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房屋券”的官员太有才了?!

龚益聪 原创 | 2009-02-15 20:22 | 收藏 | 投票

 

发明“房屋券”的官员太有才了?
    “房屋券”,这是笔者今天上敬亭论坛,在《统计局官员提议发房屋券 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一帖中看到的。
    国家统计局办公室毛盛勇提出:可以由政府成立一个相应的“房屋银行”,面向有在城市购房意愿的农民工,对其在农村的房产进行合理评估作价,发给其相应价值的“房屋券”。
农民持“房屋券”到城市购房时冲抵相应价值的房款,也可以作为抵押进行贷款。开发商则凭“房屋券”到“房屋银行”兑换相应数额的货币……(南方网)
看了以上的说法,只要大脑健全的人都清楚,政府发“房屋券”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农民工拿钱出来到城市里买房子。换句话说,政府发“房屋券”就是在为开发商托市,目的是要保持现有的高房价。
不过,自认为自己很聪明的官员却没想到,他那“房屋券”的设想,实际上是非常幼稚的。说好听点是不切实际的,说难听点就是在忽悠人。
大家知道,农民工的生活来源都是靠打工得来的。作为打工者,其收入又会有多少呢?更有甚者,一些农民工,打了一年甚至于几年的工都拿不到一分钱,被包工头或政府部门拖欠着。当然,农民工为了自己的血汗钱,也到处奔走相告,联合讨薪。有的农民工走上了艰难的讨薪路,有的则为讨几千元的薪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后来,农民工讨薪之事被温总理知道了。总理发了话后,为农民工讨薪也就成了地方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试想,这样的农民工就是有意在城市拥有自己的家,他们又何来的买房钱?尽管,有些农民工在多年的打工中赚了一些钱,但是,他们又能赚多少钱呢?面对当前的高房价,他们能买得起吗?实际上,不管农民工还是城市工作人员,只要有稳定的收入,对今后的生活预期看好,且抱有很大的希望,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下,才会考虑购买房子,增加消费等。反之,又有谁会愿意超前消费呢?现如今,国家又遇上了全球金融危机,农民工返乡的比比皆是。他们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就业,能否则找到工作,而非把保命钱拿出来去买房,去享受。
另外,农民工即使在城里买了房,他们也是城市里的“外来户”,无论是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上都不可能与真正的城市居民相比,也就是说不可能有相同的待遇。
农民工存在着这么多的实际情况,一张“房屋券”就能让其上钩,让其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买房,这有可能吗?这样的想法是否太天真了呢?是否太低估农民工的智商了呢?
再说,这个“房屋券”又不是政府无缘无故发的,而是要农民工拿自己在农村的房产、土地来作抵押的。也就是说,农民工要想成为城里人,就必须断其农村的“后路”。这样的账农民工会算不了?难道他们是呆子不成?农民工会这样做吗?回答同样是不可能的。
因为,对农民工来说,农村才是他们的根,才是他们的生存乐园。如果离开了农村,断其农村的后路,农民工过着高成本的城市生活,生活压力会否增大?如果农民工在城里不能很好地谋生,工作又难找,农村又没了退路,这又该怎么办呢?如果遇上像现在一样的经济危机,农民工失业了,谁能拿钱保他们的命?政府?还是社会团体?还是企业家?等等这些,可以说都是画饼,是靠不住的。实践也证明,只有靠自己,才是最安全的,也是最把稳的。 
 如果从治国的角度来看,用“房屋券”来引农民工到城里买房,实际上就是要让农民工在城里当一辈子的“房奴”,用他们极低的生活,过低的社会保障,为银行、开发商、政府打工。农民工也就成了真真切切、彻头彻尾的“现代奴隶”。试想,在当今这样高度文明的社会里,作为“房奴”的农民工会否成了社会不稳的因素之一呢?倘若是,那么,“房屋券”的设想不仅不能给市场带来繁荣,救不了房市,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稳定,成为国家长治久安的“绊脚石”。
     如此,发明“房屋券”的官员太有才了,还是太幼稚了?这也是不言自明的。
 
 http://news.qq.com/a/20090213/000126.htm
 
个人简介
龚玉环,实名龚益聪.是从部队转业的军官。平时爱好文学,喜欢写作.,最喜欢写些评论。希望自己能通过博客这个平台为国家的发展出点力。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