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 我们预见到了什么?

刘长杰 原创 | 2008-12-24 23:39 | 收藏 | 投票

  这一年 我们预见到了什么?

  http://epaper.lnd.com.cn/html/sdsb/20081223/sdsb90487.html

  时代商报20081223三经论坛

  本报评论员 刘长杰

  

  一年将尽,又至岁尾。蓦然回首,在《时代商报》逐步走向“东北第一商经大报”的过程中,2008年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从去年开始,商报即把自己定位于都市商经类报纸。在这种情况下,本报的经济版组除了提供真实的、及时的财经、政经资讯外,如何才能做出一些有预见性的、有用的经济报道,成为经济版组全体同志们的一个更新的追求。

  “20多年前,‘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句流行语家喻户晓。严重的‘脑体倒挂’现实,让当年的多数知识分子对科学的热情迅速瓦解,‘读书无用论’也逐步开始蚕食那个时代……”

  这段文字接下来说,“20多年后的今天,当大多数体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已经普遍接近,或是远远高于脑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的时候,新‘脑体倒挂’现象再次成为我们这个伟大的发展时代不可回避的话题。”

  上述文字,是本报今年2月28日推出的特别报道《解读“新脑体倒挂”时代》的编者按。正是这一组六篇的专题报道,不但为全国政协贡献了一份极有分量的提案,发现了“新脑体倒挂”现象的新内涵,挖掘其隐含的新特点,预见其将给社会带来的新挑战,而且还就此揭开了本报对“大学生低薪就业”和“农民工高薪难讨”这两个热点经济现象进行持续关注的序幕,并在2008这一年中形成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的有价值、有冲击力的报道。

  在接下来的近10个月的时段中,经济版组先后推出了沈阳地产僵局、丹东稻谷积压、鸡蛋产业困局、卡介苗断货之谜、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出口加工区两难、霜降钢材、囤货者完败、破烂王破产、野猪饲养和养老院投资涉嫌非法集资等有预见性的新闻报道;

  在经济版组所属的“商报研究院”中,我们更为大胆,预见性的报道随处可见:8月4日我们推出《歇会吧,看奥运》,8月18日《用嘴难救市》,8月25日《“后奥运行情”仍难现》,9月16日《美国“飓风”,A股难免暴雨》,9月19日《印花税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建议逢高减仓》,9月22日的《底部尚在进行中》;

  与此同时,我们结合美国金融危机的诸多信号,从今年7月份开始,就对中国经济进行了预警性的报道。此后,我们加强了对国际金融危机形势发展的跟踪和材料的积累,并于10月份以后,连续推出了总结性和全景式的报道《纵览金融危机全球演义》、《中国应对危机的脚步》以及《那些深陷风暴中心的人们》,试图让我们身边那些深处危机中的人们,以史为鉴,做出更为科学的选择……

  上述乃至更多的未提及的本报经济报道,不但给我们的读者提供了有用的商经资讯,同时还为他们在经营工作中做相关的决策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性意见。

  在今日本报推出的《商报年终贺岁版之回眸2008·经济》(详见C21—C28)版组中,我们以“危机·教训”来回顾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潜伏到爆发,从点到面,从美国到世界的全过程;以“从紧·放松”来描绘一年来中国经济政策从“全面从紧”到“有保有压”再到“全面提振”这一宏观政策的流变图;以“股灾”为题,重新呈现了一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从巅峰到低谷的滑落史;以“预见”为笔,重新记录了本报经济版组一年中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奏响的最强音。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在全球有识之士都在呼吁“重拾发展信心”的前提下,审慎地回顾历史,将对未来形成的经济决策大有裨益。基于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我们的读者,与我们一起来共同见证2008这一年不平凡的世界经济史。

个人简介
刘长杰,男,1972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 内蒙古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90级)毕业,吉林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 现任《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编辑,辽宁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财智聊吧”,“理财这点事”),《经济观察…
每日关注 更多
刘长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