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应慎用万言书

段传敏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09-05-11 01:33 | 收藏 | 投票

 

现在,正如他预想的,风暴真的来了,黄鸣有能力把握好这个风暴的走向吗?如果是役成功,未来的风暴中他总是能安然脱身吗?

 

 文/南方企业家杂志记者 覃燮妍

 

一组报道惹得黄鸣火冒三丈

  黄鸣发飙了。这位被称为“中国太阳能产业教父”的皇明集团掌门人,先是在4月13日发表了一篇含有责问之意的檄文——《我的万言书:保护消费者才是最重要的》,后又于4月21日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再次请求媒体调查行业和皇明真相。

   是什么让这位在面对寒冷的冬天,面对上市的诱惑时,都能保持冷静的皇明集团掌门人如此激动,甚至不惜大动干戈召开新闻发布会?

    原因很简单。南京的《现代快报》做了一个太阳能下乡销售的系列报道,其中《“太阳”下乡“乌云”相随》、《谁是太阳下乡路上的诚信逃兵?》和《谁来成就太阳能品牌的“一米阳光”》三篇报道中,皇明集团多次被列入了“黑名单”,涉及收费标准、售后服务、经销商等问题。

    皇明、四季沐歌、华扬和太阳雨等太阳能知名品牌在报道中均被提及,但只有皇明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身为掌门人的黄鸣非常忿忿不平,遂一挥而就万言长文,煞费苦心地一一回应了媒体曝光的企业问题,批判媒体的不实报道,维护皇明的品牌形象。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企业家们似乎喜欢上了以“万言书”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立场。离黄鸣最近的一个,是蒙牛的牛根生。老牛的“万言书”可谓声情并茂,催人泪下,但后来证明反响很不好。

    前车之鉴犹在,黄鸣似乎没有吸取到老牛的教训,似乎只有洋洋洒洒地写出万言,才能显出他的情真意切。被黄鸣质问的南京某媒体至今没有就此事做出回应,是否如流言所说是收了30万的封口费保持缄默,我们不得而知。但在众多网友的参与下,火药气息已经逐渐弥漫,新闻效应还在继续。

 

黄老邪这次想引起谁的注意?

    黄鸣,自称“我的热情像太阳”的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可再生能源法》议案发起人,世界太阳能学会会员,有‘中国太阳能产业教父”之称,被国际能源界誉为“Solar-king( 太阳王)”……

这位在太阳能应用产业化方面面对荆棘丛林毫不畏惧毅然前行的企业家,20年来一直为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奔走呼吁。在企业内部,这个表面看似温和的老板骂起人来很不含糊,工作上没少骂别人“脑子进水了”。

    或许正是严厉和“疯狂”才让他带领皇明从1995 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到2000 年便名扬大江南北。

    据媒体记载,黄鸣曾多次拍案而起,他对和人吵架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发火是引人注意的最高效办法。他会举例跟你说,要建议李嘉诚在东方广场上装太阳能热水器,他可能说楼顶地方太小,装不了那么多,只装几台太不经济,黄鸣就准备跟他吵一架:“我好好跟他说,他一个华商领袖,根本记不得我,我一吵,他肯定记住我,随后就能找机会慢慢磨合。”

    据说,黄鸣的周围有很多“吵”出来的朋友。周围人称他是个理智的疯子,“黄老邪”。

    对于此次事件,大美国际副总裁、《太阳能信息》报主编冷跃进认为,以黄鸣的个性来讲,写“万言书”的目的并非“做秀”,更多的是有话要说。

    “黄鸣是一个很注意企业形象的人。”年初刚刚访问过皇明集团的21世纪福来传播机构总经理娄向鹏认为,“要做到写万言书的地步,可见他实在是不吐不快。”

    事实果真如此吗?这次黄鸣小题大做,把媒体对于行业的述评“恶水”全部引向自己,大鸣大放,究竟意欲何为?想引起谁的注意?真的只是单纯的有话要说?这显然是在低估黄鸣的企图心。

联系到最近的市场环境变化,最引人注意的是家电下乡对于产业的重大影响,此举所展现出的市场销售力是各个家电企业都不容忽视的。4月2日,国家财政部、商务部再度启动新一轮的“家电下乡”产品招标工作,下乡的产品再度扩容,太阳能热水器被列入补贴范围,最高限价定为4000元。

    因此,指责黄鸣“做秀”的声音相当在理,难逃借机炒作的嫌疑。

 

万言书:笨拙的公关沟通方式

    1995年,黄鸣从山东德州新源高科技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上辞职下海,负债近百万元创办了皇明太阳能公司。经过10多年的努力,如今的皇明集团已是太阳能行业中的标杆企业: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产品制造基地,客观地说,黄鸣把皇明做到今天的规模,确实很不容易。

    用心培植的企业和行业受到指责,任谁都会心痛,何况是极其注重个人和企业的形象的黄鸣,眼里自然容不下一粒砂子。黄鸣如此急迫,想在重大政策面前代言整个行业,为皇明洗脱污名,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身为公司董事长的黄鸣有必要抡起胳膊亲自上阵,以“万言书”的方式与媒体锱铢必较吗?

业内人士分析,显然,黄鸣是想小题大做,吸引公众的注意,提醒人们和采购决策者,皇明是这个行业的老大。

    因此,尽管黄鸣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是偏执与不成熟,而且此举可能留给很多人充满情绪化的印象,在固执的黄鸣显然认为,深默意味着不作为,而吵才意味着无限的可能。这是他多年的成功经验。

    也许,他此次也会再次成功,毕竟,尽管有竞争对手咄咄逼人有赶超之势,但要撼动皇明长久以来在社会以及产业界的影响,并不容易。但有管理人士担心,偏执的黄鸣未来还要用这种单一的方式多久?

    “万言书这种深度沟通的方式,以一种公开的方式进行,就含有叫阵的意味。”一位资深公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分析,在他看来,黄鸣是个善于制造冲突并把握冲突的企业家,但常在河边走,难保哪天不湿鞋,黄鸣对员工的吵在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对经销商黄鸣更是将自己整治经销商的十大招术公之与众,现在又对媒体采用如此激烈的手段,这种与利益攸关方的关系是无法长久的。

    在危机公关中,“万言书”这种形式容易“言多必失”,黄鸣完全可以采取比较专业的企业危机公关方式来处理,以彰显出皇明太阳能品牌的理性和成熟。“如果是由第三方,比如太阳能行业协会来进行回应,从行业的角度而不是从皇明太阳能一家来说的话,可能会更好些。”业内人士冷跃进说。

  牛根生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他明知风暴来临,还要硬往前冲。在三聚氰胺影响未消之时,他的万言书无疑是往老百姓的伤口上撒盐。出位的表演让牛根生甚至得不到同情。

    黄鸣在应用博客营销上是个相当“前卫”的企业家,他在新浪网的博客已达500万以上的访问量,这种沟通形式无疑是值得嘉许,但过分迷恋这种方式,而置整套的公关体系、公关策略与技法于不顾,一味硬冲硬干,是相当危险的。

    现在,正如他预想的,风暴真的来了,黄鸣有能力把握好这个风暴的走向吗?如果是役成功,未来的风暴中他总是能安然脱身吗?

个人简介
现任中国营销资源在线董事长,南方企业家杂志社主编/总策划; 1994年大学毕业后在多家媒体工作,曾在国内著名企业TCL集团、科龙集团任职,著有《科龙革命500天》、《中国家电巨子访谈录》、《企业教练:领导力革命》(合著)等书籍…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