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风水何处寻 白鹿洞中书香浓

曾祥裕 原创 | 2009-02-03 11:52 | 收藏 | 投票

书院风水当属白鹿洞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QQ175613195,电话13766307454)

      营造读书的好风水 - 杨公风水传人曾祥裕 - 杨公风水传人曾祥裕的博客营造读书的好风水 - 杨公风水传人曾祥裕 - 杨公风水传人曾祥裕的博客

   在中国读书人心中,书院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我也许与朱熹有缘,近年以来,漫游了湖南长沙岳麓书院。福建武夷书院(武夷精舍)、尤溪南溪书院以及白鹿洞书院。游览庐山有一处不可不去,那就是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是理学大师朱熹设教之地、精神所粹。其开基于唐代的李渤之隐读,办国学于五代,定名于北宋,盛于南宋朱熹之复兴,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比世界上公认的大学埃及的爱资哈尔大学还要早半个世纪。代有巨儒名贤主院,名公巨卿、鸿才硕颜,多出其中。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为何古人选址于白鹿洞办书院?朱熹称赞白鹿洞是个“无市井之喧,有山泉之胜”的好地方。这说明书院的风水首先要讲两二个环境,一是社会环境,以静为主,远离尘世纷扰,让读书人专心致志,潜心修学,诚如朱熹所言:“学于此,宜净涤名利之心,力超名利之关”,“则士习正,而真才出,道明德立,无所用而不宜,进可行道于当时,退可著书立言垂范于来世”。二是自然环境要美。白鹿洞书院坐落在大山的深处,四山环抱,一水中流,古木翳然,天籁悠扬,不可不美。

 营造读书的好风水 - 杨公风水传人曾祥裕 - 杨公风水传人曾祥裕的博客

    我静观白鹿洞,其选址依山林,择山林胜地——风景优美的庐山,做风水文章。其崇尚天人合一,建筑融于风景,风景融于建筑。师生置身其中,既可静心教学、陶冶性情,又可徜徉林泉、磨砺意志。正因为有此天然的好风水环境,白鹿洞书院才得以兴旺,居四大书院之一首。

  由此我想,书院建设成功与否,首先要进行基址的选择。古人的作法可对当今在学校园的兴建不无借鉴作用。风水理论至今对中国建筑从选址、规划、设计到营造的各个环节发生深刻影响。

  风水指导人们通过对生活、居住环境的选择与处理,以满足人们避凶就吉的心理需要,而实质上是古人用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手段,是通过对山水自然形态的直观观察来判定宅基所谓的“吉凶”,从而作出“最佳”选择的处理。

    书院的选址主要依据形法,我观察了湖南的岳鹿山书院和白鹿洞书院,无不山水秀美,藏风聚气。“阳宅须教择地形,背水面山称人心”;或为所谓的“山屏水障”,“藏精聚气”,“钟灵汇秀”;或为所谓的“枕山襟水”。

  自然之美,悦人心灵,开启心智,陶冶情操。“山水自然之奇秀,与文章自然之奇秀,一而已矣。山水之体骨形势不一,求其畅适人情而止,文章之体骨形势不一,求其恰肖题神而止,两者理相同而机亦相助。”因此书院禀地灵气,有利人材辈出。郭汝诚建凤山书院,就因为“此院跨西山之麓,东有梯云诸山为之向,尤跨胜地,占奥区,宜乎科名显达,甲于郡属。”

    书院建筑则根据风水的理法,加以布局。同中国的其他传统建筑一样,书院建筑多为坐北朝南。坐北朝南本是人们对于地理气候的适应而总结出来的经验。经老子等人加以概括(“万物负阴而抱阳”)上升为理论。风水家对此更是大加渲染,将“山北为阴,水北为阳”等总结为“居阳背阴,谓之大吉”的风水纲要。风水说将南向、东南向、东向为三种吉向,并以东南向为最吉方位。书院大门的朝向亦多居中向南或东南、西南。人们似乎确实相信风水方位与书院的兴盛是紧密相关的。如湖南著名的岳麓书院以及渌江书院,都为座西朝东向。

   白鹿书院现存在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建筑体均座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营造读书的好风水 - 杨公风水传人曾祥裕 - 杨公风水传人曾祥裕的博客武夷书院

   书院的建设深受风水理论影响。张栻在《答朱元晦书》中称岳麓“书院相对案山,颇有形胜,有力者睥睨作阴宅,披棘往来。四方环绕,大江在前,景趣在道乡、碧虚之间,以风霄名之,安得杖履来共登临也”,已露其风水观念。朱熹曾经出于释老数十年,风水不可能不影响到他,扩建岳麓书院时他就曾为调整朝向而有“更建于爽岂之地”之念。另外乾隆年间,在院前农田中一土阜之上兴建魁星楼,也以该地为所谓“蛇过麓”的风水宝地,建此“可以发甲”,为科举发达而寄托于风水神灵,成为祭祀的重要对象。

    历史上这种记录比比皆是。

  清儒陈大受在《重建文昌、塔、碑记》中曾提及,湖南祁阳文昌书院在明熹宗“天启时,有邑人荫监生陈朝鼐误信形家邪说,倡众毁塔而书院亦废”。

  又如清张兆凤建高州敷文书院曾谓:“予莅任初,即相度遗址,见门峙三峰,形如笔架,层峦耸秀,望而知为地脉钟灵。”也是从风水角度择基的。

     我漫步在白鹿洞书院作风水考察的同时,感受着纯正的文化之气。最让人赏心悦目的是白鹿洞书院的石刻。在独对亭前,有一单拱石桥,叫“枕流桥”,桥下是一条宽阔的山沟,名曰贯道溪,水流清澈,奇石各异,为历代文人骚客所钟爱,石上分别题有“枕流”、“观澜”、“源头活水”、“道名山”、“不在深”等,书法价值弥足珍贵。最有名的当数朱熹亲笔题的“枕流”二字,溪水从大石上流过,多有诗意的题字,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的意境。 

      营造读书的好风水 - 杨公风水传人曾祥裕 - 杨公风水传人曾祥裕的博客朱熹

   朋友当你深入到到庐山白鹿洞书院书院时,在感受“天下书院之首”的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的书香气息和清幽环境之美的同时,不要忘记它蕴含的风水玄机! 每当我夜读困倦时,想到白鹿洞书院坐在车上,脑海中萦绕的还是朱熹所倡导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何当今社会治学条件优越,却没有出现朱熹这样的国学大师和思想家?无古人的执着严谨精神,无坐冷板凳的吃苦精神,无独立思考的创新能力......

    学者何时远离喧哗,回归自然,让心灵静下来?时至今日,白鹿洞书院仍有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它的文化魅力永存中国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心中!

个人简介
自小深得祖传风水和中医薰陶,中医养生与杨公风水集于一身,与著名风水学者程建军结为学友,具有丰富的风水布局和中医内科经验,为帮助众人趋吉避凶不辞辛苦,奔波在祖国各地,希望用一技之长为促进人类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而服务!
每日关注 更多
曾祥裕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