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3000年前巴文化的音乐舞蹈史诗出自“下里巴人”!

蔡律 原创 | 2008-01-31 23:42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再现3000年前巴文化的音乐舞蹈史诗出自“下里巴人”!

  近日友人任刚健向我介绍一位奇才:重庆石头记国际连锁机构总经理胡炯,历经13年构思,多次实地考察观看《云南印象》、《印象刘三姐》,游法国卢浮宫,看红磨坊,听维也纳音乐会,拜师巴文化史学家,终于完成巴文化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下里巴人》剧本策划案。

我和胡炯、任刚健今日造访中国惟一的巴人博物馆,馆长袁文革为我们当解说员,馆藏800多件文物向我们展示了巴文化恢弘的历史:西周(公元前11纪中~公元前771年)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巴氏被封为子国,首领为巴子,因而叫巴子国,通常简称巴国。巴国的地域主要在重庆东部长江三峡地区,鼎盛时期横跨川、渝、鄂、陕、湘、黔等6省市,公元前316年,巴国为秦国所灭,巴王被虏。秦国在江州(巴县西)筑城,设置巴都,把巴地纳入了秦国的郡县体制。巴国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期,灭亡于公元前316年的战国中期,约有800年历史。

巴国虽然灭亡了,但流传下了巴蔓子舍身保国的动人故事,流传下了“比翼齐飞”、“巴蛇吞象”、“巫山神女”“下里巴人”等许多美丽的传说,流传下了巴国战舞(巴渝舞)、(铜梁龙)龙虎舞、川江号子、打铁花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且均已申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中曾用“下里巴人”比喻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普及的文学艺术,把“阳春白雪”比喻欣赏者较少的高雅艺术。胡炯说:“我是巴人的后裔,从小受到父亲讲巴人的故事,巴文化艺术,潜意识中有有一种梦想,以巴渝大地劳动群众创造、演化而来的成语‘下里巴人’命名巴文化的音乐舞蹈史诗节目,更贴切地表现劳动人民生活;以大众化、民俗化、生活化的歌舞音乐形式,展现出拥有数千年文明的巴渝人民灿烂的历史生活画卷,给普通老百姓创造欢乐,这是我今生的追求!”

十年磨一剑,一部69页的《下里巴人》音乐舞蹈史诗剧本横空出世!

胡炯策划的《下里巴人》大型(民俗社火)音乐歌舞史诗共分序幕及内容五章共六个部份组成。第一章:序幕、第二章:巫部乐园(巫戏)、第三章:巴国战舞(巴渝舞)、第四章:龙腾虎跃(龙虎舞)、第五章:三峡船歌(川江号子)、第六章:金雨祈福(打铁花)

序幕部分通过电影投影和生动精炼的画外音的方式展现壮丽三峡、乌江画廊、天坑地缝、芙蓉洞、雪玉洞、现代都市、渝中半岛夜景等我市特色景观;展现巫山龙骨坡东亚最早人类牙齿化石(201至204万年)、奉节兴隆洞人类最早的艺术品剑齿象牙刻(14万年)、“铜梁文化”(2.1万年)、奉节鱼腹浦(8千年)、丰都玉溪和玉溪坪遗址(7千年至4.6千年)、忠县哨棚嘴文化(4.6千年至夏代初期)、巫山大溪文化(6千年至5千年)等人类人文遗迹;展现从古至今,巴渝大地孕育出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有著名的大足石刻佛教文化、丰都鬼城的鬼文化、享誉中外的火锅餐饮文化、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抗战文化、红岩革命文化等;展现古代巴蔓子、寡妇清、秦良玉等,近代邹容、朱德、邓小平、刘伯承、聂荣臻等巴渝大地英雄人物;展现摆手舞、镰枪舞、川江号子、铜梁火龙、川剧变脸等文艺遗存;通过以上电影艺术手段浓缩地向人们展示巴渝大地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和人文。

  第二章巫部乐园(巫戏),巫是古代的智者,演绎重庆原始社会时期发端于巫溪、巫山等大三峡地区的巫部落文化(巫文化),其一、如:巫部落快乐“伊甸园”歌舞;其二、由祭师(巫师)和巫山神女率领大众表演祭祀活动。其主题主要为:祭祀土地神(称为社)、火神(称为火)、高禖女神,追求人和宇宙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祈祷风调雨顺,万物繁衍,祛病祛灾,生灵健康,衣食无忧,远离战争,祥和快乐。

  第三章巴国战舞(巴渝舞):巴渝舞是古巴人在同猛兽、部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武舞。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就是由巴人组成的“龙贲”军,执看挺仗,前歌后舞,“凌殷人倒戈”,从而取得胜利。秦末,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七姓巴人帮助汉高祖“还定三秦”,在冲锋陷阵中,巴渝舞又起了重要作用。击鼓舞戈的巴渝舞,主要伴奏乐器是鼓,辅以铜锣。分“迎神”、“待战”、“搏击”、“驱麾”、“欢庆”等部分。巴人利用这种歌舞形式,团结部族,鼓舞斗志,平时“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一旦外敌入侵,便举族执戈以卫社稷。演绎重庆自商朝以来,发端于巴人,流传于民间,显威于战场,宣武于宫廷,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舞蹈。其主要表现为:一、一呼百应、千呼万应;二、且歌且舞、前歌后舞;三、有组织、有韵律、有指挥(巫师)、有系统;四、有图腾崇拜,身被虎饰等。同时,可考虑将“川剧变脸”、“吐火”等艺术表演形式融入“巴渝舞”。

第四章龙腾虎跃(龙虎舞),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县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形式,最长的火龙长达40多米,表演时场面壮观、惊险奇特,受到群众的格外青睐。首先,它风味独特、套路多变。交织的火花、炸鸣的鞭炮、激烈的打击乐,浓郁的乡土气息,充分调动着人们的观赏热情。其次,贴近民间生活情趣。舞龙手赤膊上阵,拼搏向前,阳刚气十足,反映了人们对火热生活的热爱。再就是民间传说认为,火烧龙火花袭人,可以除去身上晦气,可为来年祛病免灾,事事称心如意。龙舞有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套路丰富、动律谐趣的特点,伴奏音乐独特,道具构思巧妙,造型夸张,服饰俭朴大方,舞者参舞自由,退舞方便,群众参与性极强。铜梁龙舞体现了团结合力、造福人类、奋发向上、与天和谐的精神,同时具有娱神娱人、彰显威力等社会功能。

  胡炯策划的《下里巴人》中蛇巴图腾为龙蛇,虎巴图腾为白虎。以龙与虎的舞蹈语言来演绎龙争虎斗、龙腾虎跃、龙盘虎踞、生龙活虎等耳熟能详的词语来源,反映出巴(龙、虎)文化与华夏(龙)文化的磨和并最终融入了华夏文化,进而发展成为华夏文化一枝灿烂奇葩的历史进程。

  第五章三峡船歌(川江号子)重庆在长江尾虎虎地东向大海,所以山城便拥有了不息的活力。龙蛇巴人(板楯蛮、賨人)主要依傍嘉陵江两岸,白虎巴人主要依傍三峡长江两岸,从事渔猎、水运、船工拉纤。可以说奔流了千万年的江水见证了重庆从远古走向现代的奋斗进程,而曾经响彻嘉陵江和长江巫山两岸的川江号子无疑是长江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绝妙乐章。有人说,川江号子是孕育并出生于汹涌的水和坚硬的滩中的,它不单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相交融的旋律,更多的该是从它的骨子里蹦出来的坚忍与拼搏!它不是柔情蜜意的“纤夫的爱”,而是辛酸生活的快乐、无奈与不屈,是生活化了的艺术,是旋律化了的生活。自古至今,再难找出第二种能与之相媲美的旋律,或大鼓或弹词或莲花落,它们只是流传下来的歌,是传统的艺术,却不是吼满真实快乐与真实痛楚的生活。

 胡炯策划的《下里巴人》中这一部分以“川江号子”为主要表现形式,再现巴渝人民依托两江三峡,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积极、乐观、向上的劳动和创造历程。表现出长江的激昂和雄浑以及几千年以来巴渝人与自然斗争所展现的与母亲河一样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第六章金雨祈福(打铁花):朵朵铁花飞向天空,近看如泼金撒银,天女散花;远看似金蛇狂舞,闪电裂空;五彩斑斓的火花,绚丽多彩,变幻莫测,夺目耀眼,蟾宫失色!伴随着嘭嘭啪啪的打击声,一簇簇银花凌空绽开,此起彼落,构成一幅幅奇异的烟火图景。这是一个在当今重庆有数个区县民间自发传承,亟待各级政府重视、挖掘并弘扬的有一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打铁花”民俗群众文化活动。这一活动被称为“民间焰火之最”、“中华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这一民俗表演活动的特点是:群众参与性强、壮观、热烈。该表演活动由艺人用“打”的形式将铁水在空中绽放为铁水礼花,观众可在外围观赏,也可置身其中,亲身感受“金雨”沐浴的感觉,顿觉灿如银河、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蔚为壮观。有观众曾评价其快感不亚于观赏西班牙奔牛节。

据有关报道“打铁花”在河南省仅确山县传承,解放后仅演四场,至2004年春节在“郑州中原文化庙会”亮相三天,十万人次观看,引起各方高度关注,目前“确山铁花”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申报国务院评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河南品牌”的“招牌菜”。

胡炯策划的《下里巴人》大型(民俗社火)音乐歌舞史诗受到重庆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宣传部长何事忠作了重要批示,相关部门对这项目给予热情支持,重庆政协主席邢元敏满腔热忱关注、关心,希冀《下里巴人》音乐舞蹈史诗成为重庆一个新名片。重庆有精明的商家表示愿投资参与共同推出《下里巴人》音乐舞蹈史诗。

蔡律 2008年1月31日

相关文论:cailv.bokee.com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