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穷而通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blog.tianya.cn | 2009-12-15 15:18 | 收藏 | 投票
 
    作者:利奈尔 分类:易经讲义
 
  “恒杂而不厌”,人心之所以不能够守恒,往往就是因为心思太乱,杂念太多;我们做事业不能持之以恒做成功,往往也是因为我们杂事太多,太分神,这个事情要管,那个事情也要考虑,这个亲戚的事情义不容辞,那个老乡的事情也不得不应付一下,总之东一下西一下,就把你的时间全部折腾完了。所以,把恒卦纳入我们的精神修养,就要求我们做一个有“恒”的人,能够在德业修养上始终如一,能够在人生事业上善始善终。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也不论人事圈子是简单还是复杂,只要我们把这个心,真正是一门心思恒定下来,那么“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即使是复杂的事情也会变得简单,困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恒杂而不厌”,只要心守恒了,那么外界的事情即使再多再杂再乱,我们心都不会乱。心不乱,什么事情都好办;如果你心乱了,那就烦恼丛生。
  
  “损先难而后易”,这是我们做事情的一个诀窍。一个困难复杂的事情摆在那里,怎么办?就要集中力量,先把最难的部分啃下来;最难的部分啃下来了以后,其它的部分就会顺理成章,就会很容易。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开始做事、一鼓作气的时候,精神力量很强大、精力也是很旺盛的,再困难的事情,都有信心和勇气啃下来。如果是先易而后难,在那些相对容易的事情上就先把你的精气神耗掉了,“再而衰,三而竭”,越往后面走事情就越难办,就会越来越没有信心,最后只有放弃了事。这是我们从做事情的角度来体会的。
  
  从德业修养上来说,损卦大象辞说“君子以惩忿窒欲”,面对我们自己的精神,要管理好自己的七情六欲,管理好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是“先难而后易”。刚开始确实是很难,很不容易,你看禅宗里面讲的“牧牛图”,刚开始这个牛不听话,野性十足,一会儿去踩东家的菜地,一会儿又去吃西家的禾苗,总之很不听话,牧童拿着鞭子赶半天也赶不回来。但是,只要你不放弃、不懈怠,只要你把最难的这一关,把这个牛鼻绳给它套牢了,以后慢慢就容易了,到了最后,牧童就能骑到牛背上,能够稳稳归家。这是比喻我们调理心性的过程啊!刚开始确实不容易,念头杂乱无章,但随着我们在念头功夫上的努力精进,真正功夫上路了以后,能够随缘任运了,就能够像孔夫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功夫修到了那种程度,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逍遥自在,无拘无束,但是随便我怎么想怎么做,都不会违反规矩,都不会违反社会道德、社会法律。所以“损先难而后易”,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体会。
  
  “益长裕而不设”,长裕,就是不断地增长、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内在德性;不设,就是不加造作,不有意为之,不预先设计,能够顺其自然而日益增长。这是益卦所体现出来的内在智慧。我们可以与坤卦六二的爻辞互参:“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能够做到很正直、很方正、心量宽广博大;但同时“不习无不利”,并不是有意为之,不是每天都要把这个规矩、条例背一遍、复习一遍;最后的结果是无往而不利,能够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也是“益长裕而不设”的感觉。
  
  “困穷而通”,它跟我们一般的经验恰恰相反。我们一般的经验,人处于穷困之时,往往是很难“通”,有个成语说“困兽犹斗”,就是因为它不能通,被这个困境包围了,它就四处乱闯乱碰,结果是雪上加霜。但是,一个真正有德业修养的君子,他处于穷困之时,就完全是另一种状态。我们前面讲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个在德业修养上面,尤其在易道上面有感觉的人,处穷困之时,他就晓得变化,哦,既然做事的方式碰了壁,遇到困难,我就变通方法来解决困难;前面有拦路石挡路,我就变通一下,绕道而行。
  
  一个人如果在精神上处于一种困境,就更要学会变通。我们看很多精神上出问题的人,有些人抑郁症犯了,到最后自杀,就是精神钻入死胡同而不知变通。但是我们看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往往他们在学道修行之前,也经历过很多的困难,经历过很多的坎坷,处处碰壁,走投无路,真正体会到人生无常、众生皆苦的道理。这时候,突然心理状态一转变,变通一下,变换一种生存方式、生命方式,把世间的功名利禄统统放下,从自我的精神内部来寻找出路,最后找对了路子,成就了一番文化上、精神上的事业。这些高僧大德的生平事迹,往往就是“困穷而通”的活生生的例子。所以,困卦的精髓,就在于处穷困之时而能够通达无碍。我们书院的创始人冯学成先生,文革时在监狱里坐了八年,如此穷困到了极点,但就是因为有佛法、有传统文化护体,处于穷困当中,反而把逆境当作闭关来修行炼道,困穷而通,结果八年之后出狱,精神境界更非从前可比,更上层楼,反而更加通泰了。
  
  所以,处同样的困境之时,君子与小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孔夫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我们看现在的一些贪官污吏被双规了,刚一进去就竖白旗,痛哭流涕,瘫软如泥。这个就是困穷而不通的小人行状。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