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嘉珉 原创 | 2008-04-22 22:32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中国金州”黔西南州的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民族习俗、传统工艺以及许多千姿百态、口耳相传、手手相递的民间艺术和技艺绝招,这些艺术种类世代相传,历经沧桑而弥足珍贵。其中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成分,被国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堪称民族瑰宝。2006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发〔2006〕18号文)中,黔西南州有5项被列入,它们是:戏剧类的册亨县“布依戏”、曲艺类的兴义市布依族“八音坐唱”、民俗类的兴义市布依族“查白歌节”、音乐类的贞丰县“铜鼓十二则”、手工技艺类的贞丰县“皮纸制作工艺”。

一、册亨布依戏

我的出生地册亨县,位于黔西南州东南部南、北盘江的夹角地带,南、北盘江在县境内奔腾交汇。册亨县东隔北盘江与望谟县为邻,南隔南盘江与广西乐业、田林、隆林三县相望,西倚安龙县,北与贞丰县接壤,总面积2598平方公里。县境内居住有布依、汉、苗、壮、仡佬等20余个民族,总人口22.2万人,其中布依族人口占74%

册亨县民族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秀美。主要流传于册亨县(其它分布地点还有望谟、贞丰、安龙、兴义等县市)的布依戏,在布依语中俗称 谷艺是以布依族音乐舞蹈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剧种。早在二百年前,布依族村民受汉、壮、苗族戏曲的影响,就把一些优秀的叙事诗或传说故事编成戏剧进行表演,用布依语演唱布依族乐曲,在八音坐弹、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布依戏。流传至今的布依戏包括传统剧目、移植剧目、现代剧目三类。传统剧目对话、唱词均用布依语,移植剧目和现代剧目使用双语”演唱。

布依戏的音乐曲调有京调、起落调、翻演调、马倒铃、正调、长调、八谱调、反调、武打升官调、过场调、倒茶调、吃酒调等,伴奏乐器主要有尖子胡琴、朴子胡琴、笛、短箫、木叶、三弦、琵琶、月琴及大锣、大钹、鼓、木鱼、包包锣、小马锣等。布依戏表演时有固定的程序,一般由祭祀、请祖师开箱、降三星、打加官、正戏、扫台、封箱等部分组成,其中正戏是主体部分。正戏的剧目包括本民族剧目和移植剧目两类。本民族剧目以讲述布依族传说故事为主,有《三月三》、《六月六》、《罗细杏》、《人财两空》等,唱、白均用布依语。移植剧目主要从汉族民间故事移植而来,包括《玉堂春》、《蟒蛇记》、《秦香莲》、《祝英台》等,用“双语表演,人物出场念“引子定场诗自报家门时说汉语,演唱、对白、插科打诨时用布依语。布依戏中有生、旦、丑及大王、大将等分工,各角色的舞台调度都是三步或五步一转身,演唱过程中对面穿梭,形式活泼,风格质朴。《罗细杏》参加1984年在昆明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录像调演,获得中央文化部录像演出奖,受到文化界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有关专家认为布依戏是一个完整的民族剧种。

布依戏主要由村寨的民间业余戏班加以传承。布依戏队一般每支由3236人组成。常规有剧目120余出,现有剧目仅80余个。传承和演出以自然村寨为基础、戏师为班头,各班每年春节期间必须为本寨或没有戏班的村寨演出,以穰灾祈福、驱鬼逐疫。

布依戏具有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戏曲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对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完善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布依戏已经不易看到了,因为许多布依戏演员年事已高,又难以物色到合适的接班人,故而能演者越来越少。现在册亨布依戏的传承人只4人,他们是:册亨县弼佑乡弼佑村3组村民罗国宗(男)、册亨县八渡镇乃言村2组村民黄朝宾(男)、册亨县者楼镇红旗村2组村民黄成珍(女)、册亨县丫他镇板万村板万组村民陆振光(男)

二、兴义布依八音坐唱

布依八音坐唱又名“布依八音”,是流传于黔西南一带(主要为兴义市)布依民间的曲艺说唱形式,演出队814人不等(现代演奏也有多达百人的),所唱为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千百年来,八音坐唱一直原汁原味地在南盘江流域的村村寨寨传承延续。

据史料记载,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早在唐宋时期就流传于南、北盘江沿岸的兴义、安龙、册亨、望谟等布依族人聚居地区。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平南乐》中写道:“广西诸郡,多能合乐,城廊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弟子,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堪整异,时有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元明时期,由于布依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八音演唱加入了民俗、喜庆的内容,并吸收其他戏曲特点,丰富了演唱方式,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的曲艺形式。到了清代,“八音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清稗类钞》)。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布依八音坐唱曾一度盛行。在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族村寨普遍开设有教乐坊“八音堂”,专门传授八音技艺,演出八音坐唱的八音队多时达到三百余支。新中国成立后,兴义市布依八音演唱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被誉为“盘江奇葩”、“凡间绝响,天籁之音”、“声音的活化石”、“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

在八音坐唱发展的鼎盛时期,又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悄然而生,这就是布依戏。布依戏产生于清初,是在“八音坐唱”的基础上衍化发展而成(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贵州卷·布依戏音乐分卷》),具体成形年代有不同说法。一是根据老戏师的家谱推算出来,大概在乾隆年间;一是根据《兴义县志》记载,光绪初年(1875年)兴义巴结王土司的族人王寿山倡议,多人出资首次制作了专用戏服,在巴结老场坝搭台演出,至此布依戏才真正完成了她的发展。布依戏不但有曲调、声腔、表演,还有了服装,成为戏剧之一种。从表演上看,布依戏有动作、化妆和专用的服装,而这恰恰是“八音坐唱”所没有的,由此形成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艺术。

由纯器乐曲依次发展为表演唱,发展为八音座唱,以后又延展至布依戏曲,形成四种音乐形态同宗的独特景象。而且这四种音乐形态并没有被历史“浪淘尽”,目前同时存世,形成“四乐同堂”的局面,殊显难能可贵。这为研究民间文艺的沿革发展提供了活标本。

从艺术特色方面看,“八音”是器乐组合的名称,八音演奏一般也是合奏。在中国音乐史上,“八音”称谓最早出现在周秦时期,那时把乐器按制作材质的不同区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即“八音”,后来泛指乐器。布依八音、八音坐唱中的“八音”和中国音乐史上的“八音”,都指八种乐器,公认流传至今的八音坐唱的八种乐器是:萧筒、牛角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乐器。

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讲到“八音”时说:“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甚整异。有时以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其中的“乐甚整异”、“教土人合乐”,都是指乐队乐器多,演奏形式是合奏;从流传下来的曲谱和民间流传的演出形式看,都证明了“合乐”的特点。

布依族八音坐唱在布依语中叫“万播笛”,意识即吹奏弹唱。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芦琴(葫芦胡)、月琴、刺鼓(竹鼓)、箫筒、钗、包包锣、小马锣等八种乐器,表演时围成半圆圈轮递说唱。表演以第一人称的“跳入”唱叙故事,以第三人称的“跳出”解说故事,也有加入勒朗、勒尤、木叶等布依乐器进行伴奏的情形。演唱时,男艺人多采用高八度,女子则在原调上进行演唱,这样不仅可以产生强烈的音高和音色对比,还能增加演唱的对偶情趣。演唱时唱腔用布依语,道白用汉语,有小嗓和平嗓之分,由乐队人员分担角色。曲牌有正调、正音、走音、自路板、长调、倒长调、反簧调、倒茶调、吃酒调等三十多个,可单独演奏,也可边奏边唱,表现形式有坐弹唱和带戏剧性的演弹唱等。

八音坐唱旋律古朴流畅、悠美悦耳,常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目有《布依婚俗》、《贺喜堂》、《胡喜与南祥》、《迎客调》、《唱王玉莲传》、《敬酒歌》、《梁山伯与祝英台》、《福满堂》、《贺寿堂》、《戈然》、《拜堂调》、《盼郎》、《哥妹调》、《来去来》、《胡喜与南洋》片段、布依戏《撒衣定情》片段、尾曲《盛世调:昂央》等四十多个。内容主要取材于布依民间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说唱艺术,表现出布依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丰收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对丑恶的鞭挞。因其源远流长、婉转优雅,民族特色浓郁而被称为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

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它深深扎根于布依族群众之中,具有鲜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八音坐唱既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曲艺宝库中的瑰宝。现在八音坐唱最著名的传承人主要有两位:兴义市顶效镇马别村5组村民白德舟(男)、兴义市巴结镇南龙古寨村民韦万富(男)

三、兴义布依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在兴义市顶效镇查白村举行。查白村距兴义城区20公里,面8平方公里,人口2800人。查白歌节源于布依族口传民间故事《查郎与白妹》,历史源远流长。关于《查郎与白妹》的起源时间,学术界看法不一,有研究者认为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有的讲述人说故事发生在明代调北征南时期,还有人认为故事产生于清嘉庆二年以后。《查郎与白妹》的原生态是用布依语传唱。

传说查白歌节源于布依族口传民间故事《查郎与白妹》。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南盘江畔有一个叫虎场的大土坡。坝上有一个猎户的儿子查郎和一户人家的女儿白妹从小在一起玩耍,他们形影不离、亲如兄妹。长大后,两人心中互相爱慕,于是互赠信物,私订终身。就在这时,寨中出现了虎怪,它叼走牲畜、抢走娃娃,一时间人人谈虎色变。勇敢的查白郎组织起全寨的后生,将虎怪杀死,请全寨的老少吃虎肉、喝虎汤。寨中有个财主看上了年轻貌美的白妹,让媒人到白家提亲,白妹一口回绝。可财主并不死心,派人留话说不管白妹从或不从,都要在七月二十八把她娶回家。面对财主的逼婚,白妹与查郎商量好要赶在那天之前抢先成亲。财主得知后想了一条毒计:在查郎和白妹下田的时候,派家丁把查郎用箭射伤,然后把白妹抢回家。查郎回到家中后邀约众兄弟商量对策,决定由查郎去财主庄上骗家丁和自己打斗,其余的人趁庄中空虚救出白妹。白妹被救出来了,查郎却因箭伤未愈被财主捉到,捆在一棵大糖梨树上被杀害。白妹得知消息后痛不欲生,回家拜别父母趁着天黑重新返财主大院,在柴堆上放了一把火。火越烧越旺,财主闻讯赶来捉拿白妹。看到整个庄子将要化为灰烬,白妹纵身跃入火中,为查郎殉了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对为爱情献身、不畏强暴的布依夫妇,把他们生活过的虎场坝改名为“查白场”,并把白妹殉情的日子农历六月二十一这天定为“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举行时时,男女老少汇集到查白场上,吃狗肉汤锅、五色糯米饭、冤枉坨,并在查白树下悼念,到查白井取水净心,到查白庙敬香。这一天查姓村民要请摩公端公主持祭祀活动,中老年人在查白树下用布依古歌唱查白、祭查白,以此传承查白故事。布依青年男女则穿着节日盛装到查白桥、查白河、松林坡、查白洞、查白井等风物景点去吹木叶、打花包、浪哨交友。夜晚各农户家坐满亲友,通宵喝酒、唱歌。到了次日(二十二日),青年男女互送信物后依依不舍离去。

查白歌节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查郎与白妹》生长于布依地区,扎根于民间,从爱情生活的角度反映了布依族古代的历史和社会生活,表现了布依人民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爱情悲剧的实质,展示了人民生活的理想。赶查白场为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搭建了平台。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赶查白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个稳定的民间文化活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它的祭祀活动、节日饮食、商品交流、民间艺术、浪哨对歌、风物游览等,不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固定模式,而且还得到不断的开发和提高。赶查白场的活动是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它涉及布依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和衣、食、住、行等方面,是布依人重要的社交活动,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

四、贞丰布依铜鼓十二则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特殊乐器,贵州布依族是使用铜鼓的主要民族之一。布依铜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属于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用青铜铸造而成,常与唢呐、皮鼓、大镲、铙钹、锣木棍混合敲击吹奏,基本保存着古代乐器的演奏风格,具有布依族民族特色。据传铜鼓是布依族先祖古百越 “骆越一支所造,因此被布依族人视为传家宝和氏族、宗教团结的象征,敬若神灵,年年施祭,岁岁礼拜。铜鼓十二则是布依族民间艺术中最具神秘性和传奇色彩的传统音乐文化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主要分布在安顺市镇宁县和黔西南州贞丰县。

铜鼓十二则(又称“铜鼓十二调”),是用铜鼓演奏的十二段乐曲。明清以来,贵州方志有记述“仲家”(今布依族)使用和敲击铜鼓的大量资料。“仲家”在明清时期,喜欢在铜鼓上刻字,托名“孔明”所造,籍以抬高身价。类似贵州布依族“俗尚铜鼓”、“岁时击铜鼓为欢”的记载不少。《黔苗图说》和《黔记》均记载:“补笼仲家,贵阳、南笼(今兴义)、安顺三府,定番、广顺二州皆有之。以十二月朔为大节,岁时击铜鼓为欢。掘地即得铜鼓,武侯南征所遗者,重价争购。”《独山县志》记载“仲家好楼居……丧祭,凡亲属眷及瓜葛,本村邻舍,男妇,络绎成群……男女对击铜鼓、木鼓,鼓声相应,稍不合节,罚酒一瓢,饮至昏醉。乾隆《独山州志》卷三记载:丧葬……击铜鼓。乾隆《贵州通志·苗蛮》记载:岁时,击铜鼓为欢。道光《安平县志》记载:居丧击铜鼓,邻村闻鼓声毕至。布依族铜鼓十二则源于古代,流传在黔西南州的扁担山、丁旗镇、大山乡、城关镇、六马乡、沙子乡、良田乡、募役乡等布依族聚居区,并辐射到关岭自治县、六枝特区、普定县等周边布依族地区,形成了一个覆盖几县范围的布依族民间铜鼓文化圈。

贞丰县位于黔西南州东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其中布依族聚居的自然村寨有四百多个,是铜鼓十二则的主要传承地。贞丰布依族铜鼓十二则由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 等组成,是在庆典、祭祖、祭祀等仪式中表达布依族特性的民族音乐。

布依族没有文字,铜鼓十二则的传承来源于家族祖传,都是一代一代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沿袭下来。贞丰布依族铜鼓十二则曾濒临失传,近年来,地方政府对布依族铜鼓十二则的抢救和挖掘,保护了绵延千年的少数民族铜鼓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贞丰布依族铜鼓十二则被誉为“铜鼓音乐的活化石”,成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铜鼓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中国历史上许多古乐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逝,但布依族地区的铜鼓音乐文化却传承下来,保留至今。铜鼓十二则是内容丰富的古代音乐作品和古代音乐信息的宝库,近几年来,由于当地政府的重视,被称为“神秘之音”的铜鼓十二则,逐渐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五、贞丰皮纸制作工艺

皮纸制作工艺流传于贞丰县于小屯乡龙井一带,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据传清朝咸丰年间,皮北兴之父到安南(今晴隆县)学习造纸技术,回小屯后开始建槽造纸,此后通过师徒相传、父子相传,使传统的手工造纸技术延续至今。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小屯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礼仪式,祭祀造纸先师蔡伦。

皮纸即白绵纸,是传统手工纸中的杰出代表,工艺复杂、工序繁多,除了具有纸张的一般功能外,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扬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白绵纸生产要经过泡料、蒸料、洗料等72道工序,对原料、水源、工艺有严格的要求。长期以来,皮纸制作技艺的传承全靠师徒相传、口传心授,工艺自然天成,属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价值。

民国二十九年(1940)前后,小屯白绵纸生产一度兴旺,产品应邀参加南京赛宝会并获得名次。解放后,白绵纸生产几经反复有了较大发展,造纸作坊20世纪80年代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造纸工艺及相关设备都得到了妥善保护。1998年以来,小屯白绵纸生产达到了鼎盛时期,全乡有1000多户共4000多人从事白绵纸生产,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远销美国、日本、法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是联合国文书用纸之一。

贞丰皮纸制作工艺的在世传人有:贞丰县小屯乡龙井村村民尤光伦(男)、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对门山组村民余雁伟(男)、贞丰县小屯乡纳秧村1组村民岑兴顺(男)

陈嘉珉20084月)

个人简介
周易管理哲学家,传统文化学者,武林诗人,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国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成拳第三代传承人。著述经济、哲学、历史、命理、堪舆、玄学、武道诗文一百二十余部(含读书笔记)。
每日关注 更多
陈嘉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