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一个误读——自然界的和谐与残酷

张广强 原创 | 2009-11-11 09:32 | 收藏 | 投票

  

人类的一个误读——自然界的和谐与残酷
         与星洪先生商榷

  

  上午看了星洪先生的文章:《自作聪明的人其实很愚蠢》后,心中产生了很多感想,现写出来与星洪先生商榷。

  先生在文章的开头写到:“自作聪明的人其实很愚蠢,现在是越来越被证实了;在很多方面,倒是很多动物,常常可以给人类当老师的。”接着举了两个例子。“先说一种小虫。它们一代代地在没有水分的大漠中生存繁衍,人们开始很纳闷,它们靠什么活着?一个自然类电视节目展现了这个场面:清晨,沙漠中的小虫们早早起床,打开房门,一只接一只地从沙丘底部它们的家爬上来,在沙丘顶上列队,一大排地立起身子,把它们光滑的背甲对着同一个方向,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会有一阵清风从这个方向吹来,抚过沙丘的表面,爬上小虫的身体。风缓缓地,软软地,悄悄地来,小虫长时间一动不动,在它们的背甲上也悄悄地凝起了水珠,这是晨风带来的仅有的一点湿润,水珠越来越大,它们相互融合,终于,成了一颗水滴。水滴从小虫的背上留下来,流过它的脖子、脑袋、鼻子,最后,流到它的嘴边,成了这只小小的甲壳虫一天赖以维系生命的甘露。”后又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上面的例子说明了小虫们为生存表现了非凡的“义”的话,再说说动物们的“情”:有人为装修家拆开了墙壁,这是一种中间夹着木板、两边垒以泥土的空心式墙壁,他拆开后,发现一只壁虎困在那里,一根钉子从外面钉住了那只壁虎的尾巴。那主人觉得又可怜又好奇,仔细看那根钉子,他惊讶了,因为那钉子是10年前盖那栋房子时钉的。那只壁虎竟困在墙壁里整整活了10年,黑暗的墙壁里的10年,真神了,尾巴被钉住了,一步不走动的那只壁虎到底靠吃什么活了10年?那位主人暂时停止了工程。仔细观察起来,过了不久,不知从哪里又爬来一只壁虎,嘴里含着食物……那是多么长久的生死不变的一种“感情”啊,我们人类常常把它视为“本能”,可现在我要说,那是许许多多人都应该为之汗颜的高尚的动物的爱啊!”由以上的两个例子,作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学习动物,反思自我,我倒是有如下一些感受:人,应该尽可能地接近自然地生活,可持续地发展,与自然界所有动植物们平等地去生存。而对于“爱”和“情”,则应该放到自然和理性的双重角度去对待,总之,理性最终要服从于自然。”对于星洪先生的观点,本人不敢苟同。

  作者在文章中所写的小虫的所为,并不存在着所谓的非凡的义的问题,只不过是小虫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总结出的一种生存的办法而已。每一个小动物为了生存,为了不被大自然淘汰,都有自己应付大自然的小技巧,小办法。如果做不到,它就会被大自然无情的淘汰。这种小聪明、小办法与人类的卫星上天,宇宙飞船翱翔太空等大智慧相比,就像露珠与大海不可同日而语,荧光与日月不可同辉。至于文章中所说的壁虎的爱更不能与人类爱相提并论,人类中比壁虎更感人的爱的故事太多太多。

  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就是星洪先生的这种观点。认为大自然是和谐的,大自然里的所有东西都是美好的,都值得人类去学习:动物可以当人类的老师,人类应该尽可能的回归自然,接近自然,人类应该与所有的动物植物平等地去生存。另一种则认为:大自然是残酷无情的。大自然到处潜伏着危机,到处充满了杀戮。人类的很多丑陋、恶习、都是动物本能的表现。人类应该逐步的摆脱原始的兽性,建立起人类的文明。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自己的偏见,都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误读。其实,达尔文在他的进化论中早已经说得很明白。自然法则是什么?无非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无论是大自然中动物植物表现出来的和谐也好,残酷血腥也罢,都是一种表面现像。说白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并不存在所谓的和谐与残酷。动物植物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也就是人们说的所谓的和谐关系,又存在着相互残杀,相互争斗的血腥关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残酷关系。但这两种关系都不是所谓的动物的残暴和善良所决定的,剖开表像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动物植物自身的生存需要决定的。老虎、狮子吃饱后决不会再伤害小动物,根本不存在老虎、狮子天生残暴的问题。食草动物很温柔。但它们为了生存不一样要伤害植物吗?所以我说,所谓的自然界的和谐也好,残酷也罢,都是人类凭自己的感情来对自然界的主观评判,都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误读罢了。

  无论是人与动物,还是动物与动物之间都不可能平等地去生存。这个道理很简单: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本身就根本谈不上平等。自然法则本身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平等吗?食草动物吃草合理吗?鸡鸭鱼肉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是人的美食平等吗?不要动不动就用爱和情说事,任何动物都是对同类之间存在爱,而对另类都是残酷无情的。
个人简介
张广强、男、回族、1957年4月出生,辽宁省本溪市人。1985年毕业于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1年结业于河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文秘专业进修班。撰写发表了二十几篇具有指导性的学术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省…
每日关注 更多
张广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