观如何影响未来社会尚难预料。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印度各地迅速崛起的高楼大厦,正在使长期统治印度文化风景线的神庙显得愈来愈矮小。

个人简介
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FI客座教授,行为经济学者,创新发展,金融投资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荷兰maastricht管理学院mba,兰州大学数学学士 email:prophd@126.com
每日关注 更多
郑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