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学说史学习的一次通信(1)

赵峰 原创 | 2008-04-22 09:01 | 收藏 | 投票

关于经济学说史学习的一次通信(1)

赵老师:

    您好!

    我在经济学说史第一课堂上课。关于这门课,我有一些看法。

对于经济学说史的学习,我觉得应该两种思路并行学习,一种就是按人物的时间顺序排列,另一种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比如分工思想的传承,您在课堂上也按这种顺序讲过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不够,因为,在我看来,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道谁说过什么,谁有什么观点,更重要的是了解经济思想的发展,或者更进一步是要了解人类思维的方法,而用第二种思路进行学习会更好的达到效果。

另外,目前大部分的教材虽然命名为“经济学说史”,但是只能算是西方的经济学说史,对于东方的经济思想,几乎没有涉及。您在第一节课就说了中国古代产生了丰富的经济思想,但是,我觉得不仅是古代,在现代中国,对于市场经济的思考,甚至可以看作是一部血泪史:顾准先生1957发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第一次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却因此戴上右派的帽子;杨伟名先生提出“初级社会主义”、“收缩计划经济”、“分田到户”观点,也不免牢狱之灾。最后杨伟名自杀,顾准死于肺癌。虽然很多人似乎不屑于探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作为经济思想,我觉得应该加以重视。每一种学说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历史目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也是特定的历史产物。按照熊彼特所说的“从具体事物中展示逻辑,从行动中展示逻辑,并展示与想象和目的密切结合的逻辑”,我觉得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当之无愧是优秀的经济思想。但是,在经济学说史的课堂上,我们却很少有机会能接受到顾准、杨伟名这样的名字,这是让人叹惋的:在我们自己的国家,有人因为自己的经济理论死于非难(而且他们的思想还成为了当代经济的指导思想),但是在大学课堂上,我们却没有加以重视,似乎也觉得没有必要重视。这不仅是对已故学者的不尊重,更是对人类思想的一种漠视。不过,您在课堂上说,经济思想向经济学说演进的关键在于:经济理性的成长,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否也有成长为学说的可能呢?对于这点,我觉得中国的经济理性显然在成长,数学等工具也是可以拿来用的,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与政治的紧密联系是否会阻碍或促进这一过程呢?

                                                      学生:某某某

2008416

 

某某某同学:

对你提出的问题,我做一些说明。

你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课程内容结构的问题。

我也设想过这种做法,就是将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成不同专题,如分工理论、货币理论、价值理论、工资理论、地租理论、利润理论、利息理论、产权理论等,沿着历史线索揭示其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规律。这样做的好处是对理论发展的线索会把握等更加清楚一些,对理论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一些。

有一些思想家做过这样的工作,比如马克思做过“剩余价值思想史”,施蒂格勒做过“分配史”等等。但是,这种做法首先是难度很大。你要知道,这其中任何一个理论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门学科。目前还没有人完整地整理过全面的学说史专题理论。我也在尝试做这方面的工作(总结和整理在财产权理论史),但是目前只在局部取得进展,还不足以应用于教学。

不仅是工作难度的问题。还有一个理论与历史结合的问题。任何经济理论都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经济理论,因此对理论的理解离不开对历史的把握。如果不是分别介绍各个历史时期思想家的思想而是将他们的思想分成专题介绍,历史可能被割裂。要知道,理论自身是不会发展的,发展的是历史。强调理论的联结很容易忽视历史背景。以人物为主题进行介绍其实正是因为人既是思想发展的主体同时又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亲历者。历史,不论是社会史还是思想史,其实都是人的历史。所以,爱默生说:“没有历史,只有传记。”

目前教学肯定是有局限的。但是,这可能是目前学说史教学唯一的形式。没有一部学说史教科书不是这样处理的,中国的或者国外的。即使熊彼特的不适于作为教材的《经济分析史》,也是按照时间线索和人物线索来组织材料的。我这样说不是在逃避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的创新的责任,也不是为了保险,而是因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这是目前最好的形式。

你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课程或者学科设置的问题。

学说史或者思想史类的课程应该有两门,一个是经济学说史,介绍西方经济学的源流和演变,二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介绍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和演变。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很多学校都没有开中国经济思想史——其实,即使开了,由于中国经济思想更加零散,与主流经济学距离更加遥远,其教学也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你所说的顾准等人的经济思想,应该属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内容。这些内容也可以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样的课程出现。

经济学说史,介绍西方经济学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根据课程设计者的兴趣爱好或者研究倾向,可以有不同的主线,比如传统马克思主义者编写的学说史教材,就以价值理论作为主线(恩格斯说,价值理论是经济学说史的一根红线),最近看亨特编的思想史,就以和谐与冲突的交替作为主线。但主线也只是主要线索,体系的丰富还需要各种理论。当然,编写者可以根据历史和现实的需要进行选择。

我需要对你的这个说法做个评价——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道谁说过什么,谁有什么观点,更重要的是了解经济思想的发展,或者更进一步是要了解人类思维的方法——我想这可能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想法。

我想提出的问题是,如果对各个时代有哪些思想家关注一些什么问题,他们对这些问题是如何思考的,如何阐述,如何解决缺乏一个基本的理解,如果对各个时代思想家的重要著作都没有阅读没有了解,怎么去理解经济思想的发展,怎么去发现经济思想发展的逻辑,怎么去探索人类思维的发展?相反,如果你了解了各个时代思想家思考问题的背景,了解了思想家们的基本思想,对思想发展的认识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努力,进步!

                                                 赵峰

                                                 2008417日凌晨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