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前说教育——电影《死亡诗社》评论(9月7日)

贾春宝 原创 | 2008-09-07 20:45 | 收藏 | 投票

教师节前说教育

——电影《死亡诗社》评论

 

关键词:死亡诗社  为人父母  学校教育  教师节

 

新的一年的教师节又临近了,想本人自从离开学校不做老师,也已经15年多了。虽然在心里一直以老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且也始终没有什么越轨与不检点的行为。但毕竟学校与老师这些字眼距离本人是渐行渐远了。甚至在22个月前就在文章中说,不希望被别人称作老师。

《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是彼德-威尔导演的电影,大体的故事情节发生在一个大学预科的贵族学校中。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在其中扮演一位富有激情的文学老师。最终却由于不能被传统的教育所容纳而在争斗中成为失败者。《死亡诗社》1989年在美国上映,票房高达1.4亿多美元,并曾经获得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编剧汤姆-舒尔曼最终夺得最佳剧本奖。

影评家说,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揭示在校园中,传统与现实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以及保守与创新之间的对立,但本人认为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死亡诗社》取得如此高票房的深层原因大约就是出于作品与公众之间形成的共鸣。人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在跟外界冲突的过程中总是发现自己的无助,总要把自己的一些激情、梦想、个性等等东西逐渐收敛起来,并把行为举止朝主流社会所要求的标准倾斜。而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内心总是会有些无奈,人对自己无法改变的东西总是心存向往的。在这之间,起最大作用的就是父母、学校与社会这一体系中的三个环节。

在这里简要探讨父母、教育与社会的问题。

 

先说学校教育。

从学校的教育体系方面讲,私立预科班以及重点中学都是通向著名学府的捷径,而有了高等学府的光环,就会在就业上有保障,成为自食其力甚至在父母的价值观里有卓越成就的人。

显然,学校教育是为了达到老一辈人需求的。核心是在继承而非创新。是在用上一辈人的标准去引导并教育孩子,孩子们的任何出格行为都被视为离经叛道。越是优秀的学校就越要以严格的纪律著称的。

保守、顽固与激情个性之间原本就是对立的,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每个人都曾经激情,都曾经有自己的个性,但融入社会就会逐渐被磨平棱角,“泯然众人”,这个与其说是社会的力量,倒不如说是父母的力量、更是教育的力量。

从《死亡诗社》我们不由得想起另外两部类似题材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和《闻香识女人》,这些都在揭示学校教育和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体系中,告密者得到了荣耀,不出卖朋友的人却受到惩罚。社会是接力赛,老一辈人总是希望子女可以继承他们的事业,道理上只有不断地子承父业,才能够形成名门望族。

我们不禁要问,教育是在继承还是在创新。

如果学校成为父母意愿的执行者,那么教师又何以自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再说父母教育。

当我们提到父母的时候,都是心存敬畏的。父母给了子女生命,抚养他们、让他们去接受教育甚至出国留学,在他们身上投资,在人通常的价值评判标准上,父母之恩是无私的,父母之命是不能违抗的,父母的胸怀是包容一切的。似乎假如子女忤逆就是不知好歹,不顺就是不孝,就是不能知恩图报。这是社会的主流,更是人性评判的底线。

年轻的时候,想做大事的人总是叛逆地认为父母的话是最不能听的,因为虽然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但从内心无不希望假如孩子不能光宗耀祖,能够平安、健康地活一辈子就可以了。等到韶光不再,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平庸之辈,甚至在原地打转。因此,就会反过头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听父母的话,并循环着一句魔咒“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如此往复。

每个父母都习惯性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生命的延续,可以继承自己未完的事业或者是延续自己生命的辉煌,让子女继续沿着自己设定的道路走下去,并把这称为爱,社会也广泛地把这当作“爱”——甚至增添了神圣的成分,披上了神圣的外衣。

——真的是这样吗?

 

本人的一位朋友曾经有一个观点:父母的望子成龙对孩子是最大的伤害,孩子似乎成为父母的财产,听命于父母,不能有任何自己的思想与决断。同时,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要剥夺他们思考的权利,至少在中国古代有一句话是流传得比较久远的,叫“养儿防老”,那就是抚养孩子的目的不是对孩子有什么责任,而是为了在自己老了之后有人可以照顾自己。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么为人父母又有什么可夸耀的?给孩子的爱从一开始就不是无私的,恰恰是最大的自私。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孩子是谁的财产?是父母的还是他们自己的?  

当然我们知道,父母为子女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也不是自私的,而是客观的社会评价标准。幼稚地以自己的好恶来处世,不仅不会有成就,甚至会被社会的车轮碾成粉末。但一切的真爱都不是有条件的,任何有条件的爱,当付出爱的同时就期待有回报,那种爱本身就是交易,就是投资,就是极其世俗化的东西了。

感情是不可以测量的,父母最大的无私就是不去强行干涉子女人生道路的选择,不去影响孩子的思维角度与思维方式,给他(她)足够的生存空间,对其个性给予充分的尊重。

 

最后说社会。

父母、学校对孩子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源自社会的要求,传统的主流教育是在传承而不是在改变社会。

每个孩子在心里都在默默地对自己说:壮美的戏剧正在上演,而你可以献上诗篇。

每个孩子都需要换一个方式看待世界,不要考虑作者的想法,而要考虑自己的感受。

“花开堪折只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种在拉丁文中被称为Carpe Diem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在学生阶段的每个人都曾经有的冲动。

我们需要在教育体制中,时刻避免抹杀天性,解放创造性。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发扬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性地去生活。

 

因为观点总是具有趋同性的,人都有被人接受的需求。人不能为社会所容,不是自己的耻辱,更大的是家族的耻辱,甚至是说这个人“没有家教”。

不管是对父母对学校还是对社会,人都渴望被接受,甚至去企求被接受,否则似乎就是失败,与其说是孩子自己的失败,不如说是父母的失败,更是家庭的失败。

孩子们的一切都是由父母设计好了的,但那不是孩子自己选的道路,是别人要求他们去做的。

每个孩子都从自信到自卑,从不可一世到俯首称臣。从鲜活的生命最终变成尘土。

人从多大程度上是在为自己、为了自己的情感与生命而活着呢!

 

贾春宝

200897日星期日

   电话:13269258122

   MSN: chunbao70@hotmail.com

   QQ469063961

   E-mailbekings88@yahoo.com.cn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 

 

个人简介
所涉及的领域从公关到广告、从商务活动到旅游会议、从营销到传媒、从教育培训到顾问咨询,从投融资理财到企业管理、从资本市场到产业链、从战略规划到企业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实践。 从1994年起开始接触并持续关注北京的房地…
每日关注 更多
贾春宝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