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对话之1:中庸

林永青 原创 | 2009-11-03 14:05 | 收藏 | 投票

孔子、老子、释迦牟尼、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活动的人类思想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2500年,21世纪的今天,第二个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重新来临。世界需要对话,文化需要融合。

                                                                        ——林永青

对话(dialog),是一个外来词。中国文化更注等级和秩序(个人以为,“不全对,也不全错”),不太讲“对话”,更经常用“指示;讲话”之类的自上而下的词汇。哈贝马斯等西方社会学家,在讨论“现代性”(modernity)问题时,甚至将“对话民主”作为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第六》)孔子说,中庸是最高的“德”。

注意:在中国文化最初的语境中,“道”与“德”不是一回事。“道”是目的,“德”是方法。老子的《道德经》中对“道”和“德”是这样描述的(中国文化重“描述”,轻“定义”;也好也不好):“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用了一种排除法来否定式地描述了“道、德、仁、义、礼”的优先级。

所以,我以为,孔子将中庸称为“德”(方法)是恰当的。西方文化“分析”得更“原子”、更具体:西方有所谓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的区分。不妨可类比中国文明之初的“道”和“德”的内涵。(既是类比,肯定不准确;不争论)。西方文化中,和“中庸”概念最接近(不完全相同)的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Golden Mean。现代西方文明几乎有一半来自于古希腊的文化传统。亚里士多德认为:“精神上的卓越是一种中庸......在两种恶习中,一种陷于过度,另一种则显得不足。”

将“中庸”称之为“德”是恰当的——借用西方语汇,中庸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前者是中国人所说的“为人”,后者是中国人所说的“处事”。——中国人的“为人”和“处事”,其实也是不可分的。谈到“为人”,的确不可过于偏激;谈到“处事”,的确应当全面而平衡。

不少中国人倾向于认为,(intend to; “倾向”是外来词,既提到了方向,也提到了程度),为人处事过于平衡是一种“罪过”(与“德”相对,“罪”也是工具理性)或者“妥协”。

其实,我认为,“过于平衡”这个词,从西方逻辑的角度看,是一个悖论,因此并不存在。从东方角度看,孔子还说过,对于中庸之道,常常不可得,“过犹不及”。根据中国文化“重道轻器”的传统,“平衡”其实是不存在的,更多时候是“不及”。随便举几个例证:其一、中国人做事情马马虎虎的时候多、认认真真的时候少,所以,深谙中国文化的毛泽东当年才不断强调:“世上的事,最怕‘认真’二字”;其二、我们这几年听说的政府的“面子工程”、和企业的“细节执行力”听了很多。从常识也可以判断,经常强调的东西,往往是做得不好的东西。比如,每年强调“妇女节”、“儿童节”、“教师节”......,我们多数人应当可以认同,这些“节”的出现,多是因为相应人群的社会地位“被尊重”的还不够。

 

此为未完稿,所以谢绝编辑推荐;任何结论都是一说就错,因为语言“小于”事实,因为永远有例外,所以谢绝争论......

个人简介
价值中国网发起人、未来主义哲学家。兼职:北京师范大学MBA客座教授、英中商会(BCCC)企业家论坛执行委员、美国金融学会(AFA)会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纽约大学商学院、巴黎商学院全球联合EMBA,中国最早的全球EMBA获得者;另获…
每日关注 更多
林永青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