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blog.tianya.cn | 2009-11-10 11:55 | 收藏 | 投票

  
    作者:利奈尔 

    下面一段,是继续深化了这个道理。“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一段的语感读起来很舒服、很流畅,给人有一气呵成之感。我们下面一句句来学习。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这里省略了一个主语,就是易道。我们学习的这个易道,是可以与天地万物相互对应的,不论是大的阴阳变化,还是具体的爻象变化,都与天地之间,与我们社会人事的变化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参考、互相认识。十几岁的娃娃学《易经》,可能背起书来很厉害,八八六十四卦很快都能背熟,但是你要让他去用,就很不容易了。因为他没有在社会人事当中摸爬滚打过,没有历练就很难体会易道的深湛。如果我们有了人生阅历之后,再来体会《易经》的道理,尤其是一些学佛学道的朋友,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来看《易经》,就会有截然不同的体会。《易经》确实与我们的社会人事变化可以相互发挥、相互启发。我们学《易经》的时候,可以把卦象与人事对象进行对比参究,理解起来就可以深入一些。比如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变化,我们就可以通过《易经》的变化规律来认识和把握。同时对《易经》的卦象和辞句的理解,也可以从我们的人生经验中去找感觉,明白其所指。“与天地相似”这句话是很概括的说法,实际上是与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相似。

  我们书院学习《易经》,按本光法师方山易的传统来说,非常强调《易经》在社会人事中的运用,这方面我们要多加体会。正因为易道和我们人生之道是不相违背的,易卦的六爻变化,也与我们社会人事的变化很相应,对我们立身处世、在社会中建功立业都极具参考价值。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这个知,我们在前面第二章讲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的时候,把这个“知”讲得很细,也讲得很开。这里的知,和“乾知大始”的知是一个意思。按照本光法师的说法,就是我们的“一己阳明正知”。我们自己虽然是很渺小的个体,但我们的心不可小视啊!它具有非常阳刚、强健、光明、纯正的智慧。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或者学道参禅,首先要在心量上打开。我们不能让这个堂而皇之的阳明正知,成天就只会盯着股票、钞票,只会和柴米油盐打交道,只会在官场上勾心斗角……这些都是非常狭隘、微不足道的东西。因为这里说了嘛,真正把我们这个阳明正知发扬出来的话,是“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是可以周遍天地万物的,是可以接济黎民苍生的。

  我记得有一次去阆中参观巴巴寺,那是伊斯兰教一个叫嘎德林耶教派的祖寺,它的一座殿门上有一副对联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它的上联是“赖真宰脱二虑窥妙本不出吾性”,下联是“超万缘归一体视太极若在我身。”这个对联很精彩,很让人震憾啊!当时我一看,就觉得伊斯兰教的这一个支派很厉害啊,因为从这副对联里就可以看出其精神境界非常之高。后来跟里面几个阿訇一接触,果然都很不错。如果对这副对联有感觉的话,你精神的关注点就不可能停留在世间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上,心量一下子就能打开。窥妙本就是探索万事万物的本源,它就在我的心性当中啊!太极就是大到极处才称为太极,视太极若在我身,太极就好像在我的身上。这副对联的横批是“观妙入微”。你看人家这副对联,把易道的最高境界和具体修持的微妙方法全都融为一体了。所以我们体会易道,体会乾之良知,体会坤之良能,确实就能够把心量打开,让心中的阳明正知周遍万物,这样就可以兼济天下。

  宋儒说得好,我们学习这些东西,就是要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心量。人的心量真的是非常之广大,可以量包太虚啊!我们现在有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有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无论是对社会制度的认识,还是对自然界的探索,乃至于对宇宙太空的认识,包括发达的现代心理学对我们精神的认识,等等,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啊?都是由我们心中产生的,是从我们一个个念头中产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念头是可以无所不包的。

  在西方宗教中,最根本的说法就是上帝创造人。但是我们仔细推敲之后就会发现,哪里是上帝创造了人呢?分明是人创造了上帝嘛!《圣经》、《古兰经》通通都是人写出来的吧,上帝、神的观点,也都是人的体会,是从人心里产生出来的嘛。人们体会到天地间有一种无形无相、却又无所不在的东西在发挥作用,然后就命名其为上帝、为神、为真主、为道,然后分别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系统,然后在人群中进行传播,就成了各种宗教。其实《圣经》里面说的很清楚,神是无形无相的,是不可揣测的,人的思维不可能抵达上帝。这很奇怪哦!是人心创造了神、上帝,可人的思维又不能抵达。想想为什么?这里说“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就是这个意思啊!禅宗经常说“佛魔不到处”,就是指我们心的般若之体,没有什么能够超过它,也没有什么能够抵达它。从《易经》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乾知大始”,就是这么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下一句“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旁,实际上应该加个单人旁,叫做傍,是依傍、陪伴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座学易的各位君子,今后都是要依傍易道而行的,随时都有易道做伴儿。我们随便走到哪里,再孤独再寂寞的时候,都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有易道在陪伴着你啊!一辈子打光棍也没啥了不起,有易道陪着你嘛;就算一辈子蹲监狱、做苦力也没啥了不起,易道与你是形影不离的。

  我们冯老师在文革的时候,以现行反革命的罪名被抓到监狱里去。上次我采访老爷子的时候,他说当时自己也是很有英雄气的,首先想到的就是《易经》中的两句话:“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为什么独立不惧呢?有易道在陪着你嘛。遁世无闷也是这样,在监狱里面关起,也没啥好郁闷的。周文王被关了七年,就在监狱里面推演出了《周易》六十四卦,很有成就嘛,一点都不郁闷。所以,学易有了入心的感觉以后,就能够做到“旁行而不流”。不流,就是不会随波逐流,就是可以随处做主的,牢牢地安住在主位之上的。真正体会到这一点,就可以做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就像济公和尚一样乐天知命,虽然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但一天到晚都是优哉游哉的,念一声“阿弥陀佛”就无忧无虑无烦恼了。旁行而不流,自然就会乐天知命,就不会忧愁烦恼。

  我们今天在座的这位小伙子,很快就要去出家,非常了不起啊!我们听着也是欢喜赞叹。他为啥有那么大的决心呢?就是因为相信“旁行而不流”嘛!能够放下万缘,专心出家修学,是非常难得的,要有很大的福报才行。我们在座的其他各位,虽然没有出家的福报,但在家同样也是“旁行而不流”嘛!大道随时都陪伴着我们,想离开一丝一毫都不可能。你不能说,大道啊,我失陪一下,要去上趟厕所,你在门外等我一下。根本不可能嘛!因为我们本身是道的产物,一切都在道中。你的心性、你的乾之良知本身,就是大道的最佳体现。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