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卖,or成就

赵峰 原创 | 2009-11-06 00:26 | 收藏 | 投票

出卖,or成就

德国导演施龙多夫2004年出品的电影《第九日》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

亨利神父在卢森堡宗教界有着很高的威望,其家族在卢森堡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也有着重要地位。二战期间,亨利因为从事反纳粹活动被关进集中营。在那样一个人间地狱,作为上帝仆人的神父们完全丧失了人的尊严,纳粹肆意的凌辱随时会降临,辱骂,殴打,恐吓,处死……漫漫长夜没有尽头,毒气室的大门随时打开着,而十字架就竖在旷野里。生存和死亡的距离是那样接近,而承受凌辱成为生存的一部分,失去尊严的人们只能虫豸一样苟且偷生。

在这样的绝望中,亨利得到了纳粹给他的九日假期。亨利当然不会相信他会得到上帝的特别眷顾,对上帝的存在他已经产生了怀疑。亨利将自己的生命——整个的精神和肉体——都奉献给了上帝的事业,他相信上帝的全知全能,即使上帝会因为原罪而惩罚人类,但他终究是热爱他的子民的。可是,在集中营的暗无天日里,上帝的双眼似乎被蒙蔽了。恶魔们一天天肆无忌惮重复着那些极端的罪恶,善良而无助的人们的祈求从没灵验,他们的悲惨命运永无尽头。

在那样极端艰难的环境中,作为上帝使者的虔诚的亨利对自己的道德情怀也产生过怀疑。没有来上帝的眷顾,如果事关生存,单靠个人的力量保持道德和尊严是一件困难得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艰难的环境可能使人的弱点充分曝露,将人性的负面放大呈现。为了生存,亨利保守着一段废弃水管可以滴水的秘密。如果他将这个秘密与朋友分享,他的朋友也许不至于渴死。

就要离开这个罪恶的环境了——对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将堕落到什么境地,亨利对自己的也没有信心。离开这里,哪怕只是暂时的,哪怕是侥幸的,起码可以为饱受折磨的心灵提供一个喘息的机会。

这是纳粹的一个阴谋。

卢森堡红衣主教拒绝与纳粹合作,他将自己关在教堂深处闭门不出,还每天按时敲响教堂的钟声以示灾难和警告。碍于政治考虑,纳粹对他无可奈何。纳粹给亨利假期,希望利用他说服红衣主教,接受纳粹的新宗教纲领,与纳粹实现宗教合作。纳粹不担心亨利不合作,因为亨利的家人就掌握在纳粹手里;他们也不担心亨利逃亡,一旦找不到亨利,集中营里的神父们将被集体处以死刑。

负责监督和控制亨利的是纳粹冲锋队长格布哈德。格布哈德曾经是一名刻苦而虔诚的神学院学生,成为希特勒的走卒之后,利用神学理论为希特勒的宏伟事业服务。为了说服亨利配合实现纳粹招安卢森堡红衣主教的目的,格布哈德极力宣扬犹大不是叛徒而是“功臣”的主张。

格布哈德说,犹大是耶稣最忠诚最无谓最无私的信徒。他知道上帝赋予耶稣的使命是救赎原罪痛苦中的大众,而完成救赎任务的关键是耶稣的十字受刑。让耶稣十字受刑是上帝的一项伟大的计划——上帝以自己独生子的生命来拯救普天下的罪人。这个计划的实现需要一个中介,而犹大是唯一有勇气担当这一重任的人,他也是耶稣唯一可以委托的人。犹大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煎熬帮助耶稣走上十字架的,他的所为不是出卖而是成就——是他的协助成就了耶稣的伟大功绩,完成了上帝的宏伟计划,因此,犹大的所为不是罪恶而是功绩,犹大不是叛徒而是功臣。犹大成就了耶稣却彻底埋葬了自己并背上千古骂名,他是一位伟大的殉道者。

格布哈德想要阐明的是,纳粹的所为,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干净整洁的世界。就目的或动机而言,具有善的性质,是在完成上帝的使命。即使纳粹之屠杀犹太人是罪恶,但也仅仅是实现善的目的的罪恶手段,就像犹大协助将耶稣送上十字架一样。格布哈德想要说服亨利,如果犹大之出卖耶稣可以接受,则纳粹的净化人种也可以接受。

亨利听着格布哈德滔滔不绝述说自己邪恶的宗教观念,一时勃然大怒。在集中营那样一个人间地狱,他曾经怀疑过上帝的存在;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也曾经放弃过自己的道德原则,但是,对善和恶,对耶稣和犹大,他明白保持它们之间清晰界限的决定意义,这种意义甚至超出了生存。他明白,混淆它们之间的界限,不过是魔鬼为其罪恶申辩的伎俩。

犹大出卖耶稣,在《新约》的四篇福音中都有记载。不过,几个福音的记载有所不同,最后的约翰福音与前面几个福音甚至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马太福音”的记载是这样的:除酵节第一天晚上,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耶稣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并说,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此前,犹大已经找过意图迫害耶稣的祭司长,从那里得到了30块银钱,答应找机会将耶稣交给他们。最后晚餐之后,犹大从祭司长那里带着一批兵丁来到耶稣及其门徒的住地,犹大向兵丁发出信号后,他们就逮捕了耶稣。耶稣被定罪,犹大开始后悔,就找到祭司长,想把出卖耶稣得到的30块银钱交还祭司长。祭司长没有接受,犹大就将那笔脏钱丢在祭司长的大殿里,然后回家上吊自杀。

“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的记载与“马太福音”在内容上差不多,只是情节交代得更简单一些,没有记载犹大出卖耶稣得到的脏钱的具体数目,也没有交代犹大后悔及自杀的情节。

“约翰福音”也没有记载犹大私会祭司长出卖耶稣的情节及出卖耶稣所得脏钱的数目,也没有记载犹大后悔并自杀的情节,不过对最后晚餐的描述比较详细。——最后的晚餐席间,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靠近耶稣的门徒悄声问是谁,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犹大。接着,耶稣对犹大说,你所作的快作吧。同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耶稣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犹大带着钱曩,大家就以为耶稣是交代犹大去买过节用的东西。或是叫他拿什么周济穷人。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

耶稣的话语和行为很隐晦。如果“出卖”不是被允许的,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即使有一个人要出卖耶稣,他还有十二个维护自己的门徒。从犹大和耶稣之间的互动,似乎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有着某种默契。耶稣对犹大所说的话所作的动作似乎是在催促犹大不要犹豫,马上采取行动。似乎确实存在着耶稣和犹大之间的一个关于完成十字架受刑的伟大计划。在这个计划中,耶稣为了完成救赎的任务而献出自己的肉身,而犹大为了协助耶稣完成这个伟大使命献出的却是自己人格,最后也献出自己的生命。犹大最后的自杀不是内疚不是负罪,而是为了最终成就耶稣的英名。

 

在基督教的观念里,犹大作为一个卑鄙叛徒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在耶稣完成上帝赋予的救赎人类的使命中,需要一个卑劣的灵魂来衬托耶稣的无私和伟大,于是犹大就成为这样一个傀儡。在这里,历史的真实性已经不重要了,证明犹大所为究竟是出卖还是成就也没有意义。作为一个符号,犹大的命运已经被人们不断强化的观念所决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犹大的叛徒形象已经定型。

格布哈德为犹大的辩解,也不在于为犹大恢复名誉,更不在于探讨耶稣救赎计划的真实性及其意义。如果格布哈德想要颠覆什么的话,他想要颠覆的不是历史,而是人们的观念。宗教实际上在提供关于人类生存的观念,这种观念在特定人群的历史发展中逐步积累,并积淀为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指南。在宗教的观念体系中,某些观念具有基础的性质,它反映宗教的性质,体现宗教的终极价值,比如基督教中的耶稣受难和复活。当然,犹大的罪恶形象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

在集中营的暗无天日中,亨利曾经怀疑过上帝的存在,也曾经放弃过自己的道德坚守。格布哈德的谬论对他来说也许是一个提醒,使他从对善与恶及罪恶与成就的辨析中体会到上帝的存在。

亨利没有接受纳粹的条件。第九日,亨利再次回到集中营。亨利回集中营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偷偷带回的一根香肠分成一小段一小段与难友们分享。在那一个美好的时刻,他们相信上帝回来了。

2009—11—6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