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软实力”叫智库

王辉耀 原创 | 2009-12-17 07:01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核心提示

  中国有着西方所无法比拟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效率,然而如果决策不够科学化,“集中力量”所带来的损失也会是巨大的。

  中国特别需要有保持一定独立性、民间性与利益中立性的第三方机构——民间智库,为政府对内对外决策集聚更多贤能达人合理的论证和声音,从而提升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减少失误。

  大国需有大国智库,在中国崛起的历程当中,有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化智库绝对不能缺席。

  “智库”开始走进国人视野

  今年以来,智库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国人视野。年初,由中国前副总理曾培炎“出山”组建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下半年成功主办了规模盛大的全球智库峰会,包括李克强副总理在内的中国政府高层领导人亲自与会,向中国知识界和全球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中国政府对智库这种非政府非营利的智囊形式高度重视,并决心推动其发展。而各大媒体对峰会的报道以及同时对智库概念的普及,也引发了中国社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中国的智库机构。我也代表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球智库峰会,并与前来的世界著名智库代表,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关系协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智库的代表有过交流,并有很深的感触。

  我的感触和思考,不仅仅涉及这次峰会,也与我数年来创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所经历的一切有关。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的进步举世瞩目:中国举办了史上最豪华的奥运会,修建了天堑变通途的三峡工程等,以至于世界主流媒体把G20峰会称为美中主导的G2。然而,这些成就仅仅属于过去三十年,更仅仅属于硬件方面的发展。中国社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更大进步,还应该包括软实力的发展,即思想观念、文化教育方面的突破,而其中政府决策、政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改革更是关键因素。中国如果能有大量真正独立的、高质量的民间智库产生,那么,中国政府的对内对外决策就能集聚更多各方面贤能达人的合理论证和声音,从而提升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民主化,减少失误。

  中国有着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国情。如,中国有着西方所无法比拟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效率。然而,如果决策不够科学化,“集中力量”所带来的损失也会是巨大的。中国需要具备专业能力、敢提出一定“储备性政策”的政策研究机构——智库。另外,中国“兼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同于西方全职的议员,社会与公民该委托谁来进行相关的政策研究便显得特别重要。我认为,中国特别需要有保持一定独立性、民间性与利益中立性的第三方机构——民间智库,为中国发展增添智慧。

  发达国家的智库影响力很大

  智库这个概念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然而在西方世界20世纪初便开始盛行。据统计,全球有5465家智库,美国智库有1777家,已经形成了全球最为发达的市场和成熟的运行机制。而中国大陆被国际认可的可被称为智库的研究机构,只有74家。

  在智库发达的国家,有人将智库称为同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第四大机构,可见其对社会决策的巨大效用。如著名的兰德公司的“成名之作”,就是在朝鲜战争前夕,于美国政府、军方一致认定中国不可能出兵的背景下,发表了一个后来为事实所证明的结论:“中国将出兵朝鲜。”尽管他们的研究报告打算以200万美元出售给五角大楼却遭到拒绝,但此后的美国政府却成了他们长期的头号客户。兰德公司也因此确立了自身在美国的价值和影响力。

  但是到现在为止,中国智库所发挥的作用远远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中国目前95%的智库都非民间智库。我并不是说官方智库不好,这就有点像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任何私营企业一样,智库之间缺乏竞争就会存在问题。中国需要多元、多类型的智库,但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例如,民间智库本是非盈利组织,但中国现阶段的政策却要求,必须让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形式注册,或找一个政府机构挂靠。另外,社会文化也存在一定问题。我认为,企业和个人为社会做慈善,不一定是捐图书馆、捐体育设施,也可以捐助民间智库,完善中国社会公共政策研究事业也一样是做公益事业。在国外,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著名企业家、政要捐助成立了许多智库,例如美国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胡佛研究所、卡特中心、尼克松和平与自由中心等,但中国目前还看不到类似的捐赠。

  中国需要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

  智库尤其是具有独立性与利益中立性的智库,对中国民主政治改革、社会公共政策完善的作用不可替代。

  2009年的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曾估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直接或间接服务政府为目的的“智库型”研究机构大概为2000个,数量已经超过智库发展最发达的美国。但这就跟中国的大学每年生产的“博士”数量世界第一、科研人员总量世界第一、科研经费总额世界第六,而本土却没有在无意识形态差异的自然科学领域培养出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按照国际评判标准仅仅认可中国大陆有智库74家,比亚洲的印度和日本都要少很多。

  在国际重要事件当中,各国智库频频展现其“智士谋臣”的风采,而中国智库却不止一次处于“失声”状态,这种 “无声的尴尬”不能不令人忧虑。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国际化智库,是中国智库发展当中最大的缺陷。大国需有大国智库,在中国的大国崛起历程当中,有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化智库绝对不能缺席。

  由于中国目前95%的智库是官方智库,且这些中国思想库所代表的“软实力”与中国综合国力的世界地位不相对称,也就是说“软实力”发展大大滞后于“硬实力”,因此中国政府未来对智库进行一定的培育,包括出台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将是必然的。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引入竞争机制,按智库本身规律来运作,政府的公共政策出台要进行研究招标,就像当年政府引入世界银行项目都要进行招标一样。当官方智库过于行政化,就只会成为行政机关的延伸——或类似于政府宣传部门,也就无法完成提供“储备性政策”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大鼓励民间智库的发展,在多数领域允许他们与官方智库公平竞争来获得项目与经费,否则,连内部竞争都没有,中国智库是不可能崛起为能与全球顶尖智库竞争的“大国智库”。

  相关链接〉〉〉

  全球最大的智库——

  兰德公司

  坐落在洛杉矶圣莫尼卡的兰德公司,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最负盛名的智库。

  兰德公司被誉为美国的“思想库”、“大脑集中营”, 常常影响和左右着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重大事务的决策。战略研究是兰德公司的主要业务,开展过不少预测性、长远性研究,提出的不少想法和预测是当政者根本没有想到、后被时间所证实的。

    令兰德公司声誉鹊起的故事被很多人所熟知。朝鲜战争前夕,成立不久的兰德公司组织大批专家对朝鲜战争进行评估,并对“中国是否出兵朝鲜”进行预测,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将出兵朝鲜”。这一事件让美国政界、军界乃至全世界都对兰德公司刮目相看。二战结束后,美国一直想了解苏联的卫星发展状况。1957 年,兰德公司在预测报告中详细地推断出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间,结果与实际发射时间仅差两周,这令五角大楼震惊不已。兰德也从此真正确立了在美国的地位。
个人简介
现任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2005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经济组召集人,…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