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为中国人权毕其一生的老人

段绍译 原创 | 2009-01-06 09:26 | 收藏 | 投票

 

 

一位为中国人权毕其一生的老人

                      ——庆祝茅于轼老人八十寿辰

 

    中国有今天,要感谢三位老人家。第一位是邓小平,他用“试一试,看一看”将中国从深邃的黑洞中走出来。第二位是张五常,他用“佃农理论”加速了中国市场经济的步伐,让中国的经济改革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第三位是茅于轼,一位毕其终生为人权而战的老人,用他毕生的精力为中国的人权与社会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2009114是茅老师的八十寿辰,这是值得中国人民庆祝的一天。“中国有今天,茅老师功不可没”!这是张五常老人家在《佃农理论》四十周年论坛上说的。是的,对中国做出贡献的人很多,但是对改变中国贫穷、改善中国底层群体的人权做出如此大贡献的人却不多。经历过抗日战争,目睹过国共内战、新中国的成立,文革的大起大落,改革开放的雄起,直到今天还健在的老人家,中国没有多少了。可以这样说,茅老师八十寿辰是中国的荣幸。年轻人不知道,中国过去是什么样子的?比起中国现在的繁荣,这两者之间经历了太多太多,我们年轻一代是无法体会的,茅老师知道,张五常老人家也知道,所以当谈起新劳动合同法对劳苦大众的影响时,他们显得很无奈和担忧。他们都是为了中国,为了中国能有美好的今天,更是为广大的农民不再像过去那样贫穷、挨饿,不再是一个无视人权的社会。

但是一些人对老人家不理解,认为人权不重要,认为讲自由就在讲不团结。中国有今天,正是因为老师在人权与自由方面的努力,让中国从过去一个贫穷大国走向了可以雄师全球的强国,不是全部的贡献,但至少是功不可没的,必不可少的。中国的战火就是为了不再遭受“剥削”,让广大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然而,日本帝国主义是打跑了,三座大山也推翻了,但中国人民还是贫穷得没有饭吃,在大跃进、大锅饭、人民公社的政制下,中国饿死多少人?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这是因为在公有制的共产主义观念下酿出的苦果。钱是国家的,是公有的,你家钱多过我家,你就是资本家,你就是在“剥削”人民,立即可以拉出去坐牢或枪毙,文化大革命酿成的悲剧我们很多人依然记忆犹新。

在马列主义“剥削”的价值观下,人人都不想也不敢做富人,人人都高喊无产阶级光荣与伟大。正如老师所说的:“1949年解放到1978年改革开始,这三十年就是仇视富人的社会。谁也不敢当富人。穷人最光荣,三代贫农才有资格提干,越穷越革命,越正确。一个人沾上一点富,立刻就倒霉。结果是中国变成了一个穷人国,绝对没有一个富人。”

这就是中国的过去,老师的贡献和伟大就在于高举人权的旗帜,推进了中国脱离贫穷,走向繁荣的进程。为什么需要人权呢?茅于轼给中国作出了解释:

人们参与交换是为了从交换中得到利益。凡是平等自愿的交换必定为双方所同意,因此必定能为双方带来利益。所以交换是能创造财富的(与不交换比较)。此财富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带来的利益。整个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就是自愿的分工和公平的竞争。因此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必定自发出市场制度。可是这与人类历史的事实相悖。交换在各个民族的早期历史中都反复地出现过,但市场制度都是近三四百年中才建立起来的。究其原因,是早先的人类社会不存在人与人平等以及在市场上自由选择的权利,人对财产的所有权也经常被拥有特权的分子所破坏。是人权思想逐步被确立的同时市场制度才得以发展和巩固。现今世界上凡是人权比较被尊重的地方,市场制度都比较健全;人权被破坏的地方都没有市场制度。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老师的八十寿辰是值得中国人民庆祝的原因了。市场经济创造了财富,从而也让我们的人权得到了尊重。如果说改革开放打开了繁荣的大门,那么繁荣的持续就一定要建立一个产权清晰、人权平等的社会,对人权的漠视,必然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繁荣与稳定。未来中国的路还有很长,中国在人权方面做得不够,有很多沙石,对中国人权的呼吁,不仅是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更是为中国的繁荣与稳定、国民生活的富裕、构筑真正的和谐社会的真谛。这就是老人家的用心良苦。

我是后辈,没有经历过那些兵荒马乱的生活,但这些基本道理我是懂的,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要繁荣,是离不开这些基本的逻辑和规律的。我之所以如此崇尚茅老师,不是恭维、也不是跟风,而是对这些基本的社会发展规律加以崇尚,规律是不可以违背的,只有遵循。老师一直为人权,为自由而战,这些正是他为科学、为真理而不懈努力,毕其一生的贡献。我相信中国人民会记住这位老人的,将来的历史也不会忘记这位老人!

 

后记:

    我与茅老师相识时间很短,08年才开始,但是我们在对真理的探讨面前没有距离。当我将文章发给茅老师之后,并没有因为我这默默无闻的晚生而销声匿迹,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茅老师不仅给予了我的回信,还将其文章《财富的不平和地位的不平》发来,看后受益很大,尤其是财富不平与人权两者之间的关系上,说的深入而透彻。

老师的一面之缘让我终生难忘,那是在深圳的《佃农理论》会议中,最后一天为老师主持,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老人家,给我的印象是那样谦虚、平和、儒雅!与老人家合了影,我把合影的照片放在我的书桌前,每当我看到这位老人,我就会告诉自己:中国人权的路还有很长要走,这需要我们这一代肩负起时代使命:为中国的人权而战,为中国的未来而战!

祝愿老人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周双文  (北京)

 

 

个人简介
与茅于轼教授唯一签有《拜师备忘录》的亲传弟子,先后担任过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和学术合作负责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MBA导师、重庆理工大学MPAcc研究生导师、段绍译快乐理财游学苑苑长、《新浪财经》理财专家及茅于轼教…
每日关注 更多
段绍译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