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奈尔 分类:易经讲义
在古人看来,学习易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有一句话叫做“用神不用蓍,用知不用卦,未卜而知吉凶”。说白了,你真正把易道学通了、学精了以后,根本用不着拿什么蓍草数来数去,根本用不着把几个铜板丢过来丢过去。你只需要临机一动,用自已的阳明正知一照,根本用不着卜卦,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历历在目了,根本不需要去观察卦象里面象征的是什么,不需要知道卦辞里面写的吉凶祸福等等。这就是“未卜而知吉凶”,用不着去打这个卦,就知道吉凶祸福了。人为什么能够达到如此境界呢?就是因为“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对于过去未来,通过你的精神,现量就能够认识得清清楚楚。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这里所说的“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在中国古代,理想中的最高领袖就是古之圣王,就是以圣人为王。在佛教中称之为转轮圣王,就是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圣者领袖。按照西方的说法,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面,将其最高领袖称之为哲人王。其实,东西方的最高智慧在这上面的认识都是差不多的。所谓哲人王,就是印度人心目中的转轮圣王,就是中国古代理想中的圣人治世,总之,是由具备最高智慧的人来作为人类的最高领袖。那么,这样的伟大领袖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这里所说的四个方面:聪明、睿知、神武、不杀。
首先要聪明,耳聪目明,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明察于秋毫之末,不会被任何人或事物所蒙蔽,这就是聪明的含义。但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仅仅是聪明还不行,还要有睿智。你虽然聪明,能够明察于秋毫之末,但是过去说“察见渊鱼者不祥”,你连深渊里面的鱼都能够看清楚,那这个事就很不吉祥。为什么呢?说白了,天底下事无巨细、无论什么好事坏事都逃不过你的金睛火眼,设身处地地想想,你烦都烦死了,气都气死了,累都累死了。本来我们一天到晚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多,有些事情你看不到还好些,看到了那就是麻烦上身。但是,睿智的人就不会这样。一个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虽然人世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他都看得非常清楚,但是他就是不为所动,表面上还可以像猫头鹰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可不是真的一沓糊涂,而是心能容物,可以明明白白地藏污纳垢。
一个人做到聪明睿智,大智若愚,人生的境界当然就很高了。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光这样还不行,他还需要神武,要有权威感,在精、气、神上面要体现出一种威严、决断,有一种大无畏的勇气和力量。如果没有神武,只有聪明睿智,如果你遇到了那些厉害的死对头,或者是专门唱反调的人,你光装糊涂还不行,你就把他慑服不住,把事情摆不平。按佛教的说法,不仅要有慈眉善目,还要有怒目金刚,不仅要显慈悲相,必要的时候也要显一显忿怒相,要使用一下降伏法。所以,一个领导者不仅要聪明睿智,同样还要有神武的精神,要有一种不怒而自威的气势。
最后一点也最关键,那就是“不杀”。我们看历史上的商纣王,他就称得上是聪明睿智,威神勇武,非常厉害,人人都怕他。史书上评价他是“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但是,就是因为他残酷嗜杀,这才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最终成了亡国之君。所以,你具备了前面三个条件还不行,最后还能够“不杀”,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那就了不起了。大家试想一下,一个聪明绝顶、且武功天下第一的高手,如果他不喜欢到处打架,而是喜欢当和事佬,面对着江湖上打打杀杀的事情,当他往中间一站,给大家拱拱手,说一声“以和为贵嘛,赏兄弟一个面子吧!”这时,谁还敢打打杀杀呢?这样的人当上了武林盟主,江湖上那些舵爷豪强们,就没谁敢乱来了。
这就是“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只有全部具备了上面这四方面的条件,才能够成为古人理想中的圣王,才能开创太平盛世的局面。
“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这样的伟大领袖,当然他是明白了天道的运行,同时又能体察、体恤民间疾苦。如果没有这种明于天而察于民的能力,那么他就称不上聪明睿智。“是兴神物,以前民用”,是兴神物,就是启用神赐之物,在过去的注释里面,这个神物就是指用来占卜的蓍草,或者是龟壳。那么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用神赐的蓍草或者龟壳等东西进行占卜,以作为指挥老百姓行动之前的依据。“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打卦之前要认认真真斋戒,这也是有道理的,我们在前面也反复说过,只有反身至诚,以一颗非常虔诚的心,才能获得对所占之事的感应,所谓心诚则灵嘛!
但是话又说回来,本光法师对这两句的评价是不高的,认为这里把蓍草、龟壳等这些东西给神秘化了,拜物教的迷信思想又抬头了。实际上,外物的这种所谓的神奇、所谓的珍贵,都是由我们人心所定。人认为它很神奇很珍贵,于是它就会很神奇很珍贵,反之如果人认为它很普通很低贱,那么它就会很普通很低贱。黄金白银,人人都认为它很珍贵,很多人都为得到它打破了脑壳,但是如果真正遇到了饥荒年代,三天三夜吃不上一顿饭,这时候恐怕再多的黄金白银也抵不过一顿饱饭了。所以,这些东西确实是由人心而定,并不是说它本身就有好高贵。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兴神物”这两句的立意的确不高。
在这些事情上面,还是佛教说的比较彻底。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简单说就是生命所存在的这个世界,这一切东西都是由心识所规定出来的,所幻化演变出来的;万法唯识,万事万物万法都是通过人的精神,才得以被认识,才得以显现出来。除此之外,哪里有什么“神物”可言。对于这点,大家一定要看到,一定要在见地上坐实。那些所谓的神奇之物,对于《易经》占卜来说,也只是一个媒介而已,一个手段而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我们心的功能与外界沟通,发生感应,这样才能产生这个世界,才能产生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所以,最终不是物神,而是心诚。心诚则灵,这话放在哪里都对。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这里所说的“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在中国古代,理想中的最高领袖就是古之圣王,就是以圣人为王。在佛教中称之为转轮圣王,就是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圣者领袖。按照西方的说法,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面,将其最高领袖称之为哲人王。其实,东西方的最高智慧在这上面的认识都是差不多的。所谓哲人王,就是印度人心目中的转轮圣王,就是中国古代理想中的圣人治世,总之,是由具备最高智慧的人来作为人类的最高领袖。那么,这样的伟大领袖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这里所说的四个方面:聪明、睿知、神武、不杀。
首先要聪明,耳聪目明,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明察于秋毫之末,不会被任何人或事物所蒙蔽,这就是聪明的含义。但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仅仅是聪明还不行,还要有睿智。你虽然聪明,能够明察于秋毫之末,但是过去说“察见渊鱼者不祥”,你连深渊里面的鱼都能够看清楚,那这个事就很不吉祥。为什么呢?说白了,天底下事无巨细、无论什么好事坏事都逃不过你的金睛火眼,设身处地地想想,你烦都烦死了,气都气死了,累都累死了。本来我们一天到晚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多,有些事情你看不到还好些,看到了那就是麻烦上身。但是,睿智的人就不会这样。一个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虽然人世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他都看得非常清楚,但是他就是不为所动,表面上还可以像猫头鹰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可不是真的一沓糊涂,而是心能容物,可以明明白白地藏污纳垢。
一个人做到聪明睿智,大智若愚,人生的境界当然就很高了。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光这样还不行,他还需要神武,要有权威感,在精、气、神上面要体现出一种威严、决断,有一种大无畏的勇气和力量。如果没有神武,只有聪明睿智,如果你遇到了那些厉害的死对头,或者是专门唱反调的人,你光装糊涂还不行,你就把他慑服不住,把事情摆不平。按佛教的说法,不仅要有慈眉善目,还要有怒目金刚,不仅要显慈悲相,必要的时候也要显一显忿怒相,要使用一下降伏法。所以,一个领导者不仅要聪明睿智,同样还要有神武的精神,要有一种不怒而自威的气势。
最后一点也最关键,那就是“不杀”。我们看历史上的商纣王,他就称得上是聪明睿智,威神勇武,非常厉害,人人都怕他。史书上评价他是“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但是,就是因为他残酷嗜杀,这才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最终成了亡国之君。所以,你具备了前面三个条件还不行,最后还能够“不杀”,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那就了不起了。大家试想一下,一个聪明绝顶、且武功天下第一的高手,如果他不喜欢到处打架,而是喜欢当和事佬,面对着江湖上打打杀杀的事情,当他往中间一站,给大家拱拱手,说一声“以和为贵嘛,赏兄弟一个面子吧!”这时,谁还敢打打杀杀呢?这样的人当上了武林盟主,江湖上那些舵爷豪强们,就没谁敢乱来了。
这就是“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只有全部具备了上面这四方面的条件,才能够成为古人理想中的圣王,才能开创太平盛世的局面。
“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这样的伟大领袖,当然他是明白了天道的运行,同时又能体察、体恤民间疾苦。如果没有这种明于天而察于民的能力,那么他就称不上聪明睿智。“是兴神物,以前民用”,是兴神物,就是启用神赐之物,在过去的注释里面,这个神物就是指用来占卜的蓍草,或者是龟壳。那么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用神赐的蓍草或者龟壳等东西进行占卜,以作为指挥老百姓行动之前的依据。“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打卦之前要认认真真斋戒,这也是有道理的,我们在前面也反复说过,只有反身至诚,以一颗非常虔诚的心,才能获得对所占之事的感应,所谓心诚则灵嘛!
但是话又说回来,本光法师对这两句的评价是不高的,认为这里把蓍草、龟壳等这些东西给神秘化了,拜物教的迷信思想又抬头了。实际上,外物的这种所谓的神奇、所谓的珍贵,都是由我们人心所定。人认为它很神奇很珍贵,于是它就会很神奇很珍贵,反之如果人认为它很普通很低贱,那么它就会很普通很低贱。黄金白银,人人都认为它很珍贵,很多人都为得到它打破了脑壳,但是如果真正遇到了饥荒年代,三天三夜吃不上一顿饭,这时候恐怕再多的黄金白银也抵不过一顿饱饭了。所以,这些东西确实是由人心而定,并不是说它本身就有好高贵。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兴神物”这两句的立意的确不高。
在这些事情上面,还是佛教说的比较彻底。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简单说就是生命所存在的这个世界,这一切东西都是由心识所规定出来的,所幻化演变出来的;万法唯识,万事万物万法都是通过人的精神,才得以被认识,才得以显现出来。除此之外,哪里有什么“神物”可言。对于这点,大家一定要看到,一定要在见地上坐实。那些所谓的神奇之物,对于《易经》占卜来说,也只是一个媒介而已,一个手段而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我们心的功能与外界沟通,发生感应,这样才能产生这个世界,才能产生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所以,最终不是物神,而是心诚。心诚则灵,这话放在哪里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