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届黄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翟智高 原创 | 2008-03-10 09:17 | 收藏 | 投票

 中国首届黄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文/图 :翟智高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春龙节”,虽然没有列入二十四节中,但又是十分重要的时令。

 

 

    

    为了弘扬黄河文化”打造黄河文化品牌,发挥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度挖掘黄河流域各省市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经济文化迈向一个新的高度。今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办中国首届黄河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论坛,旨在增强黄河文化的影响力,扩大黄河文化的感召力,有利于黄河文化品牌的建立和价值的提升;论坛通过发布黄河文化宣言,开展黄河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共同推进黄河文化产业的发展。

 

 

论坛主题:弘扬黄河文化  发展文化产业  建设和谐社会

  本次论坛有著名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及海内外文化产业界著名企业家与会。论坛是中国黄河文化产业研究成果展览展示,学术成果产业转化政、学、企多方对接,全球黄河文化精神汇集、炎黄子孙心灵沟通的高品质、高品位、高层次的国际学术盛典,思想盛宴!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到这篇文章的全文和图片)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3/3/102054.html

 

中国首届黄河文化产业发展论坛:黄河文化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何时才能得到重视与发展

===========

附录:洛阳信息港-史话河洛-游方和尚

 非常感谢老师!

读后倍感热血沸腾!

一篇拙作发上,请诸君斧正!

题目是<母亲河发微>

母亲河发微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祥地,而远古的文明离不开河流,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文明,没有恒河就没有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的兴盛则离不开肥沃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时斯河)平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人类祖先对河流息息相关的依赖性产生了河流文明,甚至在不少民族中河流具有无可争辩的神圣性,如埃及有一首诗是这样赞颂尼罗河的:

啊,尼罗河,我们称赞你,

 

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育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

 

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在今天的印度,仍然保存着一种信念;在恒河中自杀是一种神圣的事业,“恒河晨浴”则是一种极为高尚的精神享受。

 

“圣河”与“母亲河”是同一层次的概念,无论是称为“母亲河”或者圣河都是两位一体,往往是民族文化诞生地和民族血缘肇始地。

 

一、中华民族的“黄河情结”根深蒂固

 


诗人陈梦家曾写过一首《黄河谣》:

 

浩浩的黄河不是从天上来的,

 

它是我们父亲的田渠,母亲的浣溪;

 

从噶达齐苏老峰奔流到大海,

 

它是我们父亲的田渠,母亲的浣溪。

 

在它两岸,我们祖先的二十四个朝代,

 

它听到我们父亲的呼劳,母亲的悲哀。

 

浩浩的黄河永远不会止歇的,

 

它有我们父亲的英勇,母亲的仁慈;

 

奔泛时像火焰,静流时像睡息,

 

它有我们父亲的威严,母亲的温宜。

 

五千年来它这古代的声音总在提问:

 

可忘了你们父亲的雄心,母亲的容忍?

 

中华文化的许多方面无不打上了“黄河”印记。“河”的本意就是指“黄河”,黄河浊而称黄河,中华人文始祖因黄河而称黄帝。在文学作品中涉及黄河的文章和诗篇举不胜数,《诗经》。中涉及黄河的就有二十多首。李白在《将进洒》一诗中开头就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充满了对黄河的敬畏和赞颂。

 

中华民族的“黄河情结”在抗战时期衍变成一种“黄河精神”,我党领导的革命文艺队伍以“黄河”为意象,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黄河颂》、《黄河魂》、《黄河儿女》等小说和《黄河之歌》、《歌唱吧,黄河》、《天下黄河十八弯》和《保卫黄河》等歌曲,歌颂和抒发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向反动势力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民族精神。其中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是延安时期革命文艺的经典之作,这首歌以壮美的词句和动人心魄的旋律激励着中华民族完成了抗战胜利的伟大事业,一位老战士曾说过:没有《黄河大合唱》抗战斗争就无法想象。

 

由于黄河多灾,先民很早就产生了一种对黄河的敬畏。按古代传说,黄河是由“河伯”掌管,河伯原是一个凡人叫冯夷,一次在渡河中被淹死了。不知什么原因,他死后却被天帝任命为“河伯”,成了掌管黄河的天神,因黄河名列“天下河川之首”,河伯自然成为统管百川的神官。这们河伯不仅不好好管理河川,反而滥用职权,兴风作浪,放出洪水来危害人类,导致黄河灾害不断。碍于河伯的权位,人们只能忍气吞声去奉迎这位恶神。人间帝王又给他封赠了许多名号,如“金龙大王”、“河伯将军”等等。平民百姓,把河伯的牌位与观世单菩萨等部神一样供奉在家中,焚香祈祷,希望他能够息波敛浪,给人们带来平安。

 

由于历史上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导致黄河两岸边的中华儿女不断远走他乡,但是由于对养育自己的母亲河的倦恋,使他们形成了不少与黄河有关的习俗,如有的临走前要抓一把黄河岸边的泥水,有的则用器皿盛一点黄河的泥水永远留在身边……。

 

伟人毛泽东写过许多气壮山河的诗篇,题写过气魄宏大的口号,如面对长河,他曾吟出“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面对淮河水患,他挥笔写道:“一定要把淮河治好。”1958年,他曾视察河南在郑州郊区黄河岸边,面对滔滔洪水,他沉思良久,说出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在这位伟人无所畏惧的性格中,我们可由此窥视到他对母亲河的敬畏和敬重。

 

二、黄河是中华民族多难命运的象征

 

在历史上,黄河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联,密不可分,唯有黄河能成为多灾多难的民族命运的象征。

 

摊开中国地图便可以看到,黄河像一条长带,曲折萦回,由西向东贯穿中国北部。地理学家按照地势的高低,把中国比作三阶梯。最高的一级阶梯是谓之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由青藏高原向东,地势呈梯状陡降,依次递除到第二、第三两级阶梯。在北方,第二级阶梯的东界是太行山、崤山、熊耳山一线。此线以东,是最低一级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

 

黄河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境内流出后,顺着这阶梯形的地势拾级而下,依次流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7个省区,最后进入山东省境内,流向渤海,总流程5464公里,整个流域面积75.2万多平方公里。5000多公里长的黄河,就像一条长龙,滚动在中国的北部。在这条长龙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特性,变化多端。

 

从黄河源头到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为黄河的上游,其中龙羊峡以上河段,流经于青藏高原之上,天寒地冻,水分蒸发渗漏损耗极少。由龙羊峡到青铜峡河段,峡谷和川地呈串球状相间分布,峡深川广,河道忽而展宽,忽而狭束,变化明显。由青铜峡到河口镇一段,河床平缓,两岸有大片的带状冲积平原,著名的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都在这一段上。

 

黄河的中游河段是从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从河口镇到禹门口(即龙门),黄河穿行于险峻的峡谷之间,水深流急,两岸是著名的黄土高原。出禹门口后进入汾、渭两河谷地,河面骤然开阔,水流趋于平缓。至潼关后又进入中条山与崤山之间的丘陵峡谷地段,水势渐趋湍急,著名的三门峡就在这一段上。

 

从桃花峪到河口,是黄河的下游河段。这一段穿行于平原地带,河道宽阔平坦水流缓慢,多年淤积的泥沙,已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成为世所罕见的地上“悬河”。

 

“底事昆仓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这是南宋初著名词人张元千《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中的名句,他用溃决改徒冲荡中原大地的黄河水,来比喻金人南侵所造成的巨大灾难。事实上,由于黄河是一条河道变迁无常的河流,河道迁改所带来的灾祸也是不亚于战争的。

 

历史上,黄河干流河道的变迁世所罕见,在上游的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中游的禹门口至潼关段、孟津至武陡段,河道都是过较大幅度的摆动,但与下游河道频繁迁徒改道相比,影响的范围则显得微不足道了。

 

黄河一向以“善决、善徒”而著称,它决徒的地点绝大多数都发生在下游。据历史文献记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将近3000年的时间内,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特别重大的改道共发生过6次。河道摆动的范围,遍及整个黄淮平原,北抵海河,南到淮河,有时甚至波及淮河南岸的苏北地区,在这片方圆25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处处都留下了这条黄龙振荡的痕迹。黄水所至,城镇消失,人民流离失所。据统计,黄河中下游至少有三十多座城镇被完全冲毁或淹没,今天的开封基本上是在淤泥上重建的,张元千词中“九地黄流乱注”的句子,正是这种景况的写照。

 

除了自然灾害外,在频繁的历史战争中,狂暴的黄河时期被用来“以水当兵”。宋高宗建炎二年,宋人在滑县西南李固渡扒开河堤。全哀宗年间,蒙古人在今商丘西北22里处(风池口),又以水灌城(归德)。两年之后,蒙古人与宋军相持于开封,蒙古人又故伎重演,在与金渡决河淹城。在明代崇祯末年,李自成百万大军围攻开封,6月末克、城内也有百万军民拼死抵抗,最后双方都想用黄河水淹毙对方,因此,黄河两处开口,无情的大水几乎吞没了整个开封。抗战时期,为了阻挡日军蒋介石又炸开花园口大堤……

 

黄河每次自然泛滥和人为的决堤,都有无数生灵涂炭,人或为鱼鳖。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和多灾多难的黄河如影随形,互为表里。除了黄河,没有任何一条河流能象征中华民族多难的历史命运。

三、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是

 

中华民族血缘肇始地和文化的发祥地

 

决溢频繁、动荡不定的黄河河道,曾给两岸民众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但这只是黄河影响社会历史的一个侧面,与它所滋育的中华文明相比,这种负作用显然应居于次要地位。

 

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河川纵横,适于原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中华民族最先在这里起源,华夏文明在这里发祥。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其民族形成于距今5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对炎黄二帝故里的争论早已有之,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突破性研究是在近年完成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经过长期论证被确定后,为配合工程建设,在其开工前后,考古工作者根据科学考察,对将被淹没地区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仅在小浪底库区孟津段,就发现了众多的古遗址、古墓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这些古迹包括:寨根遗址、妯娌遗址、清河遗址、赤河滩遗址、小浪底遗址、小浪底墓地、煤窑墓地、李家坡墓地、大西沟墓地、桃树沟墓地等,这些遗址的密度和史前性在黄河流域无可丕敌。它们中有的属于裴李岗文化,距今约有5000~7000年;有的属于仰韶文化类型,距今约有5000~6000年;还有的属于距今4000~5000年的龙山文化。另外,还包括了商代、东周、汉、唐时期的文化。这些考古发现,充分证明这里自古以来就有先民活动,他们世世代代得到黄河的哺育,并留下了丰富的遗存。1991年开始,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炎黄文化进行专题研究,特别是对炎黄传说比较集中的孟津、新安县环小浪底库区进行了考察,于1999~2001年出版了《黄河小浪底文化丛书》第1~3卷。这3本专著对炎黄文化的起源问题作了专题论述,证明洛阳北邙山翠云峰之西的平逢山为炎黄二帝诞生地。根据《山海经.中山经》的记载,找到了黄帝的都城,即位于新安县的青要山为黄帝密都,荆山(荆紫山)为黄帝铸鼎和礼葬之地。 陈昌远教授说:黄河岸边的洛阳是中华民族的祖庭圣地、祖陵圣地。

 

中华民族,根在黄河。产生在洛阳的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之根。《易.系辞传》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成为伏羲氏“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治”的依据。故清雍正《河南通志》云:“河洛渊源尤为万世文字之祖。”河图洛书不仅是中国文字产生的标志,也是中国文化产生的标志。它讲了生生不息的哲学道理,讲了自强不息的人格铸造,讲了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大法;它对中华民族心智的启迪、血缘的认同、情感的融合、理想的合一意义重大,无可替代。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中华民族的宗教则是儒、道、释的三教圆融。这三大宗教均产生于黄河中游的洛阳。儒教肇始于西周,其核心是礼,西周定鼎洛阳,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集定都洛阳的夏商礼法之大成,而形成无所不包的周礼。故在汉魏时期周公被称为“儒宗”。春秋时期,孔子沼黄河西上到了洛阳,“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弘”,“述而不作”,传播了儒家思想。因此,洛阳周公庙是“儒教祖庭”。道教启蒙于黄帝,完成于老子,故黄老道是道教的前身。北邙山上清宫号称“道教祖庭”。佛教于东汉永平年间首传洛阳,在洛阳建第一所寺庙,即白马寺,并在这里形成中国佛教,白马寺成为“释教祖庭”。洛阳作为三教祖庭所在,宗教地位无与伦比。

 

从中华文化的各要素看,均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洛阳。科技上的四大发明均源于洛阳。最早的诗歌作品《诗经》,第一首《关雎》是洛阳黄河岸边的民歌。而诗、歌、舞是三位一体,同源而生。以书法而论,洛阳作为汉字的发源地,当然是书法的诞生地。几个著名的书法字体均成熟于洛阳。而绘画、雕塑和史学等等莫不开创成熟于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

 

从殷商时起,直到唐代前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基本上一直是在黄河中游。自唐代后期起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文化才逐渐赶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黄河流域,经济、文化的重心开始南移。但是,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为中心的国都,却大多设在北方黄河流域。就一般所称述的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这七大古都而言,设在南方的只有杭州和南京两处,而且还都不是统一王朝的都城,其他五大古都全都设在北方黄河流域。这足以说明,黄河对于滋育伟大的中华文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黄河水利和漕运支撑了古代经济发展和国都的繁荣

 

黄河流域经济事业的发展,主要以农业为基础,而农业生产的发展,则离不开水利灌溉工程。根据《诗经》等古文记载,在殷商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已经广泛采用了沟洫灌溉技术。当时的田地被状如“井”字、纵横交错的沟渠所分割开来,遇旱引水灌溉,有效地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从春秋时期起,铁制生产工具逐渐推广,特别是各国相继变法图强,进入战国时期以后,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同时为了在群雄争逐中图存取胜,各国也都普遍重视鼓励农耕,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

 

在这种政治和经济形势下,黄河下游产生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型农田水利工程——漳水十二渠。漳水十二渠又称西门渠。

 

西门豹在邺县总共开凿了12条水渠,引漳河水兼行分洪与溉田。由于漳河水中含有大量的细沙,有机质肥料十分丰富,引水灌田不仅可以补充农作物所需水分,并且能够淀淤肥田,结果使原来遍布于两岸的盐碱地得到了改良。漳水十二渠的修建,使邺县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灌区内的粮食亩产普遍达到600斤上下。这是当时的最高亩产量,充分说明这一水利工程产生了重大盗用。

 

西门貌开凿漳水灌溉工程之后,黄河下游地区的水利事业出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迁都于大梁(今河南开封)的魏国及其西邻韩国,具有较高水平的水利工程技术。魏国在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九年)开始动工修建了沟通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的鸿沟。鸿沟主要用于航运,但在水量富余时也可用于灌溉。这一工程规模宏大,技术复杂,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技术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兴起、成熟于黄河下游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很快就传入了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战国末期,秦国日渐强大,在水工郑国的主持下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郑国渠。这条渠道西引泾水,东入洛河。引渠水灌溉之后,泾河水中饱含的泥沙,大大增加了土壤的肥力,盐碱地得到改良,粮食亩产也随之大幅度提高。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赖此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宏业。

 

郑国渠的历史作用事实上远不止于此,它更为重要的作用,是由此发展形成了关中灌溉网,支持了秦、西汉、隋、唐等几个强大王朝的国都。因此说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事业对于中华文明起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北宋黄河流域农田水利事业最富有特色的成就是在黄河干支流上泄放浊水淤田,历史学家称之为“放淤”。由于黄河干支流都从上游冲下了大量含有机质的泥沙,中下游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有目的地泄放一定量的河水,把河水中的泥沙沉淤到预定的田地上,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粮食产量。放淤起源较早,至迟在唐代就有了在汴渠上放淤的明确记载。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总结前人的经验,通过政府组织大力推广这一化害兴利的措施,使黄河干支流的放淤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当时的淤田活动,不仅分布地域广,几乎遍布于黄河下游各地,而且规模极大,动辄淤地数千顷。王安石产在一首诗中盛赞黄河水的这种神功妙用,说它“直是万顷黄金钱”。

 

漕运特指通过水路向全国都输送物资,尤其是粮食。作为一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城内外居住着高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口,因而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同时也需要很多其他消费品。这样,仅仅依靠国都周围地区是根本无法满足其需求的。为此,各个封建王朝总是想方设法从其他富庶地区向国都运送粮食以及其他物资。由于交通工具落后,粮食质重难运,要尽可能利用水路,如果没有自然水道好用,就要人工开凿运河,人们所熟知的大动河就是为此而兴修的。

 

我国虽然从春秋战国时起就开挖了鸿沟等人工航道。在规模的漕运活动是从秦统一中国以后才产生的。秦都咸阳,在关中平原的中部,从代之而起的西汉都城长安的情况来分析,咸阳城的粮食供应肯定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函谷关以东的“关东”地区运送过来的。西汉都城长安,在今西安市区西北,濒临渭河。西汉朝廷利用渭河和黄河水道,把关东地区的粮食溯黄河西边运,然后转入渭河,运抵长安。这条水上运输线的重要作用。

 

渭河、黄河漕运航道就像一条巨大的管道,源源不断地把关东各地的“经济养分”输送到国都长安和洛阳,从而培育出绚烂多彩的汉唐文化。

 

在西汉时代,漕运到长安城中的粮食主要来自东关。从三国时期起,河北平原中东部和江、淮以南地区逐渐加深开发,到隋文帝统一中国以后,就适应于这种变化,陆续修建了足以与成里长城相互媲美的大运河,扩展了漕运系统。

 

隋代大运河由通济渠、山阳渎、江南运河和永济渠等部分构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对旧有渠道的疏浚、连贯和改造。


扩展后的漕运系统,可以直接把江南地区和河北平原的粮食、物资漕运到都城长安和洛阳,对于隋唐两朝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特别是通济渠的东南运道,随着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唐代中叶以后,江南的财富成了朝廷的主要财政来源,这条漕运渠道更成为维持唐朝政权的命脉。北宋建都开封,靠近汴河(即隋通济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北宋朝延也非常重视汴河的修护,设有“提举汴河堤岸司”等专门机构,管理航道。

 

元代建都北京,明、清相承未改。北京虽然离开了黄河岸边,但是仍旧要依赖黄河水来维持其漕运航道。到了元代,江南的经济比唐宋有了更大的发展,北京虽然远在燕山脚下,可是朝廷的用度却“无不仰给于江南”。要想把江南的财富漕运到北就,需要跨越长江、淮河和黄河三大河流,难度已大大超过唐宋时代。从淮河(当时黄河袭夺淮河下游河道,所以这里所说的淮河实际上也就是黄河)起到徐州,利用顺泗水河道而下的黄河河道。从徐州到山东临清,新开挖了两条运渠,南段称为济州河,北段名为会通河。从通州到北京城,也新修了一段渠道,这就是由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所主持开凿的通惠河,经过元代改建后的大运河,虽然没有利用多少黄河航道,但是北方河流水量有限,运河需要黄河水补给来维持通航,这种情况直到清代依旧没有改变,所以元、明、清三朝都城的漕运还是离不开黄河。

 

通过上述灌溉与漕运两个侧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狂荡不驯的黄河,在给两岸民众造成许多灾难的同时,也对我们民族和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起至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传承黄河文化,福泽中华母亲

 

数千年过去了,黄河以博大的慈爱养育了亿万中华儿女,以卓越的智慧传承了伟大的中华文化,但是,母亲河的透支太多了,母亲河的多灾多难,首先是历代人为的破坏造成的恶果。现在,该是我们善等母亲河的时候了。

 

有一首诗写得好:

 

母亲河,我要用真心保护你

 

母亲河,我要用真心留住你

 

对不起,过去是我不懂珍惜

 

才让你伤心,不再清澈见底

 

不要哭泣,多少人依然爱着你

 

这片土地,因为你变得神奇

 

如果你失去往日容颜

 

就象夜晚不再出现月亮和星星

 


每个人每颗心就将会痛惜

 

母亲河,我真的不能没有你

 


我要用真心保护你

 

让你在这片土地上奔腾不息

 


每滴水支持着生命的跳动

 


每条河支撑着生命的延续

 

不息的流淌润育着大地的生机

 

母亲河,我要用真心留住你

 

永远永远保护你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千百年来人们希望黄河变清的梦想终于初步变成现实,随着小浪底大坝的建成,黄河得以安澜,中下游人民基本上可以免受水患之苦,中上游被破坏的植被正在逐步地得到恢复和改善。可以予见:不远的将来,这条伟大而狂暴的母亲河必将以她迷人的安详和美丽呈现在世界面前。

 

但是在治理水患和化害为利的同时,我们还有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传承、再现和发展伟大的黄河文化。

 

文化和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风俗习惯、古风今韵是文明的“表层”或表象,文明的“内核”是观念、思想和技术。文明的力量表现为科技经济实力、军事政治实力和文化凝聚力,其中,科技经济实力和军事政治实力是最强大的显性力量,文化的凝聚力是最深远持久的隐性力量。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曾经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国家落后是因为经济落后,经济落后是因为科技落后,所以要大力发展科技,培养科技人才。但是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出现了大量人才外流的问题。于是,思想文化界提出了“文化凝聚力”问题,并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认同,被提高到“治国安邦”的高度。文化的凝聚力的核心实质上是爱国主义。

 

当今世界,文化凝聚力作为“第三种力量”,发挥着巨大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斗争和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精神,曾使许多西文人感到“不可思议”。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建立犹太国曾被人看作是“痴人说梦”,无法实现。但是时隔半个世纪,犹太国(以色列)就奇迹般地建立起来,并且在阿拉伯世界的包围和封索中越来越强大。据美国报纸调查,在很多美国人看来,拉丹是一个“可恶而可怕的人物”,这从反面证明,文化(信仰)的力量具有任何技术、金钱和制度无法比拟的巨大作用。

 

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复兴,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引以为骄傲的民族瑰宝(之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宝贵文化材料,而黄河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母体”。发掘、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一个“支点”,而“支点”非黄河洛阳莫属。因此,洛阳必须占据传统文化的“制高点”,大力发掘、发展传统文化,尤其是黄河文化,在传统文化和现代之间寻找“联结点”。这是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需要。

 

需要强调的是,当今世界西方文明取得了显著优势,有人认为,这完全是西方文明的胜利,证明了西方文明优越。加之近现代以来,中国(东方)倍受西方列强欺凌,经济长期落后于西方。因而,不少中国人(东方人)产生了根深蒂固的“自卑”和“崇洋”情绪。但是,据新近的研究表明:在十五——十七世纪,在中西方之间曾存在着巨大的文化交流,先进的中华文化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西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没有中华文明,欧注入近现代文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现代西方文明中早就植入了中华文明的“基因”。

 

还需要强调的是,当今世界存在着多种文明的冲突,基督文明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两大文明之间的冲突尤甚,拉丹极端势力对西方的仇视是这种历史冲突的继续。两大文明的冲突将是旷日持久的。相反,在古代,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之间,基本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丝绸之路”陆路以洛阳为东起点,沼黄河向西,如一条友谊纽带拉近了中国与阿拉伯、西方世界之间的文明差别,增强了情感认同,时至今日,不少欧洲人和阿拉伯人仍对传统的中华文明心存好感。不仅如此,随着西方文明中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恶化,愈来愈多的西方和东方学者把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希望寄托到中华文明之上,希望发掘和发挥中华文明中“顺应自然”和“和合”思想的合理成份来医治“现代病”。而中华文明的“支点”就是洛阳和黄河。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发掘和发展传统中华文明就是向人类播撒“希望之光”。

 

为此,笔者建议:

 

(一)洛阳应以“中华文化圣地”和“华夏之源”为主题,大力营造“圣地”形象,斥巨资包装母亲河。

 

1、大规模整修上清宫、下清宫充分展示老子思想在道教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祖师”地位和重要影响,进一步扩建白马寺,充分展现白马寺作为中国教释源的崇高地位;高起点规划建设周公庙,重现周公庙作为儒学“祖庭”的雄风。进一步重视负图寺,加快洛宁河出书处的建设,确立其中华“文化之源”形象。

 

2、在平逢山修建“寻根祠”和“寻根广场”,寻根祠内塑造炎黄二帝铜像,寻根广场林列“中华百姓柱”,每一柱用象形文、篆文和楷书刻一姓氏,突出“华夏血缘之根”的理念。

 

强力宣传“根在河洛”和洛阳“圣地”理念。

 

(二)把小浪底建成黄河旅游的支点。

 

小浪底是黄河母亲最美的身段和最具文化底蕴的区域,在大力恢复小浪底和洛河生态的同时,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文化旅游功能,如可在平逢山、荆紫山和黛眉山等地保护,恢复和重建多种类型的黄河民居,发展黄河民居游;整修沿河通道、开辟“环圣河(湖)田径运动”项目和水上运动项目;举办“黄河颂”诗歌诵读比赛和“母亲河”文学、歌咏大奖赛。举行“黄河.洛阳中华民俗艺术节”,如此等等,努力强化中华民族的“黄河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其中尤其要充分利用小浪底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相对优美的自然环境,努力把小浪底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旅游精品。

 

(三)筹建“三代博物园及河洛古代科技园。”

 

五座都城遗址,遗存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它们是洛阳都城市历史与都城地位的见证,是中国社会发展史、黄河文明史、城市建设史的缩影,其价值无可估量,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通过一定方式把五大都城遗址显示出来,是丰富名城特色,扩大洛阳知名度的需要。但是展示五大都城工程浩繁,目前应有所侧重。有人建议建立夏商财断代工程博物院,全面展示断代工程的考古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建立该项目但着眼点不能仅停留于展示史学研究成果的层面上,也要兼顾发展旅游业的需要,要从洛阳大旅游业发展的格局来看待此项目,建议将项目扩充为“三代博物园及河洛古代科技馆”工程,该工程包括:(1)展示断代工程研究的成果;(2)开发太学遗址,并以遗址为基础建立河洛古代科技文化博物馆,全面展示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及对东南亚和世界的影响。在运用图片、文字进行说明的同时,尤其要用实物、模型和仿真技术进行形象展示,比如古代纺织技术,可展示古老的纺车、织布机和染具等,并可让游客实际操作。造纸术和印刷术亦然,以充分发挥史学科技教育和旅游价值。

 

(四)以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为依托,构筑洛阳“思想文化之都”的远景形象。

 

如前所述,发掘和发展河洛文化具有极为深远的民族意义和世界意义。笔者建议如下:

 

1)依托洛阳师院或洛阳大学人文类系科,采取切实措施,吸引较优秀的人文学者来洛执教,吸引国学大师来洛讲学,努力把高水平的思想文化类研讨活动吸引到洛阳来。

 

2)成立河洛出版社,以出版古籍和文化类书籍为主要任务。

 

3)组织洛阳历史文化界出版河洛文化的系列、扛鼎之作。

 

4)编辑《河洛文化精粹》读本,作为干部教育教材和洛阳市民的教育读本。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壮大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文明由星星之火到旺盛燎原的伊甸园。黄河水、黄土地和黄河精神哺育了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华民族,谱写出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史诗,歌颂着母亲河的养育之恩。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成果辉煌,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万年以来的发展历史看,不论历史怎样变迁,朝代如何更替,黄河文化脉络清晰,根深叶茂,博大精深,泽润神州,远播寰宇。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从泥质红陶到彩绘陶器再到青铜铸造;从结绳记事发展到甲骨文,再形成完整的独具魅力包罗万象的汉字文化体系;从居洞穴、存火种到钻木取火到制造出火药;从树叶葛麻裹身发展到丝织、布棉的使用;从游走狩猎到定居驯养家畜家禽,从仰观日月运行、探索磁石定向,确立四时八节,演创易经八卦、划定二十四节,形成完善的农耕技术制度;从舟车骑射到发明;从契刻符号、尝百草、作汤液、兴针灸、绘岩画、刻甲骨、书简帛到发明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从部族聚落龙凤图腾演变为国家文明,周礼秦简、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戏剧、书法艺术、绘画雕塑、剪纸版画等等,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盘古开天,燧人取火,伏羲与女娲氏,神农炎帝氏与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部分。大禹治水,商汤八迁、周武定鼎、太公封齐、老子论道,孔孟作礼。涌现出易学鼻祖伏羲、道家鼻祖老子、儒家鼻祖孔子孟子、烹饪鼻祖伊尹、礼仪家鼻祖周公、兵家鼻祖孙武子、酿酒鼻祖杜康、佛学大师玄奘、数理哲学家邵雍等等。中国的学术、宗教最先流传黄河流域,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秦晋文化、西羌文化、荆楚文化、燕赵文化、草原文化等不同文化,在黄河流域得以传播、融合、发展和提高。秦并华夏、汉兴中土、唐皇盛世、大宋文明,二十五史书写下数不尽的史诗画卷。

中华民族用自己的胆识与智慧,发扬百折不挠、勇敢开拓、不断创新精神,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黄河流域先民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蓄并容五湖四海各种类文化精华,创造出包蕴天人合一,国家一统,民族和睦,阴阳互补,礼义诚信,正中仁和,自强不息,多元兼容,五湖四海,奋发向上,变化创新等丰富的华夏民族文化内涵,把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黄河文化始终激励着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生生不息,奋斗不止,构成了中华文化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丰厚底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为一体,始终传承不衰,促进了中华大地各民族在不断繁荣进步昌盛中逐步走向融合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团结向前的精神纽带。丝绸之路在黄河流域形成和发展,最终成了中华文明与世界上其他文明交流融合的友谊之路。

唐代大诗人李白《将进酒》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代黄河文明成就是我们今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绚丽多彩的文物古迹和历史传说是那么令人无限遐思引人入胜。发掘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探寻中华文明发展的轨迹,历史文化资源多角度的发掘与展示,系统研究黄河文化,探讨黄河文明之源,增进文化认同感,加强民族凝聚力,意义深远。把文物古迹和文化资源开发成文化产业和旅游胜景,将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每年携带泥沙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如果把善淤、善决、善徒的黄河仅仅看成是“黄河之害”,对黄河是不公道的。没有千万年的黄河淤积,怎会形成广袤富饶的黄河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怎会形成陆相石油和盐矿资源?

黄河冲破千山,劈开万仞,九曲回肠,河床比降大,川峡相间,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是发展水电的富矿区

黄河郑州花园口年径流量为470亿立方米,,如包括上游被引用水量则年径流量为560亿m3。黄河母亲的乳汁滋润着沿黄两岸的沃野和城镇,今年华北明珠白洋淀引来黄河水一亿多立方米,碧波荡漾,使北京奥运更加生机盎然。

中华民族凝聚数千年的黄河文化,是本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内涵上吸收和容纳了周围甚至边远地区的文化因素,是华夏文化形成、发展发源地,作为民族之根和人文历史的源头活水,黄河文化至今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仍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黄河流域有西宁、兰州、银川、呼和浩特、太原、延安、西安、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濮阳、济南、东营、滨州等大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新兴城市,都是万里黄河上璀璨闪耀的明珠。刘家峡、龙羊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的水利、玉门油田、青海盐湖、陕北油田、内蒙稀土、晋陕煤炭、豫鲁粮仓、胜利油田,等等富饶资源地,如同镶嵌在黄河上的一颗颗宝石,也是黄河人赖以科学发展的基础保证。

深入研究黄河文化,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更广泛地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必须强力发掘黄河文化资源,要规划开发一批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在积极发展会展、商务、购物、生态、工业、农业、山水和文化旅游,形成多元化、系列化、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项目群和产品体系的同时。强力开发黄河文化创意产业,要把黄河文化丰富的、独特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合理开发、包装,积极发展影视、动画、工艺、美术、书画、版画、剪纸、雕塑、小说、戏剧、歌曲、小品、相声、杂技、传统舞蹈、服饰、庙会、祭祀盛典等等,通过市场化发展的途径,使之转化为全世界亿万人都能享受的文化商品,创造数以百亿计的利润,加大传播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才能在国际文化产业中显示中华泱泱大国相称的地位。使世界了解黄河文化,让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更多内容请另参阅:价值中国网 > 文化/社会> 历史/哲学 > 专栏文章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9省、自治区,在山东注入渤海,干流全长约5400km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黄河之水源远流长,东流入海的雄壮气势。黄河文化底蕴厚重、博大精深。感悟历史,启迪人生。激励着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奋斗不息。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曾长期在科研部门工作,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攻关研究项目,成果记在史册里。哲人有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爱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
每日关注 更多
翟智高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