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湖之鱼》

刘建军 原创 | 2009-12-27 16:38 | 收藏 | 投票

       清代著名翻译家、文学家林纾在他的一篇小品文中写道:我(林纾)曾在湖边的一个小茶馆里休闲品茶,湖边丛柳蔽窗,湖水碧绿若染,一百多尾小鱼儿聚在一起嬉戏水中,悠然自得。林纾咀嚼了一口豆子吐到水中,群鱼争相来吃,然而只见他们吃上一两口就远远地避开了,一小会儿的工夫就只剩下三四尾鱼在争食了。再吐一口,嚼碎的豆子漂浮在水藻之上,鱼却再也不来吃了。开始的时候林纾还以为是鱼儿吃饱了,他循着湖边向前走了一丈多远的距离,发现不远处水纹波动,原来鱼儿仍然争食他物。直到这时,林纾才悟出原来是这湖边常常有人来钓鱼的缘故。大凡钓鱼的人在下钩的时候,往往先投下一些鱼饵诱使鱼儿到来,鱼不知是计,在吃食的时候常常将鱼钩一并吞下,久而久之,鱼儿知道凡是有人投食,后边接着就会有人下钩。

鱼儿竞食是生存的需要,鱼儿不贪恋一处吃食,同样也是他们在险恶的自然生存中形成的一种生存策略。在读这篇小品文的时候,我一边赞叹鱼儿聪明,一边在想:不知道胡常清、成克杰之流的贪官们是否读过这篇文章,我想,如果他们读过的话,一定会及早悬崖勒马,最后也不至于落得个身相囹圄而不知的下场。鱼尚能趋利避害,可生为万物之灵的某些贪官污吏们却为什么就不会觉醒呢?

与此文相映成趣的是唐朝散文大家柳宗元也有一篇寓言故事,文章的题目叫《蝜版传》。其中写道:蝜版,是一种善于用背载物的小动物。它在爬行的时候,一遇到东西就取来放到自己的背上,走一路,取一路,背负的动西也就越来越多,即使累得爬不动了,也仍然取物不止。蝜版的背部不是很光滑,东西堆积多了也不容易落下来,常常累得跌到在地,爬不起来。路人看到了,有的很怜悯他,就将他身上的重物去掉,这样他才能又继续前行,可是刚刚卸去重负,在路上他依然取物不止。再加上蝜版好爬高,爬到一定高度,累得实在撑不住了,就只好从高处落下来摔死了。蝜版贪得无厌,见物就取;自不量力,争权夺利;愚顽不化,至死不悟。这和聪明的鱼儿比起来,显得愚蠢多了。由此我又想到了那些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为己累日思高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的贪官们,他们贪财敛物、登高弄权的嘴脸与最后的结局和蝜版的形象与下场又是何其相似也。

鱼儿惜命保命,蝜版自取灭亡,贪官罪不可赦。由是我为聪明的鱼儿庆幸,同时也为蝜版和贪官们感到可悲。在此奉劝一句:外财是饵,法律是鱼钩,妄取必被捉。与其后悔于后,不如谨行于初。

 

个人简介
大学文化,高级政工师,曾任《语文周报》兼职编辑,苏鲁豫皖中学研究会会员,胜利油田作家协会会员,具有教育、政工和行政管理经验,先后多篇文学、管理文章在报刊杂志发表。出生在黄河岸边,工作在黄河入海口共和国最年轻的土…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