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散文 三问香港

刘建军 原创 | 2009-12-21 00:55 | 收藏 | 投票

早前,曾有幸到香港旅游,所见所闻,感慨良多:香港人不随地吐痰,香港卖假货的少,香港人的自我推销意识强。于是,我又想到了国内:随地吐痰到处可见,假货大街小巷充斥其间,人与人之间虽藏器于身也不敢过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两厢相比,不禁产生疑问!

一问香港人,你为什么不随地吐痰?

从深圳,我们一出罗湖海关,接团的香港导游就告诉我们:不要随地吐痰,一口痰1500港币。闻听此言,我不禁吐了一下舌头,乖乖,一口痰1500港币,也太贵了一点吧。有意见归有意见,但是为了避免被抓住罚款,我下意识里给自己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改掉恶习,不见垃圾箱,坚决不能吐痰。为了以防万一憋不住,我还专门准备了手绢和卫生纸。一有吐痰的感觉,不是像在国内那样随地喷薄而出,而是像个特务似的四处寻找垃圾箱,就是到了垃圾箱跟前,也不敢远远地发力吐痰,而是小心翼翼地吐进香港政府事先在垃圾箱上面准备好的的痰盂里,以防备不小心吐到外面被抓个现形―――关键是心疼口袋里的钞票,要知道我这一趟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五市游只带了4000元,要是一口痰被香港政府罚去1500港币,澳门、珠海的旅游就全泡汤了。

好在香港政府为市民考虑得非常周到,无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繁华的街市商场,还是偏僻的小道或者居民小区,每隔三五十米总能看到一个垃圾箱和痰盂,一旦你想吐痰,只要忍一忍,往前再走上几步,总能找到吐痰的地方。因此,香港人虽然也吐痰、虽然管理得也很严,但是,我要说在香港想吐痰,其实也很方便―――因为政府早就给你准备好了吐痰的地方。反过来再看看国内,我们也反对随地吐痰,禁止随地吐痰的牌子也很多,吐痰罚钱的事也经常听说,但是随地吐痰的人还是很多。原因何在?我觉得从香港政府那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一是吐痰是每一个人的需要,要想让人不随地吐痰,政府和有关部门就要考虑象香港政府那样给人多准备几个吐痰的地方,尽量给吐痰的人提供一下方便(顺便说一句,我在香港三天,没见一个“禁止随地吐痰”的牌子,我们能否把制作牌子的钱省下来,做成垃圾箱和痰盂,每隔三五十米都设置一个)。二是要制定强制性法律法规措施,严禁人们随地吐痰。当然,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措施我们早就有,但是罚款数额太少,据报道北京、上海就发生过吐一口痰罚05元钱,被罚的人随手掏出一元钱,还可客客气气地对执勤人员说“不用找了”,说着随地又是一口。因为我们的一口痰太廉价,所以吐的人也就比较多。要是我们的一口痰也罚1500元人民币,我相信绝对没有人会拿出3000元来去吐那两口痰,因为3000元人民币在国内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工三个月的工资,生计第一,痰也只好节省了。三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定了措施不执行等于没有定措施。对于违犯了法律法规制度的,发现一个,严办一个,绝不姑息迁就,我想中国人随地吐痰的毛病还是能够改掉的!

二问香港人,你为什么不卖假货?

在香港,无论你从什么地方购物,基本上都能保证是真的。并且凡是信得过的商店都有香港政府颁发的印有“优”字字样的证书,只要你看到这个证书,商家绝对不敢卖给你假货。因为他如果卖假货,被香港政府查到或者被顾客举报,摘走他的“优”字证书不说,还要对他进行高额罚款和吊销他的营业执照,所以香港人不是不卖假货,而是囿于法律的威力,商家压根就不敢卖假货。

当然,这些在我们国内也有法律制度,我们也搞了很多评比,也开展过很多类似的活动,什么“信得过单位”?什么“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但是都是一阵风,总是坚持不了许久。所以,我们国内盗版软件才会满天飞、催肥猪才会到处卖,什么毒大米,变质牛奶事件才会层出不穷!我看关键一点,还是执法力度不够,最后受苦受害的还不是我们老百姓?当然,对此,我们也曾经发过狠,说什么查到经营假货的一定把他罚个倾家荡产,可是,我们举目看看,哪个卖假货的被罚的倾家荡产了?既然罚的没有赚的多,谁还不卖假货!

三问香港人,自我推销自己你咋不脸红?

在香港,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香港人都有一种很强的自我推销意识。香港人在说起自己的时候,总是我们香港人如何如何?我如何如何?绝少见到那种国内自我谦卑的模样,也绝对不臭香港、绝对不给香港人脸上摸黑。他们谈起香港的前途,都充满了自信和神往,在外地人面前,极力推销香港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自由?赚的钱如何如何地多?当然,他们偶尔也会烧外地人(当然也包括我们大陆人)一把,说什么我们香港是小地方,这几年大陆改革开放人都富裕了,腰包也鼓了,大家都是一家人,你们来到香港,这里是世界的购物天堂,希望你们多购物、多卖东西,多支援我们香港的发展。只有整个香港都富裕了,我们的日子也就好过了。大陆人听了这些,个个还以为自己真是大款,所以买起东西来,个个都装出一副“暴发户”模样,我就曾经看到当大家在拼命购物的时候,导游小姐的脸上早就笑得阳光灿烂了。因为你买的东西越多,就意味着这个导游这月的收入肯定也会随之倍增了。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香港人的团体意识特别强,也许是地方小,是他们才深深地懂得如果不抱团大家都没的吃、没的生存的道理吧!

我知道,在香港做导游是没有月薪的,你做一天工,老板就给你发一天的工钱,做的好就多给你提成,导游的收入和他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并且是真的挂起钩来。所以,香港的导游作起工作来也显得格外买力。给我们作导游的是一位漂亮的何小姐,为了取悦我们这一行20余人,何小姐竭力向我们推销香港,竭力推销她自己多么多么能干,说得口干舌燥,嗓子都哑了也舍不得歇一歇。何也?我以为:市场经济的魔力也,经济杠杆的作用也。我们国内当然也讲究市场经济,我们也有一系列的激励奖励政策和措施,我们也主张能干会干干得好的多劳多得,但是,事实上执行起来却蛮不是那么回事。在某些单位,能干的不如会说的,会干的不如嘴甜的,干得好的不如捣蛋的,正是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所以,大锅饭的痼疾,我们至今也没有根除。大家你混我混大家都混,混也不少拿钱,干也不多拿钱,能混谁不混,不混白不混,混的好不仅不少拿一分钱,甚至还能在单位混个“旅长”、“团长”或者科长、处长的干干,当然大家也都乐于混了!反正是拿国家的钱,干好干坏没有多大差别,大家都混呗!

对比香港和国内,大家都有法规法律制度,之所以会有两种不同的现象存在,我看差距并不大,也不是大陆人就比香港人差,关键是我们的法律法规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到位,人文关怀不到位。关键一句话:不动真的不行!

这就是我旅游香港三日的真实感怀。也是我三问香港人的原始初衷。

 

个人简介
大学文化,高级政工师,曾任《语文周报》兼职编辑,苏鲁豫皖中学研究会会员,胜利油田作家协会会员,具有教育、政工和行政管理经验,先后多篇文学、管理文章在报刊杂志发表。出生在黄河岸边,工作在黄河入海口共和国最年轻的土…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