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新芽:最古老文字网络时代焕新彩

胡泳 原创自 搜狐博客 | 2009-11-28 10:32 | 收藏 | 投票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11/15/content_12461587.htm

老树新芽:最古老文字网络时代焕新彩

20091115 15:24:4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郑州1115日电 题:老树新芽:最古老文字网络时代焕新彩

 

    新华社记者李亚楠

 

    “囧”这个默默无闻了上千年的古汉字,忽然之间一跃成为网络上的“大明星”,这折射出作为世界最古老文字之一的汉字,在网络时代所展现出的新活力。

 

    16日,中国第一个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将在甲骨文的发现地河南省安阳市开馆。为传承中华文明辛勤劳作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字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而在这些“寿星”中,最不能绕过的当属汉字。

 

    汉字今年高寿几何?当初文字博物馆建设的倡议者、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王蕴智教授说:“从出土所见,最早的古汉字体系的形成距今至少已有4000多年历史,以甲骨文、金文为代表的商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了。”

 

    在“字圣”许慎家乡漯河的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刻画符号则引起了学术界的新思考。王蕴智说:“大汶口文化图像符号,邹平丁公、高邮龙虬庄的‘陶书’,良渚文化陶器上的连刻符号,都可能融会到汉字产生的主流道路上来。”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曾说:“黄帝之史仓颉始作书契。”“书契”即是对文字的一种称呼。王蕴智认为,中华文字的起源与演进并不是一条单纯的主线,发明文字的人物也远远不止一个仓颉。

 

    虽然汉字的确切年龄仍然是个谜,但其作为世界上最高寿的文字之一却是毋庸置疑。历史同样悠久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古印度哈拉巴文字都已埋没在岁月的风尘中,唯有汉字仍在今天散发出勃勃生机。

 

    甲骨文之后,汉字的形态历经小篆、隶书、楷书等发展至今,承载工具也历经龟甲、简帛、纸张等直至今天的网络,其一路风尘仆仆,曾遭逢数次劫难,历经几多坎坷。

 

    从清末开始,国内有些改革家、教育家就提出过改造汉字的方案,“五四运动”时更有废除汉字的主张。计算机发明之后,汉字曾因输入困难再次遭受质疑,最终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输入法,破解了这个难题。如今,据不完全统计,汉字输入法总数已达1600多种。

 

    越过这些坎之后,汉字在网络时代迎来了新机遇。对网络文化深有研究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说:“互联网之前最强有力的媒介——电视以移动形象为主,文字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文本的力量,大量的书写通过互联网实现,并且由少数精英走向大众,可以说,互联网对文字是一种新的复兴。”

 

    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从2006年开始发布年度新词语,其中,2006年新出现171条,2007年新出现254条,2008年则新出现了359条,并且,2008年新出现的词条中,有六分之一源自网络,例如“山寨”“人肉”“雷人”等。

 

    胡泳认为:“这些新描述、新词汇都准确反映了当下快速变化的现实,从中我们能够看到汉字的生命力。”

 

    电脑初兴时,汉字曾被认为不适合信息时代,进入网络时代后,某些汉字独有的优势却显现了出来。胡泳举了一个例子:“现在互联网上的新工具微博客一般限制在140字以内,而140个中文表达的内容远远超过英文。汉语不仅能把一件事说清楚,后面甚至还可以评论,其信息容量应该是英文的3倍左右。”

 

    “我们应该为这种文字感到自豪,应该用汉语为世界创造出更多的文化成果。”胡泳说。

个人简介
价值中国网荣誉总编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政治学博士。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世界经济论坛社交媒体全球议程…
每日关注 更多
胡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