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blog.tianya.cn | 2009-11-11 11:51 | 收藏 | 投票

  
    作者:利奈尔 

    第四章最后说到了“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我们再三强调,《易经》里面只要提到“神”,就一定要往我们的心性上来体会,要结合佛教的般若之智,来体会“神无方”和“易无体”。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五章。这一章在整个《易经·系辞》里面非常出名,历来在儒、释、道各家的引用都非常多。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对这一章基本都是耳熟能详的,甚至于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普通人,对中间的句子也不会太陌生。比如里面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等等。这些语句都是大家平常爱用的,说明这一章确实在社会生活当中流传得非常广,在我们整个文化传统当中也非常重要。由此可见,这一章在整个易道精神之中是极其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多举一些例子,多发挥一下。下面请看原文: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易经·系辞》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凡是学《易经》的人,没有不把这一句挂在嘴上的,我们可以把这一句当作对道的一个定义。在本光法师的方山易里面,是把一阴一阳换一个位置,本光法师在讲这一段的时候,是说“一阳一阴之谓道”,凡是涉及到“阴阳”的时候,本光法师讲的都是“阳阴”,是阳在前,阴在后。

  上一周,我们赵当家看了本光法师的方山易以后,觉得方山易简直就是专门为中医扶阳派打下的理论基础。赵当家前一阵到北京去参加全国中医的扶阳论坛,在整个中医界,这么二三十年来,这恐怕是最热闹的一次。本来预计的是一百多人参加,结果来了几百人,会场都挤不下了,赵当家都差点没有进去,感觉到中医的这个流派,已经有点当代显学的气象了。但是,扶阳派从理论到实践,真正水平很高的人现在已经非常少了。扶阳派的理论与一般传统中医的理论,在体会和解释上有不一样的地方。作为中医来说,本来讲的就是一个阴阳的平衡,但怎样调节这个平衡,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扶阳派是通过对我们身体阳气的提升来进行调整,阳气提起来以后,阳主阴从,阴的部分自然就会随之得到调整,阴阳就自然会达到和谐。所以扶阳派的着眼点是在阳上,与本光法师的方山易,理论出发点是一样的。

  当然,本光法师的《易经》,着眼点是在我们心性的修养上面,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本光法师强调的,同样是阳主阴从,强调的是在我们的精神修养之中,要树立一已之阳明正知,要把我们心中、精神当中光明的这一面树立起来。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看本光法师的方山易,与其它各家易学的确是不一样的;方山易探究到了阴阳学说的源头上,尤其是在对乾坤二卦本质的理解上,比起诸家又高了一筹。

  过去我们都认为,《系辞》是孔夫子所作,圣人手笔是没有人敢随便挑刺,没人敢说中间有什么问题。过去一些真正的易学大师是有所体会的,虽然感到《系辞》中有点问题,也都不敢明说,只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最多在自己的注释里面暗示一下。这么多年来,真正敢于对《系辞》的某些说法进行公允、公开批评的,只有本光法师!他老人家是站在佛家易学、华严易学的高度上,对《系辞》里面好的东西,就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崇、大力弘扬,对中间一些模棱两可和僵化肤浅的部分,他也是毫不客气、有理有据地进行批评。只有在禅道上真正的过来人,才会有这种气魄的。在本光法师身上,就有那种“见佛杀佛,见魔杀魔”的大禅师本色。如果没有对禅道和易道的明彻通透,这种英雄气是不可能散发出来的。我们在这里学习《易经》,尽可能地要以本光法师的说法为主,然后以其它各家的说法为参考。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次讲《易经》,从一开始我就想把这个话翻过来,直接就说成“一阳一阴之谓道”。但是自己这么多年来,一张嘴就是阴阳,没说过阳阴,一时反而改不过口来。当然,这个次序倒也无所谓,只不过我们心里要清楚,《易经》是“乾知大始”的,乾卦要放在首位,要作为一个最根本的开始。“坤作成物”,坤卦体现的是乾卦精神的具体作用,是遵从于乾卦精神然后形成天地万物的。所以准确来说,应该是“一阳一阴之谓道”。

  这一句很有说头啊!在传统文化中,天天都在说这个道,处处都在讲这个道,可以说一丝一毫都不能离开这个道。我们龙江书院自从冯老师创建开始,就在讲这个道。我到龙江书院来听的第一次课,就是冯老师讲《道德经》的第一课,讲“道可道,非常道。”老爷子讲了几年的道,从小课堂讲到大课堂,现在我们又接着讲。公益课上,胥孔林老师刚把《道德经与太极养生》讲完,陈萍利老师又接着讲《论语》,还是在谈道。那么,到底什么是道呢?传统文化随时都在谈道啊!这里,《系辞》就下了一个定义,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就是道,但一阴一阳真的就是道吗?真正的道,就是这一阴一阳吗?实际上也未必。唐末的时候,赵州禅师的弟子问他:老和尚,请问如何是道?赵州禅师说:墙外的。院墙外头那条路就是道嘛。弟子说:不是啊,我问的不是那个道。赵州禅师就说:那你问的是哪个道呢?弟子说:我问的是大道。赵州禅师说:“大道透长安”。你不是问门口这条小道,是问大道,最大的道是国道嘛!国道是一直通到首都长安的嘛!哈哈,一下就把这个问话堵死了。为啥子赵州禅师要给弟子打岔,不好好给他说什么是道呢?《系辞》这一章不是一开头就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吗?难道赵州老和尚不知道这个标准答案吗?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赵州禅师如果真的以“一阴一阳之谓道”来回答他,那好,新的问题马上就会来了。请问老和尚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呢?你给他解释了阴阳,下面又会生出新的问题来要你解释,这样越解释越多,真正离道就是十万八千里了。这就是袁焕仙老太爷经常爱说的“转解而缚转坚,转辩而义转渊”。你解释得越多,他就越会钻到语言文字的套子里出不来,就越是掉到无底深渊里去了。你要想把一个真实的道说出来,那是不可能的,历史上的大圣大贤,哪怕是老子,也只说了个“道可道,非常道”。套用《金刚经》里面的句子,这个“一阴一阳之谓道”,即非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名一阴一阳之谓道。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