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养活中国

郑磊 转载自 谁来养活中国 | 2008-11-03 19:32 | 收藏 | 投票

 

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1994年的报告《谁来养活中国》震动了中国和世界。2001年,他的《生态经济》一书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质疑。一段时间内,布朗的观点成了“中国威胁论”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布朗在报告中提出的关于中国水资源短缺、农田减少、环境恶化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现实,布朗逐渐被中国人接受,他来中国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近日,《问题》记者在北京对布朗先生进行了专访。他说,谁来养活中国”目前仍是个问题,他的观点没有改变。

    中国面临着两难选择

    问题:14年过去了,凭着您对中国现状的了解,回想谁来养活中国”这一命题,您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布朗:在《谁来养活中国》出版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我已经注意到,中国政府为提高谷物的产量采取了许多行动,例如:提供给农民的谷物价格补贴提高了40%;为农民提供的农业贷款增加了一倍;对农业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投入。这么做的结果是,中国成为基本上可以粮食自给自足的国家。虽然偶尔会有少量进口,有时候还会出口一些谷物,但基本上可以说是自给自足的。但是,中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粮食供给紧张的问题。

    问题:您所在的地球政策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曾说,在粮食、肉类、钢铁、石油和煤炭等5种产品的消费上,中国正逐项赶超美国。目前中国在各项上的排名如何,您怎样看这种现象?

    布朗:在这5种基本商品中,现在除了石油以外,中国的消费量都已经超过美国。中国肉类的消费量已经相当于美国的2倍。今年,中国钢铁的消费量将是美国的3倍,煤炭的消费量就更多。我们看到的是,随着中国人收入的增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消费国。在我这一生中,我经常说的和听到的是,美国以拥有全世界5%的人口消费了全世界l/340%的资源。但是过去这是真实的。现在已经不再是这样了。

    我想知道的是。如果中国的经济继续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又会发生什么呢?以这个速度计算,到2030年,中国人均收入会和美国现在的水平持平,如果我们假设那时候中国的消费者像现在美国消费者那样消费的话,那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以纸张消费为例,中国纸张的消费量将是世界现有产量的2倍。如果中国也像美国一样,达到每4人有3部车的水平,那么中国将有11亿辆汽车,比目前全球拥有的8.6亿辆汽车多很多。中国那时将每天消费9000万桶原油,而目前全球每天的原油产量是8400万桶。

    问题:您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粮食问题是什么?

    布朗:我在做那个项目的时候,把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研究谷物的生产和供应上,没有注意到大豆,也没有考虑到过度使用地下水的问题。2008,中国将消费掉4900万吨大豆,其中进口大豆3400万吨,占大豆总消费量的70%。在1012年前,中国的大豆是可以自给自足的;现在中国却变成了排世界第二位的大豆进口大国。日本以进口5000万吨排在第一。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变化。要知道,中国可是大豆的原产地,大约5000年前,中原地区的农民就已经开始种植大豆了,后来大豆由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

    此外,现在中国的农业用水主要取自深层地下水。这些水被称为“化石地下水”,也就是说是不可再生的。用完了就没了。中国地下水的水位近些年在迅速下降,这使得提高谷物产量的效果不可持续。中国生产的一大部分谷物都是以过度使用地下水换来的。我读过一份世界银行关于印度的分析报告,在印度,l5%的谷物都是用过度抽取的井水浇灌的。总有一天这些井会干涸,这也就意味着,1.75亿印度人是靠过度抽取的地下水来养活的。估计中国在这方面的情况比印度略好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须进行选择,是继续过度抽取地下水,还是开始进口粮食。中国政府选择的是前者,但这不能维持很长时间。中国政府知道,水资源的短缺将使粮食收成减少,所以他们已经开始在外国寻找土地进行耕种,比如在菲律宾。毫无疑问,中国谷物的进口将迅速扩大。也许中国在其他国家种植的谷物可以补偿一部分。

    全球大约有40亿人希望爬升到食物链的更上一层

    问题:现在.最大的全球性问题是粮食价格上涨及其在某些国家引发的粮食短缺。您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解决之道是什么?

    布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我们经历过几次粮食智能价格上涨。这些价格上涨通常与具体的事件相关联,比如,苏联时期的粮食歉收,印度发生的雨季歉收,美国玉米生产带遭遇大面积干旱和炎热天气等。所以,人们知道这种涨价是暂时性的,到下一个收获季节的时候,一切都会恢复正常。到现在为止,全世界范围的偶然的谷物价格上涨都是事件因素造成的。我认为,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价格上涨是趋势因素造成的。

    在需求方面,首先,每年全球人口增长7000万人。你不用是个人口专家就可以知道,每年增加这么多人就是一件麻烦事。其次,全球大约有40亿人希望爬升到食物链的更上一层,消费更多是需要花费更多的谷物来生产肉、蛋、奶。第三个新出现的趋势就是在美国,谷物被用来制作生物燃料供汽车使用。从1990年到2005年,每年全球谷物消费需求量的平均增长幅度为2000万吨,从去年到今年,增加量将达到4000万吨。

    在供应方面,趋势显示,人类已经很难再迅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跟上迅速扩大的需求。在过去8年中的7年时间里,全球粮食的供给都小于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动用储备粮食。所以到现在,全球粮食储备量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水资源的短缺成为最主要的限制粮食生产的因素,它抑制了粮食生产的继续扩大。此外,我们还持续将农业用地改做其他用途。这种情况出现在中国、美国和印度,以及其他一些大国。土地被用做非农业用途的量是惊人的。例如,在美国每5辆车所占用的土地量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我们有100万辆车,那就需要20万个足球场那么多的土地用来建高速公路和停车场。类似的事情在中国正在发生,中国汽车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最后,农业科技的应用减少。全世界最好的农民们发现很难继续提高其农业技术了,无非是使用高产品种,高效化肥,缺少更多的突破。

    高涨的粮食价格由这些趋势所左右,唯一可以将价格降下来,或者防止它继续上涨的方法是,平抑这些趋势,比如,提倡小规模家庭,控制人口增长;全球联合起来提高水的使用效率。

    问题:目前的国际油价屡创新高。请问您所提到的“石油峰值”何时会到来,以什么为标志?

    布朗:如果我知道什么时候到来,我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了()。对于这个问题还存在不同意见。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去年石油峰值就已经出现了,另一些地质学家却认为还要再过几年。我认为,它有可能已经发生了。俄罗斯已经在几周前宣布,他们的石油产量可能在去年最后3个月已经达到最高,而俄罗斯现在是最大产油国。而且我发现。世界上20个大型油田都是在1914年—l979年间发现的,最年轻的一个其年龄都已经接近30岁。

    即便石油峰值还没到来,我们现在也应该有所行动,因为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到来。一旦达到石油峰值,或度过峰值,没有国家能够获得更多的石油了。一个国家获得多一些,那么另一些国家就要少获得一些,因为这块蛋糕不再扩大了。在我们的一生中,石油的产量总是在增加的,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更多的石油,但是一旦达到石油峰值,这些就不再可能了。我认为世界还没有对此做好准备。

    美国正在兴起一个潮流,就是将混合动力汽车推向市场。使用混合动力汽车比使用汽油汽车可以每加仑节省1美元,目前美国汽油的售价是4美元/加仑。这就是我提出的针对石油峰值的解决办法。而且美国必须在这方面扮演领导角色,因为美国的汽油消费量相当于排在它后面的20个国家消费量的总和。这听上去像是一个数学计算错误,但是确实是这样。

    一次性消费的经济模式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

    问题:您曾说西方的经济模式并不适合中印等发展中国家。请问,中印这样的国家应如何发展?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应该怎样做?

    布朗:按照刚才的推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那就是目前西方的经济模式,建立在矿物燃料消费,以汽车为中心,一次性消费基础上的模式不适用于中国。如果这种模式不适用于中国,那么也不适用于印度。印度在未来几十年,拥有的人口将比中国还多。该模式也不适用于其他30亿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那些做着“美国梦”的人。同时,由于全球一体化的紧密相连,肯定也不再适用于工业化国家。所以,全世界都应该开始重新构建全球经济,以便保证经济发展可以持续下去。也就是将全球经济转变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有多样化交通系统,可综合和循环使用消费的新型经济。因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经济模式已经维持不了几天了。美国在这个转型中应该充当世界榜样的角色,因为我们整体上更发达,而且受影响也更大。遗憾事的是,过去几年美国没有给世界树立好的榜样。现在,美国也在发生变化,一股强大的草根运动正在兴起。并且已经在取消和限制建设新的火电厂方面获得了成功。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计划生育和淡水渔业

    问题:您能否给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一些建

议?

    布朗:我认为在过去2030年,中国做得很好的一件事就是控制人口。如果中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那么中国的人口将比现在多很多。

    中国的淡水渔业发展得好。这是一个重大贡献,我认为世界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人们需要摄取更多的动物蛋白,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什么是效率最高的动物蛋白来源?美国人是吃牛肉的。但是美国的模式不适合其他国家。我得出的结论是,牛肉是一种效率很低的动物蛋白,因为1牛肉带来的动物蛋白需要7谷物来换取。也许我们可以多吃点猪肉,禽蛋类食物。此外,淡水渔业在中国很广泛,这恐怕是效率比较高的,可以减少谷物以换取动物蛋白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技术。要知道,中国渔业的产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有的产量加起来一样。

    还有在水资源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提高水价。不仅是中国,整个世界的水价都太低了。我们给水的标价,仍然好像它是一个丰富的资源。但实际上它不再是了,而是一种稀缺资源。

 

个人简介
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FI客座教授,行为经济学者,创新发展,金融投资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荷兰maastricht管理学院mba,兰州大学数学学士 email:prophd@126.com
每日关注 更多
郑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