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0比1,“国考”高热背后的世态人心

王红领 转载自 搜狐网 | 2009-10-26 19:44 | 收藏 | 投票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结束。截止到10月24日,已经有135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创下了历史新高。不难想见,录取比例也将随之走向一个低点。据报道,报名最热的岗位——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欧洲处“主任科员以下职位”,其考录比竟然达到了4080比1。如此惨烈的竞争局面,恐怕只有在电影中才可以领略到。除了“冠军”的一枝独秀之外,其他中央机关和海关税务部门的职位也都炙手可热,千人争抢一个名额的局面比较普遍。难怪消息一经披露,网上立即发出一片“悲鸣”之声。

  与往年相比,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的门槛高了不少,饶是如此,也挡不住报考者汹涌而至的热情。从报名情况看,考生对职位的关注表现出明显的冷热不均。连续两年,最热门的职位都出现在中央机关。而气象、教育、公安等职位则少人问津。

  公务员考试的持续高热,形象地反映出当下人们的就业心态。一方面,这可能意味着公务员形象在大众心目中日益趋于积极和正面,因而更值得去争取。但从“理性人”的角度去分析,这只能意味着公务员岗位已经超越普通白领,成为有着较高回报率的稀缺社会资源。

  公务员岗位何以变得稀缺,这是不难理解的。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之后,要想成为公务员、当干部,只有华山一条道可走,那就是参加国家或地方的公务员考试。考试的门槛虽然越来越高,可一旦越过了它,就拥有了非常稳定的职业和良好的上升空间。在提供个人机会方面,公务员考试显然有着高考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也就难怪,越来越多的人把国家公务员考试称之为“国考”。

  但公务员岗位的高回报率却不是显而易见的。有人认为,公务员岗位之所以成为香饽饽,是因为公务员普遍拥有超出社会平均水平的福利待遇以及其他潜在收益的可能。这样的想法多少有点道理。但是,从公开的资料看,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近年来并无显著提高,所谓的潜在收益,则随着体制和法律的不断完善而被大大压缩。很显然,公务员的收益水平与报考人数持续高企并不是正相关的。有一种分析似乎比较贴切,那就是,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没有什么岗位比“稳定的岗位”更吸引人了。公务员正是集体潜意识中最为稳定的岗位,它比铁饭碗还牢固,因而被称为“金饭碗”。一旦捧上了“金饭碗”,几乎可以直接预见自己的退休情景。这可比朝生暮死的高薪白领职位诱人得多啊。

  国家机关当然也需要高质量人才,社会人才适度向各级机关流动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几千人争抢一个职位则是反常的。公务员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岗位,公务员考试取代高考成为“国考”,则预示着社会心理的某种消极倒退和板结化,新的“官本位”思想又有招摇的趋势。无论从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还是社会生产力的充分激活而言,这都不是一个乐观的局面。

  公务员考试所反映出的社会心态不适,实际上是收入分配制度不适的内在表现。那些曾经拥有动人光泽的职业,似乎渐渐变得有些黯淡。而原本就很难吸引人才的边远地区和艰苦岗位,更缺乏必要的激励资源。如果我们看不到这种现象的发人深省之处,相反,津津乐道于“国考”的兴旺繁荣,很可能会陷入一种病态的陶醉。如此关头,难道不需要一记当头棒喝吗?

  

个人简介
说真实的话,做诚实的人。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每日关注 更多
王红领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