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赤脚冠军印象

刘植荣 原创 | 2008-09-25 10:29 | 收藏 | 投票

埃塞俄比亚赤脚冠军印象
文/刘植荣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看的项目不多,但我一定要看有埃塞俄比亚选手参加的中长跑项目,要为他们加油,因为我在埃塞俄比亚,知道他们是怎么训练、怎么成长的,我很敬佩他们。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中长跑运动员的表现在我意料之中:8月15日,埃塞俄比亚选手提鲁耐斯·迪巴巴(Tirunesh Dibaba)在女子10000米决赛中,以29分54秒66的成绩打破该项目奥运会纪录,获得冠军;8月17日,埃塞俄比亚长跑名将凯内尼萨·贝克勒(Kenenisa Bekele)获得男子10000米决赛金牌,同样打破奥运会记录,同胞海斯以27分2秒77获得该项目的银牌。 

我在埃塞俄比亚,经常见到一些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像中国这样的训练基地,他们就在开放的石子山路上跑,没有营养师,没有王八汤喝,好多运动员赤着脚跑,也许他们买不起鞋子,也许他们故意在艰苦的条件下训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能肩负起大任。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训练营地,其实也就是在恩头头山的山路,那里有好多桉树林,一次,肯纳尼萨·贝克勒还在训练中竟遇上了狮子! 


埃塞俄比亚中长跑项目的奠基人阿贝贝·贝基拉(Abebe Bikila)是连续三届奥运会马拉松项目的金牌得主,在1960年的第17届罗马奥运会上,28岁的他赤脚参赛,以2小时15分16秒的成绩打破男子马拉松奥运纪录,夺得埃塞俄比亚历史乃至非洲历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成了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这枚金牌就在珍藏在距离亚的斯亚贝巴不远的恩头头山的国家博物馆里。(因为该博物馆不允许拍照,我未能拍下非洲第一块奥运金牌的照片,很遗憾。) 

一天上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住内罗毕的一位记者给我打来电话,他说要采访埃塞俄比亚的中长跑名将肯纳尼萨·贝克勒,问我和他熟悉么,能否介绍他采访。我问他是怎么知道我电话的,他说,是从我写的一篇文章《吃在世界冠军家》找到我博客,从我博客上得到我的电话的。《吃在世界冠军家》写的是埃塞俄比亚的世界女子马拉松前冠军Gate Wami小姐,退役后自己开了家名叫Eva Hotel的酒店,她自己很少接受采访,我知道她丈夫的手机号码。 

获得北京奥运会男子10000米冠军的凯内尼萨身高1米70,体重62公斤,1982年6月13日出生在Oromo州Arsi省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他成绩的取得,完全凭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他说:“我曾经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而饿着肚子训练,曾经因为没钱买鞋子而赤脚比赛,也曾经因为没有路费而失去比赛机会,”他从2001年到现在,在男子中长跑项目上,共获得了13个世界冠军。 

现在,虽然肯纳尼萨·贝克勒凭着一堆世界冠军奖牌摆脱了昔日的贫穷,但他认为自己的成就是贫困造就出来的。他真诚地说,贫困对埃塞俄比亚人是一种考验,但也正是贫困造就了他们藐视一切艰难的决心。而他也将继续迈开双脚一路向前,为自己,也为埃塞俄比亚跑出一片崭新天地。 

提鲁耐斯·迪巴巴身高1米55,体重44公斤,1985年6月1日出生于埃塞俄比亚Oromo州Arsi省Chefe村,在家6个孩子中排行第四。迪巴巴是埃塞俄比亚乃至世界最优秀的女子5000米选手,目前的女子10000米排名第一。竞争激烈的田径世锦赛上,提鲁耐斯共夺得5000米和10000米项目的5枚金牌。2003年的巴黎世锦赛上夺得个人职业生涯的首枚世锦赛金牌时,她才18岁,是夺得田径世锦赛金牌最年轻的选手,提鲁耐斯还夺得四枚成年组越野世锦赛金牌。 

迪巴巴平常的训练条件十分艰苦,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迪巴巴曾饿着肚子训练,又因为没钱买鞋子而不得不赤脚比赛。她说:“虽然我们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战争、贫穷、艾滋病等,但我必须要为国家做些事,必须把我那部分工作做好。”在迪巴巴心里,没有什么比为国争光更重要的了。 

迪巴巴家族在埃塞俄比亚堪称中长跑名家,她姐姐Ejegayehu Dibaba 是雅典奥运会女子万米银牌得主,妹妹Genzebe Dibaba是世界越野锦标赛青年组的冠军,堂姐Derartu Tulu则是两届奥运会女子万米冠军得主。 

我经常给身边的人讲埃塞俄比亚中长跑运动员赤脚训练的故事,埃塞俄比亚的冠军是赤脚跑出来的,鼓励他们遇到问题要设法解决问题,而不要怨天尤人;要从自己的主观找问题,而不要一味地埋怨客观;做任何工作都要创造条件把工作做好,而不是要条件、等条件。我曾在《人民武警报》第一版发表一篇文章——《“鸟枪”未必都换“炮”》,说的就是这种人。

个人简介
刘植荣,独立学者,媒体评论员。 qq:327954416
每日关注 更多
刘植荣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